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劉朝俠:弘一不再

李叔同(1880—1942)

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 譜名文濤, 幼名成蹊, 學名廣侯, 字息霜, 別號漱筒。 李叔同是“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 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

在多個領域, 開創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

書法到最後就像人活明白了, 會生出平白的語氣和清朗的氣象, 出現安定自如的狀態。

弘一法師不在了。

還原弘一法師是不可能的, 緣起幻化, 不可思議。

解讀弘一法師是困難的, 因為我們不是佛, 看不清楚, 看不明白, 看不徹底。

只能通過文字、圖畫、遊歷, 懷想零星的的弘一法師。

病苦, 知世事無常。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 基本與世隔絕的七年中, 我學佛, 學哲學, 接觸並逐漸理解弘一法師。

靜坐中進入無我之境。

靜臥中有懸空漂浮之感。

漸漸知道有另一種境界, 另一個世界。

說另一個世界, 很多人不理解, 以為是迷信。 換一種說法就明白了。 宇宙是多維時空, 能感知另外維度的時空, 即另一個世界。

弘一法師對此是有體驗的。 從寫“斷食日誌”始, 因為有了別樣的體驗, 便開始了別樣的人生。 這種體驗通往另一維度, 另一世界。

那個更廣大更宏闊的世界, 用精神能體驗到。

那個更本質的世界也更精神化。

李叔同削髮為僧成為弘一法師,

走入佛境, 走入多維時空, 走入精神世界。

漸行漸遠……

弘一法師的作為光風霽月。

弘一法師的書法寂靜光明。

弘一法師的字和弘一法師的人一樣——

平和

恬淡

清逸

寂淨

玉潤

通透

空明

曠朗

……

童年愛聽故事, 追著長輩讓講故事。

後來發現許多故事是從書裡來的,

就讓爺爺給我念書, 從此開始寫字讀書。 我學書法, 從四歲始。 囫圇吞棗地讀書, 大約七歲。

讀書起初就是看故事, 後來是長知識, 漸漸轉移性情變化氣質。

讀書越來越多, 越來越快, 讀書改變了我的思維, 有了改變身體的體驗。

讀書是一種修行。

弘一法師的後半生在修行。 其實前半生何嘗不是修行?後半生更徹底罷了。

修佛, 就是人與天地參。

到最後, 人就化為天地了, 精神與宇宙接通並融入宇宙了。 本生而道立, 神通而道歸。

弘一法師“謝世二偈”, 寫的就是這種參悟。

君子之交, 其淡如水。

執象而求, 咫尺千里。

問余何適, 廓爾忘言。

花枝春滿, 天心月圓。

今天是正月十五, 正是天心月圓時節。

不由自主地動筆, 一點一點寫開來。

2000年後, 賈拉森活佛指導我讀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廣論》, 於戒律理解漸深。

相傳世尊在世時, 建立種種規矩, 此為戒律的起源。

佛滅度後, 弟子中持戒第一的優婆離誦出三藏中的律藏, 因分八十次誦出, 故稱為《八十誦律》。

至阿育王時代, 法藏祖師優婆毱多門下五弟子于《八十誦律》中各取與自己根性相應的部分, 分立弘集,由此律藏分為五部,即薩婆多部《十誦律》、曇無德部《四分律》、婆蹉富羅部《僧祗律》、彌沙塞部《五分律》以及迦葉維部律。除迦葉維部律之外,其餘四部都先後傳入中土。此外,隨大乘佛教興起,又有統稱為菩薩戒的大乘戒律。比丘戒二百五十條,比丘尼戒三百八十條(號稱五百條),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將修行生活的方方面面盡收於內。

《十誦律》與《四分律》先後成為中國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兩部律法,特別是《四分律》後來居上,最終形成了中國佛教獨有的律宗。

律宗的開創者為初唐的道宣法師,依《四分律》建宗,因道宣住陝西終南山,故又名“南山律宗”或“南山宗”。

弘一皈依受戒後,讀馬一浮贈送的《靈峰毗尼事義集要》《寶華傳戒正範》,發現按照戒律要求,自己所受戒法根本就不到位。他曾講:“以平常人眼光看起來,以為中國僧眾很多,大有達到幾百萬之概,據實而論,這幾百萬中,要找到一個真比丘,怕也是不容易的事。”

弘一法師於是發願學戒。加之好友徐蔚如居士祈望他重振律宗。弘一法師遂選定律宗,專研南山,編撰《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根據《四分律初分》,採用靈芝、見月大師的注解,並加按語摘錄戒相,條理其文,使比丘戒相一目了然。全書細楷書寫,靜穆莊嚴。

毛焰說,我曾經看過弘一法師抄的一個佛經,最大的體會是,他肯定不是在寫書法。那麼大的一個佛經,他寫的所有字都是一個字,每個字沒有任何區別,一絲不苟,工工整整,沒有去表現所謂的“書法的魅力”,或者對經書的感悟。

弘一法師寫經,是在修行,在弘法。所以無妄、無相、寂靜、光明。

趙朴初先生說:“大師以書畫名家而為出世高僧,複以翰墨因緣為弘法接引資糧,成熟有情,嚴淨佛土,功巨利博,澤潤無疆,豈僅藝事超絕,筆墨精妙而已哉!”

馬一浮先生題《華嚴集聯》跋:“今現大師書,精嚴淨妙,乃似宣律師文字。蓋大師深究律學,于南山、靈芝撰述,皆有闡明。內熏之力自然流露,非具眼者,未足以知之也。”

弘一法師寫經寫得好。但你就弘一法師寫經研究書法,學不到根本。

弘一法師意不在書法,你從技法中找弘一法師,弘一法師不在!

1992年,初識印光法師文抄。2000年,《印光法師文抄》三卷本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我一讀再讀,讀了十幾遍,把書都讀散了。印光法師修佛,誠實、真切、不虛榮。我學佛以此為楷模。

印光法師性格孤寂,自陳“一生不與人結社會,即中國佛學會亦無名字列入”,“自到靈岩,任何名勝均不往遊”。“一生不收一剃度徒弟,不接住一寺”。“並不與人說做不到大話,任人謂己百無一能粥飯僧”。

弘一法師稱印光法師是“當代第一善知識”,又說:“朽人於當代善知識中,最服膺者唯印光法師。”

弘一法師三次向印光法師拜師,至為懇切。

《印光法師文抄》收錄致弘一法師書信四通,三封為複弘一法師書,一封為與弘一上人書。印光法師就弘一所問一一認真解答,關照其專一念佛,免致分心,不可以妄躁心,特別就刺血寫經之事,更是引證歷代大師經驗,詳解程式細節要領,乃至字體、用紙、面面俱到,並以“血耗神衰,反為障礙”勸其暫緩刺血寫經。印光法師說:“寫經不同於寫字屏,取其神趣,不必工整。若寫經宜如進士寫策,一筆不容苟簡,其體必須依正式體。若座下書劄體格,斷不可用。”弘一法師便聽此勸告,改寫細楷,直到印光法師首肯。

1924年,弘一法師與印光法師朝夕相處七天。自此,以印光法師為楷模,平生不做主持,不蓄弟子,簡樸恬淡,專心念佛。

印光法師和弘一法師簡樸惜福,致誠念佛。現在僧侶幾乎沒有能做到的。

我學弘一法師的字廿年有餘,雖能從容,依然散漫,非不用功,也非于書法理解不深,原因在戒律行履處不精嚴。

1985年秋天,讀葉聖陶先生的小說《倪煥之》,喜歡。於是關注葉聖陶。後來,和葉聖陶先生在一個組織裡了。

葉聖陶先生《兩法師》寫見弘一法師,繼而由弘一法師引領拜見印光法師的情景。

——走上功德林的扶梯,被侍者導引進那房間時,近十位先到的恬靜地起立相迎。靠窗的左角,正是光線最明亮的地方,站著那位弘一法師,帶笑的容顏,細小的眼眸子放出晶瑩的光。

——丐尊先生給我介紹之後,叫我坐在弘一法師的側邊。弘一法師坐下來之後,就悠然數著手裡的念珠。我想一顆念珠一聲“阿彌陀佛”吧,本來沒有什麼話要向他談,見這樣更沉入近乎催眠狀態的凝思,言語是全不需要了。可怪的是在座一些人,或是他的舊友,或是他的學生,在這難得的會晤時,似乎該有好些抒情的話與他談,然而不然,大家也只默然不多開口。未必因僧俗殊途,塵淨異致,而有所矜持吧。或許他們以為這樣默對一二小時,已勝於十年的晤談了。

——他的行止笑語,真所謂純任自然,使人永不能忘,然而在這背後卻是極嚴謹的戒律。丐尊先生告訴我,他曾經歎息中國的律宗有待振起,可見他是持律極嚴的。他念佛,他過午不食,都為的持律。但持律而到達非由“外鑠”的程度,人就只覺得他一切純任自然了。

——寺役去通報時,弘一法師從包袱裡取出一件大袖,僧衣來(他平時穿的,袖子與我們的長衫袖子一樣),恭而敬之地穿上身,眉字間異樣地靜穆。我是歡喜四處看望的,見寺役走進去的沿街的那個房間裡,有個軀體碩大的和尚剛洗了臉,背部略微佝著,我想這一定就是了。果然,弘一法師頭一個跨進去時,就對這位和尚屈膝拜伏,動作嚴謹且安詳,我心裡肅然,有些人以為弘一法師該是和尚裡的浪漫派,看見這樣可知完全不對。

弘一法師會友靜默自然,如和風化物,讓人心靜,這就是化育,這也是度化。

弘一法師拜見印光法師恭敬誠懇,讓人肅然起敬,也肅然反省。這即是行律,也是在說法、弘法。


從范揚先生學畫數年。看范揚先生畫畫,說畫,也看范揚先生寫字,說字。開慧明智,受益夥多。

范揚先生的字飽滿圓潤,接筆處空靈通透。有一次,他畫完羅漢後寫字。可能是畫境字意的觸發,我無意中說了句:“范老師的字像弘一法師。”這未經考慮的話,范揚先生欣然接受。

後來想,這話未必對。“像弘一法師的字”,有學弘一法師字的意思。范揚先生可能學過,也可能沒學弘一法師的字。因為書法在高境界上是相通的。書法的至境,寫的是心智的平靜。

所以像不像不是書法的根本,也不是藝術的根本。

良寬、八大山人、弘一法師的書法各具形態,誰也不像誰,但又是一樣的。

只要你安安靜靜,心性澄澈,便看得清清楚楚。

書法到最後就像人活明白了,會生出平白的語氣和清朗的氣象,出現安定自如的狀態。

品味藝術,又像品味花,不能單單停留在花的色相上,要品味花朵微妙的芬芳。

花開如火,也如寂寞。感知後者,需要更深的領悟能力。

光進入水中,水就明亮了。書法需要精神的照耀和滲透。

藝術、哲學、宗教到最後都是精神體驗,是超越技法和語言的。

說戒說律,持戒持律。最後還要化,還要通。

正如《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所以“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不要執著於法,不要執有,也不要執無。

“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學書法,執於法,執於形,是學不通的。

學佛執於相,執於法,也是學不通的。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書法、佛法,一個道理。

學佛法著相了,就不能見得法身。所以說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都錯了。

學弘一法師的書法,執於字形、筆法,是學不到的。

弘一法師曾在,

弘一法師自在。

弘一法師不在,

弘一法師不再。

(本文作者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文章和圖片摘自《大眾書法》

分立弘集,由此律藏分為五部,即薩婆多部《十誦律》、曇無德部《四分律》、婆蹉富羅部《僧祗律》、彌沙塞部《五分律》以及迦葉維部律。除迦葉維部律之外,其餘四部都先後傳入中土。此外,隨大乘佛教興起,又有統稱為菩薩戒的大乘戒律。比丘戒二百五十條,比丘尼戒三百八十條(號稱五百條),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將修行生活的方方面面盡收於內。

《十誦律》與《四分律》先後成為中國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兩部律法,特別是《四分律》後來居上,最終形成了中國佛教獨有的律宗。

律宗的開創者為初唐的道宣法師,依《四分律》建宗,因道宣住陝西終南山,故又名“南山律宗”或“南山宗”。

弘一皈依受戒後,讀馬一浮贈送的《靈峰毗尼事義集要》《寶華傳戒正範》,發現按照戒律要求,自己所受戒法根本就不到位。他曾講:“以平常人眼光看起來,以為中國僧眾很多,大有達到幾百萬之概,據實而論,這幾百萬中,要找到一個真比丘,怕也是不容易的事。”

弘一法師於是發願學戒。加之好友徐蔚如居士祈望他重振律宗。弘一法師遂選定律宗,專研南山,編撰《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根據《四分律初分》,採用靈芝、見月大師的注解,並加按語摘錄戒相,條理其文,使比丘戒相一目了然。全書細楷書寫,靜穆莊嚴。

毛焰說,我曾經看過弘一法師抄的一個佛經,最大的體會是,他肯定不是在寫書法。那麼大的一個佛經,他寫的所有字都是一個字,每個字沒有任何區別,一絲不苟,工工整整,沒有去表現所謂的“書法的魅力”,或者對經書的感悟。

弘一法師寫經,是在修行,在弘法。所以無妄、無相、寂靜、光明。

趙朴初先生說:“大師以書畫名家而為出世高僧,複以翰墨因緣為弘法接引資糧,成熟有情,嚴淨佛土,功巨利博,澤潤無疆,豈僅藝事超絕,筆墨精妙而已哉!”

馬一浮先生題《華嚴集聯》跋:“今現大師書,精嚴淨妙,乃似宣律師文字。蓋大師深究律學,于南山、靈芝撰述,皆有闡明。內熏之力自然流露,非具眼者,未足以知之也。”

弘一法師寫經寫得好。但你就弘一法師寫經研究書法,學不到根本。

弘一法師意不在書法,你從技法中找弘一法師,弘一法師不在!

1992年,初識印光法師文抄。2000年,《印光法師文抄》三卷本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我一讀再讀,讀了十幾遍,把書都讀散了。印光法師修佛,誠實、真切、不虛榮。我學佛以此為楷模。

印光法師性格孤寂,自陳“一生不與人結社會,即中國佛學會亦無名字列入”,“自到靈岩,任何名勝均不往遊”。“一生不收一剃度徒弟,不接住一寺”。“並不與人說做不到大話,任人謂己百無一能粥飯僧”。

弘一法師稱印光法師是“當代第一善知識”,又說:“朽人於當代善知識中,最服膺者唯印光法師。”

弘一法師三次向印光法師拜師,至為懇切。

《印光法師文抄》收錄致弘一法師書信四通,三封為複弘一法師書,一封為與弘一上人書。印光法師就弘一所問一一認真解答,關照其專一念佛,免致分心,不可以妄躁心,特別就刺血寫經之事,更是引證歷代大師經驗,詳解程式細節要領,乃至字體、用紙、面面俱到,並以“血耗神衰,反為障礙”勸其暫緩刺血寫經。印光法師說:“寫經不同於寫字屏,取其神趣,不必工整。若寫經宜如進士寫策,一筆不容苟簡,其體必須依正式體。若座下書劄體格,斷不可用。”弘一法師便聽此勸告,改寫細楷,直到印光法師首肯。

1924年,弘一法師與印光法師朝夕相處七天。自此,以印光法師為楷模,平生不做主持,不蓄弟子,簡樸恬淡,專心念佛。

印光法師和弘一法師簡樸惜福,致誠念佛。現在僧侶幾乎沒有能做到的。

我學弘一法師的字廿年有餘,雖能從容,依然散漫,非不用功,也非于書法理解不深,原因在戒律行履處不精嚴。

1985年秋天,讀葉聖陶先生的小說《倪煥之》,喜歡。於是關注葉聖陶。後來,和葉聖陶先生在一個組織裡了。

葉聖陶先生《兩法師》寫見弘一法師,繼而由弘一法師引領拜見印光法師的情景。

——走上功德林的扶梯,被侍者導引進那房間時,近十位先到的恬靜地起立相迎。靠窗的左角,正是光線最明亮的地方,站著那位弘一法師,帶笑的容顏,細小的眼眸子放出晶瑩的光。

——丐尊先生給我介紹之後,叫我坐在弘一法師的側邊。弘一法師坐下來之後,就悠然數著手裡的念珠。我想一顆念珠一聲“阿彌陀佛”吧,本來沒有什麼話要向他談,見這樣更沉入近乎催眠狀態的凝思,言語是全不需要了。可怪的是在座一些人,或是他的舊友,或是他的學生,在這難得的會晤時,似乎該有好些抒情的話與他談,然而不然,大家也只默然不多開口。未必因僧俗殊途,塵淨異致,而有所矜持吧。或許他們以為這樣默對一二小時,已勝於十年的晤談了。

——他的行止笑語,真所謂純任自然,使人永不能忘,然而在這背後卻是極嚴謹的戒律。丐尊先生告訴我,他曾經歎息中國的律宗有待振起,可見他是持律極嚴的。他念佛,他過午不食,都為的持律。但持律而到達非由“外鑠”的程度,人就只覺得他一切純任自然了。

——寺役去通報時,弘一法師從包袱裡取出一件大袖,僧衣來(他平時穿的,袖子與我們的長衫袖子一樣),恭而敬之地穿上身,眉字間異樣地靜穆。我是歡喜四處看望的,見寺役走進去的沿街的那個房間裡,有個軀體碩大的和尚剛洗了臉,背部略微佝著,我想這一定就是了。果然,弘一法師頭一個跨進去時,就對這位和尚屈膝拜伏,動作嚴謹且安詳,我心裡肅然,有些人以為弘一法師該是和尚裡的浪漫派,看見這樣可知完全不對。

弘一法師會友靜默自然,如和風化物,讓人心靜,這就是化育,這也是度化。

弘一法師拜見印光法師恭敬誠懇,讓人肅然起敬,也肅然反省。這即是行律,也是在說法、弘法。


從范揚先生學畫數年。看范揚先生畫畫,說畫,也看范揚先生寫字,說字。開慧明智,受益夥多。

范揚先生的字飽滿圓潤,接筆處空靈通透。有一次,他畫完羅漢後寫字。可能是畫境字意的觸發,我無意中說了句:“范老師的字像弘一法師。”這未經考慮的話,范揚先生欣然接受。

後來想,這話未必對。“像弘一法師的字”,有學弘一法師字的意思。范揚先生可能學過,也可能沒學弘一法師的字。因為書法在高境界上是相通的。書法的至境,寫的是心智的平靜。

所以像不像不是書法的根本,也不是藝術的根本。

良寬、八大山人、弘一法師的書法各具形態,誰也不像誰,但又是一樣的。

只要你安安靜靜,心性澄澈,便看得清清楚楚。

書法到最後就像人活明白了,會生出平白的語氣和清朗的氣象,出現安定自如的狀態。

品味藝術,又像品味花,不能單單停留在花的色相上,要品味花朵微妙的芬芳。

花開如火,也如寂寞。感知後者,需要更深的領悟能力。

光進入水中,水就明亮了。書法需要精神的照耀和滲透。

藝術、哲學、宗教到最後都是精神體驗,是超越技法和語言的。

說戒說律,持戒持律。最後還要化,還要通。

正如《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所以“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不要執著於法,不要執有,也不要執無。

“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學書法,執於法,執於形,是學不通的。

學佛執於相,執於法,也是學不通的。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書法、佛法,一個道理。

學佛法著相了,就不能見得法身。所以說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都錯了。

學弘一法師的書法,執於字形、筆法,是學不到的。

弘一法師曾在,

弘一法師自在。

弘一法師不在,

弘一法師不再。

(本文作者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文章和圖片摘自《大眾書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