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黑白彩色系列連環畫第21集當代著名畫家王書朋(上)

著名畫家王書朋

王書朋(1946年9月—)天津人。 中國油畫家, 連環畫家, 擅長水粉畫、油畫、連環畫、插圖

1967年畢業于天津工藝美術學校

1968年至2006年先後在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任美術編輯、美術編輯室主任

天津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現顧問, 天津美術家協會油畫藝術委員會主任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美術家協會插圖裝幀藝術委員會委員

百花文藝出版社美術編審

天津畫院院外畫家

多年來從事油畫及文學作品插圖創作。 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及天津美術展覽。 部分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天津博物館、天津美術館收藏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 多次參加天津市舉辦的各大型展覽, 創作多幅歷史畫

1994年曾在臺灣舉辦個人油畫展

近些年來為天津博物館等文博單位創作多幅大型油畫歷史畫

主要作品:

油畫《百年風雲》、《抓華工》……水粉連環畫《微神》, 連環畫《湖湘之子》、《欽差大臣》、《虯龍爪》……油畫插圖《金老二的最後一夜》,

水粉畫插圖《在決戰的日子裡》, 水墨插圖《陰陽八卦》……

王書朋,何莉合作

王書朋長期以來不僅書籍裝幀藝術卓有成效,他的連環畫、水粉畫、油畫藝術也蜚聲中外。

王書朋畫過很多中外題材的連環畫,例如《湖湘之子》、《欽差大臣》、《微神》、《虯龍爪》、《舞男與舞女》……這些作品都不是刻意的雕琢之作。它們既嚴謹、準確又像隨意的速寫,畫家運用畫筆下的形象,對故事和情節做著輕鬆準確的述說。對畫中人物做了生動簡練而又細緻入微的描寫,使人一眼就可以看到他們內在特徵和外在特徵的細微差別。能如此精確地表現這些差別,基於他日常悉心觀察現實生活的職業習慣和“勤學苦練”,是思索和悟性使王書朋更具才華。

連環畫《毛澤東畫卷》(合作)中的《湖湘之子》是王書朋創作的。

這套連環畫曾在1993年為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時由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原名為《中國出了個毛澤東畫卷》)。

現名為《毛澤東畫卷》,這套連環畫以其豐富的內容(全書971幅)和精湛的藝術形式,表現了毛澤東一生的事蹟,可稱是表現這一題材的眾多連環畫中內容最為充實的一部。

王書朋在本書中所畫的毛澤東青少年成長過程,為全書提供了引人入勝的開篇之作。縱觀《毛澤東畫卷》的整體效果,稱得上文圖珠聯璧合;四位畫家的風格雖然各具特點,但又在整體上和諧融合,渾然一體;構圖富於變化,人物和環境互相輝映,顯示出巧妙的藝術構思,所刻畫的毛主席及其他領袖形象,不僅形似,更富於神似!

王書朋是一位擅長美術創作的畫家,1985年他繪畫的連環畫《微神》,是根據老舍原作創作的,以其深邃感人的藝術形象為社會所注目,在第三屆全國連環畫評獎中獲繪畫二等獎(一等獎空缺)、天津市魯迅文藝獎。

王書朋的創作把握住了原作的三大波瀾:五四運動前夕,一對年輕人純潔的初戀;封建勢力與黑暗社會的雙重逼近與殤逝;倒敘少女的沉淪和她遺留的一顆摯愛與神聖的心。三十二幅畫面,美的夢與惡之花相互交融,首尾相應,最後以“驚醒”做了雙關含義的結尾,在讀者心中喚起深沉的疑問和陣陣跌宕起伏的情感餘波。三十二幅圖,也像小說本身一樣充滿了感歎與哀怨。作為一個當代畫家,能如此恰當地把握當時那個年代人物和環境的情調,自然體現了他在造型與環境方面卓越的繪畫創作能力。

這部連環畫的特點在於著重運用色彩作為情感的語言,來表現“微神”生活的那個“鬼豔的世界”和另一個與它相反的“色彩的夢”。例如開頭兩幅,以綠轉藍的色彩基調傳達那種半真半幻、亦人生亦夢境的寂寞氣氛。後四幅以暗藍、灰紫為基調傳達悲涼、如怨如訴的心境,兼以少許紅、白色塊去點綴“微神”心中不滅的聖火。從色彩表情來說恰到好處;從藝術感染力來說也是非常成功的。

“微神”這部連環畫,對於讀者,特別是對於青年讀者來說,具有生活啟示錄的作用。他們將通過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形象去體察二十年代末——那個已成為過去的時代裡,青年男女寫過怎樣的血淚祭。

1 清明過後的一天,我在山坡上曬太陽,心中一點思念也沒有,自然而然地便滴出些詩的珠子,可是半天也沒湊成一整句。

2 越曬越輕鬆,我又隨便躺下了。眼留著個小縫收取天上的藍光。我沒有睡去,但已離夢境不遠,一到這時,我便似飄身來到那熟悉的地方……

3 這個地方太靜了,它沒有花影,沒有陽光,沒有聲響,好象它是寂寞的發源地。

4 輕輕的推開門一看,我的心幾乎跳起來了!因為我又看見了那雙繡著白花的小綠拖鞋。它使我又想起了那一天……

5 在我的記憶中,那一天的一切都是美的。那時,她聽見我來了,喜歡得象晨起的陽光,沒顧上換鞋,便象燕兒似的飛了出來,腮上的兩片蘋果比往常紅著許多倍。

6 那時我們都才十七歲,所以誰都沒說什麼,可是四隻眼彼此送來的都是欣喜的目光。當我們往她家裡走的時候,我看著她那雙小巧的綠拖鞋,她往後收了收腳,連耳根都有點紅了,但仍然笑著。

7 我們無言以對地坐著,彼此期望著對方說出一句真正值得要說的話來。她兩手交換著輕輕地摸小凳的沿,顯得有些不耐煩,可那是歡喜的不耐煩。最後,她深深地看了我一眼,極不願意而又不得不說地說‘走吧!’

8 我站了起來,象一片羽毛似的,極慢地飄蕩出去。當我走到二門回頭看時,只見她眼上蒙了一層露水。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機會同她這樣親近。

9 後來,有一次她家中辦了一件並不使人十分悲傷的喪事。我趕了去,在燈下我和她說了兩句極沒有意思的話,那仍然沒有說出我們的心事。

10 畢業後,我便做了一個小學的校長,她給我寫了一封賀信,這使我感到平生最大的光榮,心中像燃起了一束火把。但她注明不要我寫回信,我只好遵命。

11 提婚是不能想像的事,因為門戶之見和許多無意識而有力量的勢力在阻礙著我們。我在默默地等待著她,使我自慰的是始終也沒聽到她的訂婚消息。

12 又過了兩年,我要到南洋去留學。當我到她家辭行的那天,她恰巧沒在家。

13 在外國的幾年中,我無從打聽她的消息,只好在夢裡相會了。說也奇怪,我在夢中的女性永遠是‘她’。

14 回國後,我急於探聽她的一切。人們都謠傳她已做了暗娼!就是這樣剌心的消息,也沒有減少我的熱情。我到她家去找她,但那房子早已換了主人。

15 費盡周折,我到底找到她了。她的打扮和氣色很難看,最多只能抵上產後的病婦。她心不在焉地與我說笑,這使我難過得要落淚。當我走出來的時候,一回頭,卻見到她的目光還在注視著我。

16 我期望著她能來找我,或是命令我辦點事,但她始終沒有來。後來,我托人給她送了點錢去,她留下了,卻沒有任何回話。

17 朋友們看出了我的悲苦,便善意的要給我介紹女友,我都一一謝絕了,我要等著她。一次,我托人向她表示:現在我還願意娶她。可是帶回來的只是她的幾聲狂笑。

18 愚癡給了我力量,我決定自己去見見她。可是一連三次,她都不在家。第四次去,只見屋裡停著小小的一口薄棺材。聽說她是因打胎而死的。

19 我在她靈前獻上一籃最鮮的玫瑰,瓣上帶著我心碎的淚。它,結束了我的初戀,卻打開了終生的虛空……

20 我正呆看著那小綠拖鞋,忽覺得背後的慢帳動了一動。只見她象仙女一樣站在我的面前,她還是十七、八時的模樣,還是那樣的靈秀和羞赧。

21 我撲過去問:‘你獨自住在這裡?’‘不!’她指著我的心說,‘我住在這!往昔,被別人吻的時候,我心中看到的是你。誰教你不來呢?’說著,她哭了。我握緊了她的手,卻找不出一句安慰她的話。

22 她向我哭訴了別後的情景:在我出國的那一年,她的母親死去了。有人便追求她,她還想念著我,可是又得不到我的消息,她接受了一個長得酷似我的青年的愛。

23 但是相似的音貌不能代替愛的真形。他倆只得又斷絕了關係。這時候,她父親的財產全丟了,為了供養父親,她不得不把自己賣給一個闊家公子。

24 她說:‘我把愛藏在心中,用強顏歡笑換取那闊公子的錢,來給父親買茶飯營養和煙,慢慢地他覺察了我並不愛他。’

25 ‘他非常地妒忌,由討厭變為公開地辱駡我,甚至於打我,他逼得我沒法不承認我的心是在南洋。他把我趕出來,連一件長衫也沒給我留。’

26 ‘可父親照樣和我要錢,我自己也要吃要穿,為了活命,我只得走上了街頭……開始,人們為我歎息,後來便是指著我脊樑的咒駡。’

27 ‘父親的煙是無底的深坑,我被逼得極下賤地去找錢,接連地打胎,昏濁的生活,使我變得老醜,為多掙五毛錢而裝出笑臉來。’

28 ‘假如你永遠不回來,我老有一個南洋做我的夢景,你老有個我在你的心中,豈不很美?你偏偏地回來了,而且回來得這樣遲,遲得連我自己也找不到自己。’

29 ‘有你在我身邊,我無法子再笑,不笑我又怎麼掙線?我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死。如果我死遲了,便連住在你心中的希望也沒有了,所以在打胎的時候,我下手殺了自己。’

30 ‘現在我住進了你的心。這裡雖然沒有陽光,沒有聲響,但有你我永遠認識的那雙綠色的小拖鞋。’‘但是我還記得你那雙腳,許我看看嗎?’說著,我握住她的腳,扯下襪子。沒想到露出的竟是沒有肉的一隻白腳骨。

31 面對著赤裸的白骨,我有些驚異。她猛地推了我一把:‘去吧,從此你我無緣再見了!我願在你心中永遠是青春。’說完,她悠然不見了。我急欲呼喚,卻驚醒過來了。

32 這時,太陽己經西斜,東方有些黑雲。春光在一個夢中慘澹了許多。我立起來,立了不知有多久。心中茫然若失,我只記起那雙小綠拖鞋。它就象兩片樹葉,在永生的樹上做著春夢。(完)

王書朋在3O多年前,應湖北美術出版社之約,創作的另一套連環畫《舞男與舞女》,是根據英國毛姆小說《藝人》(或譯《舞男舞女》)改編的。毛姆在很多短篇小說中都是以嘲諷與戲虐

的眼光看待世界,唯獨在《舞男和舞女》以及其他幾篇為數不多的作品中,通過作品主人公在生活中的無法擺脫與自我掌握的悲劇命運,探討了生活的真實狀態。

故事發生在法國的一個海濱城市。舞男科特曼和舞女斯特拉在舞場相識、相愛了。共同的命運,使他們很快地結合為夫妻。他們為了滿足貴族社會對舞男與舞女的需要,不得不隱瞞夫妻關係而只能偷偷約會。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蕭條和上層生活的更加糜爛,貴族們已不滿足於舞場上的燈紅酒綠而去尋求更大刺激。科特曼和斯特拉為了維持生計,被迫表演高臺跳水。沒有人願意一直跳馬拉松似的拉丁舞,直到渾身脫水、精疲力竭地死在舞池中;也沒有人願意天天忍受從高空墜入水深僅1米的點著火的水池;時刻與生死相對,會讓人喪失正常的理智。但科特曼與斯特拉卻為了能過上體面的,像人一樣的生活,不得不違心從之。沒有人願意自甘墮落,流落風塵,除非社會環境迫使之,這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本質。

畫家在繪畫的過程中對人物的內心刻畫入木三分,令人唏噓。對歐美白種人的形象特徵進行了一系列探索,作品非常成功,受到各方讚譽。

<>

幾十年來,王書朋為多家報刊雜誌、書籍所畫的插圖,數不勝數,可說超過萬張之多。他筆下的人物,無論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被刻畫得惟妙惟肖。那鮮明的個性、生動的姿態、誇張的形象和畫中人物的濃烈的情緒表現令人信服。他畫的插圖中,黑白灰關係處理得當,畫中的線條優雅柔美、游韌有餘、遒勁有力,充滿了音樂般的旋律和力度,即使是寥寥數筆的線描插圖,或是水墨、油畫插圖,均給人以藝術美的享受。

從目前書籍、報刊眾多的插圖來看,油畫插圖並不多見。而王書朋卻被臺灣的短篇小說《金老二的最後一夜》所打動,投以極大的創作癡情,從而特別為該書創作了一幅油畫插圖。畫面上,迫於社會地位而被拆散了戀情的化妝師金老二,在精意化妝後,為曾下嫁富商抑鬱而死的戀人殉情,死——使這對戀人得到了最終的結合。象徵無情社會勢力的深暗底色畫面,完全可以將這一對戀人吞噬。為這悲劇淌著淚的一支尚未燃盡的紅蠟燭,則為這對戀人無限悲傷……

在全國第一屆插圖藝術展上,這件作品曾倍受讚賞,後來發表於1981年2月號的《文匯》月刊上。

油畫插圖《金老二的最後一夜》

《在決戰的日子裡》所畫的水粉畫插圖,王書朋以嫺熟的技巧和寫實功力,描寫了北方大莊戰火硝煙的險峻場面;一副悼念犧牲戰友的畫面,似乎可以讓人聽到《國際歌》的回聲;一幅硝煙彌漫的戰鬥場面,讓我們看到戰爭的殘酷與激烈……這套插圖在第三屆全國裝幀藝術展上十分引人注目,被廣大讀者讚賞、喜愛,並被多次刊登。

水粉畫插圖《在決戰的日子裡》

王書朋為馮驥才的小說《陰陽八卦》創作的水墨人物繡像。像是一部散發著醉人醇香的陳年佳釀、使人讀來心醉的作品,畫家以輕快的筆墨情趣塑造了十四個清代不同階層的人物形象,活靈活現,呼之欲出,使人感到在這様的作品上使用“傳神”這個字眼是再恰當不過了。

《陰陽八卦》水墨人物繡像

像一切有成就的插圖畫家一樣,多產而又扎實的創作,使王書朋在插圖藝術方面的成就被瞭解他的人所公認。他是天津繼著名插圖畫家張德育之後,又一位有著突出成就的插圖畫家。

‘對門.對面’ 插圖之一

‘對門.對面’ 插圖之二

小說插圖

‘通腿兒’ 插圖

‘窮縣’ 插圖

‘虯龍爪’ 插圖之一

‘虯龍爪’ 插圖之二

‘小說老子’ 插圖之一

‘小說老子’ 插圖之二

‘小說老子’ 插圖之三

‘我們的工作方式乃意義’插圖之一

‘我們的工作方式乃意義’插圖之二

‘女博士赴美打工記’ 插圖之一

‘女博士赴美打工記’ 插圖之二

‘俄羅斯倒爺’插圖之一

‘俄羅斯倒爺’插圖之二

‘皮夾克黨’ 插圖之一

‘皮夾克黨’ 插圖之二

‘女兒經’ 插圖之一

‘女兒經’ 插圖之二

‘紅粉’插圖

‘五鳳連心記’ 插圖

‘當鋪’ 插圖

‘含情脈脈水悠悠’ 插圖之一

‘含情脈脈水悠悠’ 插圖之二

‘海’ 插圖

‘大順店’ 插圖之一

‘大順店’ 插圖之二

‘小說三題’ 插圖

‘民情拾遺’ 插圖之一

‘民情拾遺’ 插圖之二

‘民情拾遺’ 插圖之三

‘伏羲伏羲’ 插圖

1991年王書朋曾為郵電部設計了影寫版的3枚郵票,郵票名稱為《辛亥革命時期著名人物》;這是畫家在又一領域裡的傑作。

從他為“辛亥革命時期的著名人物”設計的一套三張郵票(秋瑾、徐錫麟、宋教仁)可以看得出來,他具有很強的寫實功力。這3枚郵票的畫面均採用油畫的棕色調。強烈地表現出80年前辛亥革命的時代感和事件的悲劇性質,使畫面顯得更深沉、更嚴肅。人物的背景色彩由濃轉淡,由實轉虛,一方面象徵著烈士的革命精神的延伸和光大,另一方面使畫面的內涵顯得博大。畫面上的人物肖像根據照片稍加處理,表情嚴肅、正義凜然,有很強的感染力量。

很多愛上王書朋作品的人,都能從他的色彩斑斕、線條靈動,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畫卷中,看到他對藝術的追求,對祖國和家鄉的熱愛。他的作品屢屢獲獎,而每逢此時,他心中縈繞不去的則是回報祖國和家鄉的激動與自豪。

(請看下集,欣賞王書朋的巨幅油畫《百年風雲》、《抓華工》以及《鄉土系列》)

圖文:大關、趙剛(連趣網CEO)

王書朋,何莉合作

王書朋長期以來不僅書籍裝幀藝術卓有成效,他的連環畫、水粉畫、油畫藝術也蜚聲中外。

王書朋畫過很多中外題材的連環畫,例如《湖湘之子》、《欽差大臣》、《微神》、《虯龍爪》、《舞男與舞女》……這些作品都不是刻意的雕琢之作。它們既嚴謹、準確又像隨意的速寫,畫家運用畫筆下的形象,對故事和情節做著輕鬆準確的述說。對畫中人物做了生動簡練而又細緻入微的描寫,使人一眼就可以看到他們內在特徵和外在特徵的細微差別。能如此精確地表現這些差別,基於他日常悉心觀察現實生活的職業習慣和“勤學苦練”,是思索和悟性使王書朋更具才華。

連環畫《毛澤東畫卷》(合作)中的《湖湘之子》是王書朋創作的。

這套連環畫曾在1993年為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時由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原名為《中國出了個毛澤東畫卷》)。

現名為《毛澤東畫卷》,這套連環畫以其豐富的內容(全書971幅)和精湛的藝術形式,表現了毛澤東一生的事蹟,可稱是表現這一題材的眾多連環畫中內容最為充實的一部。

王書朋在本書中所畫的毛澤東青少年成長過程,為全書提供了引人入勝的開篇之作。縱觀《毛澤東畫卷》的整體效果,稱得上文圖珠聯璧合;四位畫家的風格雖然各具特點,但又在整體上和諧融合,渾然一體;構圖富於變化,人物和環境互相輝映,顯示出巧妙的藝術構思,所刻畫的毛主席及其他領袖形象,不僅形似,更富於神似!

王書朋是一位擅長美術創作的畫家,1985年他繪畫的連環畫《微神》,是根據老舍原作創作的,以其深邃感人的藝術形象為社會所注目,在第三屆全國連環畫評獎中獲繪畫二等獎(一等獎空缺)、天津市魯迅文藝獎。

王書朋的創作把握住了原作的三大波瀾:五四運動前夕,一對年輕人純潔的初戀;封建勢力與黑暗社會的雙重逼近與殤逝;倒敘少女的沉淪和她遺留的一顆摯愛與神聖的心。三十二幅畫面,美的夢與惡之花相互交融,首尾相應,最後以“驚醒”做了雙關含義的結尾,在讀者心中喚起深沉的疑問和陣陣跌宕起伏的情感餘波。三十二幅圖,也像小說本身一樣充滿了感歎與哀怨。作為一個當代畫家,能如此恰當地把握當時那個年代人物和環境的情調,自然體現了他在造型與環境方面卓越的繪畫創作能力。

這部連環畫的特點在於著重運用色彩作為情感的語言,來表現“微神”生活的那個“鬼豔的世界”和另一個與它相反的“色彩的夢”。例如開頭兩幅,以綠轉藍的色彩基調傳達那種半真半幻、亦人生亦夢境的寂寞氣氛。後四幅以暗藍、灰紫為基調傳達悲涼、如怨如訴的心境,兼以少許紅、白色塊去點綴“微神”心中不滅的聖火。從色彩表情來說恰到好處;從藝術感染力來說也是非常成功的。

“微神”這部連環畫,對於讀者,特別是對於青年讀者來說,具有生活啟示錄的作用。他們將通過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形象去體察二十年代末——那個已成為過去的時代裡,青年男女寫過怎樣的血淚祭。

1 清明過後的一天,我在山坡上曬太陽,心中一點思念也沒有,自然而然地便滴出些詩的珠子,可是半天也沒湊成一整句。

2 越曬越輕鬆,我又隨便躺下了。眼留著個小縫收取天上的藍光。我沒有睡去,但已離夢境不遠,一到這時,我便似飄身來到那熟悉的地方……

3 這個地方太靜了,它沒有花影,沒有陽光,沒有聲響,好象它是寂寞的發源地。

4 輕輕的推開門一看,我的心幾乎跳起來了!因為我又看見了那雙繡著白花的小綠拖鞋。它使我又想起了那一天……

5 在我的記憶中,那一天的一切都是美的。那時,她聽見我來了,喜歡得象晨起的陽光,沒顧上換鞋,便象燕兒似的飛了出來,腮上的兩片蘋果比往常紅著許多倍。

6 那時我們都才十七歲,所以誰都沒說什麼,可是四隻眼彼此送來的都是欣喜的目光。當我們往她家裡走的時候,我看著她那雙小巧的綠拖鞋,她往後收了收腳,連耳根都有點紅了,但仍然笑著。

7 我們無言以對地坐著,彼此期望著對方說出一句真正值得要說的話來。她兩手交換著輕輕地摸小凳的沿,顯得有些不耐煩,可那是歡喜的不耐煩。最後,她深深地看了我一眼,極不願意而又不得不說地說‘走吧!’

8 我站了起來,象一片羽毛似的,極慢地飄蕩出去。當我走到二門回頭看時,只見她眼上蒙了一層露水。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機會同她這樣親近。

9 後來,有一次她家中辦了一件並不使人十分悲傷的喪事。我趕了去,在燈下我和她說了兩句極沒有意思的話,那仍然沒有說出我們的心事。

10 畢業後,我便做了一個小學的校長,她給我寫了一封賀信,這使我感到平生最大的光榮,心中像燃起了一束火把。但她注明不要我寫回信,我只好遵命。

11 提婚是不能想像的事,因為門戶之見和許多無意識而有力量的勢力在阻礙著我們。我在默默地等待著她,使我自慰的是始終也沒聽到她的訂婚消息。

12 又過了兩年,我要到南洋去留學。當我到她家辭行的那天,她恰巧沒在家。

13 在外國的幾年中,我無從打聽她的消息,只好在夢裡相會了。說也奇怪,我在夢中的女性永遠是‘她’。

14 回國後,我急於探聽她的一切。人們都謠傳她已做了暗娼!就是這樣剌心的消息,也沒有減少我的熱情。我到她家去找她,但那房子早已換了主人。

15 費盡周折,我到底找到她了。她的打扮和氣色很難看,最多只能抵上產後的病婦。她心不在焉地與我說笑,這使我難過得要落淚。當我走出來的時候,一回頭,卻見到她的目光還在注視著我。

16 我期望著她能來找我,或是命令我辦點事,但她始終沒有來。後來,我托人給她送了點錢去,她留下了,卻沒有任何回話。

17 朋友們看出了我的悲苦,便善意的要給我介紹女友,我都一一謝絕了,我要等著她。一次,我托人向她表示:現在我還願意娶她。可是帶回來的只是她的幾聲狂笑。

18 愚癡給了我力量,我決定自己去見見她。可是一連三次,她都不在家。第四次去,只見屋裡停著小小的一口薄棺材。聽說她是因打胎而死的。

19 我在她靈前獻上一籃最鮮的玫瑰,瓣上帶著我心碎的淚。它,結束了我的初戀,卻打開了終生的虛空……

20 我正呆看著那小綠拖鞋,忽覺得背後的慢帳動了一動。只見她象仙女一樣站在我的面前,她還是十七、八時的模樣,還是那樣的靈秀和羞赧。

21 我撲過去問:‘你獨自住在這裡?’‘不!’她指著我的心說,‘我住在這!往昔,被別人吻的時候,我心中看到的是你。誰教你不來呢?’說著,她哭了。我握緊了她的手,卻找不出一句安慰她的話。

22 她向我哭訴了別後的情景:在我出國的那一年,她的母親死去了。有人便追求她,她還想念著我,可是又得不到我的消息,她接受了一個長得酷似我的青年的愛。

23 但是相似的音貌不能代替愛的真形。他倆只得又斷絕了關係。這時候,她父親的財產全丟了,為了供養父親,她不得不把自己賣給一個闊家公子。

24 她說:‘我把愛藏在心中,用強顏歡笑換取那闊公子的錢,來給父親買茶飯營養和煙,慢慢地他覺察了我並不愛他。’

25 ‘他非常地妒忌,由討厭變為公開地辱駡我,甚至於打我,他逼得我沒法不承認我的心是在南洋。他把我趕出來,連一件長衫也沒給我留。’

26 ‘可父親照樣和我要錢,我自己也要吃要穿,為了活命,我只得走上了街頭……開始,人們為我歎息,後來便是指著我脊樑的咒駡。’

27 ‘父親的煙是無底的深坑,我被逼得極下賤地去找錢,接連地打胎,昏濁的生活,使我變得老醜,為多掙五毛錢而裝出笑臉來。’

28 ‘假如你永遠不回來,我老有一個南洋做我的夢景,你老有個我在你的心中,豈不很美?你偏偏地回來了,而且回來得這樣遲,遲得連我自己也找不到自己。’

29 ‘有你在我身邊,我無法子再笑,不笑我又怎麼掙線?我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死。如果我死遲了,便連住在你心中的希望也沒有了,所以在打胎的時候,我下手殺了自己。’

30 ‘現在我住進了你的心。這裡雖然沒有陽光,沒有聲響,但有你我永遠認識的那雙綠色的小拖鞋。’‘但是我還記得你那雙腳,許我看看嗎?’說著,我握住她的腳,扯下襪子。沒想到露出的竟是沒有肉的一隻白腳骨。

31 面對著赤裸的白骨,我有些驚異。她猛地推了我一把:‘去吧,從此你我無緣再見了!我願在你心中永遠是青春。’說完,她悠然不見了。我急欲呼喚,卻驚醒過來了。

32 這時,太陽己經西斜,東方有些黑雲。春光在一個夢中慘澹了許多。我立起來,立了不知有多久。心中茫然若失,我只記起那雙小綠拖鞋。它就象兩片樹葉,在永生的樹上做著春夢。(完)

王書朋在3O多年前,應湖北美術出版社之約,創作的另一套連環畫《舞男與舞女》,是根據英國毛姆小說《藝人》(或譯《舞男舞女》)改編的。毛姆在很多短篇小說中都是以嘲諷與戲虐

的眼光看待世界,唯獨在《舞男和舞女》以及其他幾篇為數不多的作品中,通過作品主人公在生活中的無法擺脫與自我掌握的悲劇命運,探討了生活的真實狀態。

故事發生在法國的一個海濱城市。舞男科特曼和舞女斯特拉在舞場相識、相愛了。共同的命運,使他們很快地結合為夫妻。他們為了滿足貴族社會對舞男與舞女的需要,不得不隱瞞夫妻關係而只能偷偷約會。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蕭條和上層生活的更加糜爛,貴族們已不滿足於舞場上的燈紅酒綠而去尋求更大刺激。科特曼和斯特拉為了維持生計,被迫表演高臺跳水。沒有人願意一直跳馬拉松似的拉丁舞,直到渾身脫水、精疲力竭地死在舞池中;也沒有人願意天天忍受從高空墜入水深僅1米的點著火的水池;時刻與生死相對,會讓人喪失正常的理智。但科特曼與斯特拉卻為了能過上體面的,像人一樣的生活,不得不違心從之。沒有人願意自甘墮落,流落風塵,除非社會環境迫使之,這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本質。

畫家在繪畫的過程中對人物的內心刻畫入木三分,令人唏噓。對歐美白種人的形象特徵進行了一系列探索,作品非常成功,受到各方讚譽。

<>

幾十年來,王書朋為多家報刊雜誌、書籍所畫的插圖,數不勝數,可說超過萬張之多。他筆下的人物,無論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被刻畫得惟妙惟肖。那鮮明的個性、生動的姿態、誇張的形象和畫中人物的濃烈的情緒表現令人信服。他畫的插圖中,黑白灰關係處理得當,畫中的線條優雅柔美、游韌有餘、遒勁有力,充滿了音樂般的旋律和力度,即使是寥寥數筆的線描插圖,或是水墨、油畫插圖,均給人以藝術美的享受。

從目前書籍、報刊眾多的插圖來看,油畫插圖並不多見。而王書朋卻被臺灣的短篇小說《金老二的最後一夜》所打動,投以極大的創作癡情,從而特別為該書創作了一幅油畫插圖。畫面上,迫於社會地位而被拆散了戀情的化妝師金老二,在精意化妝後,為曾下嫁富商抑鬱而死的戀人殉情,死——使這對戀人得到了最終的結合。象徵無情社會勢力的深暗底色畫面,完全可以將這一對戀人吞噬。為這悲劇淌著淚的一支尚未燃盡的紅蠟燭,則為這對戀人無限悲傷……

在全國第一屆插圖藝術展上,這件作品曾倍受讚賞,後來發表於1981年2月號的《文匯》月刊上。

油畫插圖《金老二的最後一夜》

《在決戰的日子裡》所畫的水粉畫插圖,王書朋以嫺熟的技巧和寫實功力,描寫了北方大莊戰火硝煙的險峻場面;一副悼念犧牲戰友的畫面,似乎可以讓人聽到《國際歌》的回聲;一幅硝煙彌漫的戰鬥場面,讓我們看到戰爭的殘酷與激烈……這套插圖在第三屆全國裝幀藝術展上十分引人注目,被廣大讀者讚賞、喜愛,並被多次刊登。

水粉畫插圖《在決戰的日子裡》

王書朋為馮驥才的小說《陰陽八卦》創作的水墨人物繡像。像是一部散發著醉人醇香的陳年佳釀、使人讀來心醉的作品,畫家以輕快的筆墨情趣塑造了十四個清代不同階層的人物形象,活靈活現,呼之欲出,使人感到在這様的作品上使用“傳神”這個字眼是再恰當不過了。

《陰陽八卦》水墨人物繡像

像一切有成就的插圖畫家一樣,多產而又扎實的創作,使王書朋在插圖藝術方面的成就被瞭解他的人所公認。他是天津繼著名插圖畫家張德育之後,又一位有著突出成就的插圖畫家。

‘對門.對面’ 插圖之一

‘對門.對面’ 插圖之二

小說插圖

‘通腿兒’ 插圖

‘窮縣’ 插圖

‘虯龍爪’ 插圖之一

‘虯龍爪’ 插圖之二

‘小說老子’ 插圖之一

‘小說老子’ 插圖之二

‘小說老子’ 插圖之三

‘我們的工作方式乃意義’插圖之一

‘我們的工作方式乃意義’插圖之二

‘女博士赴美打工記’ 插圖之一

‘女博士赴美打工記’ 插圖之二

‘俄羅斯倒爺’插圖之一

‘俄羅斯倒爺’插圖之二

‘皮夾克黨’ 插圖之一

‘皮夾克黨’ 插圖之二

‘女兒經’ 插圖之一

‘女兒經’ 插圖之二

‘紅粉’插圖

‘五鳳連心記’ 插圖

‘當鋪’ 插圖

‘含情脈脈水悠悠’ 插圖之一

‘含情脈脈水悠悠’ 插圖之二

‘海’ 插圖

‘大順店’ 插圖之一

‘大順店’ 插圖之二

‘小說三題’ 插圖

‘民情拾遺’ 插圖之一

‘民情拾遺’ 插圖之二

‘民情拾遺’ 插圖之三

‘伏羲伏羲’ 插圖

1991年王書朋曾為郵電部設計了影寫版的3枚郵票,郵票名稱為《辛亥革命時期著名人物》;這是畫家在又一領域裡的傑作。

從他為“辛亥革命時期的著名人物”設計的一套三張郵票(秋瑾、徐錫麟、宋教仁)可以看得出來,他具有很強的寫實功力。這3枚郵票的畫面均採用油畫的棕色調。強烈地表現出80年前辛亥革命的時代感和事件的悲劇性質,使畫面顯得更深沉、更嚴肅。人物的背景色彩由濃轉淡,由實轉虛,一方面象徵著烈士的革命精神的延伸和光大,另一方面使畫面的內涵顯得博大。畫面上的人物肖像根據照片稍加處理,表情嚴肅、正義凜然,有很強的感染力量。

很多愛上王書朋作品的人,都能從他的色彩斑斕、線條靈動,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畫卷中,看到他對藝術的追求,對祖國和家鄉的熱愛。他的作品屢屢獲獎,而每逢此時,他心中縈繞不去的則是回報祖國和家鄉的激動與自豪。

(請看下集,欣賞王書朋的巨幅油畫《百年風雲》、《抓華工》以及《鄉土系列》)

圖文:大關、趙剛(連趣網CEO)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