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鈕文新:市盈率訴說中國經濟積極變化

投資者經常會在新聞報導當中看到這樣的說法:中國經濟總體運行平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 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增強。 不只是國家經濟部門給出這樣的判斷, 現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在說“中國經濟的可持續性大大增強”。

或許股市投資者對這樣的判斷總是將信將疑, 甚至可能會用過去經歷過的經濟熱度去評價今天的情況。 我認為, 這是不對的。 因為今天不是昨天, 也不可能再有昨天, 這就是中央為什麼經常說“要適應新常態”的關鍵所在。 注意, 最該“適應新常態”的人群就是股市投資者, 因為固定收益偏好的投資者更加在意企業過去的積累、現金流和安全性, 而不像股票投資者, 更加注重那個“看不見摸不著”的企業未來。 如果股票投資者不能“適應新常態”, 那你將看清機會, 進而變成“或賭或躲”的跟風人。

我們可以負責任的說:中國經濟確實“總體平穩、供給側結構改革正在深入推進, 而且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也正在增強”。 這個判斷, 大量宏觀經濟資料可以證實, 但對投資者而言, 研讀宏觀經濟資料未免很是枯燥而複雜, 經常會感到一團霧水。 沒關係, 今天我們就用很簡單的、而且是您每天必須關心的一組資料告訴您, 上述判斷是完全正確的。

什麼數據?我依據“萬德資料”統計了一下, 我們來看兩張圖。 第一張圖說的是創業板的走勢情況和其平均市盈率的變動情況, 我們發現一個非常積極的變化:今年1月初到7月30日, 創業板指數跌幅為11.51%, 但市場平均市盈率下降了14.04%;同樣是這段時間, 中小板指數上漲了9%, 但市盈率卻下降了0.96%。 注意:無論是創業板指數跌的少、市盈率跌得多, 還是中小板指數上漲、市盈率下跌, 這都是明顯的“背離”走勢。

如果我們看到這樣的“背離”, 我們應當如何評價?是積極的變化, 還是消極的變化?當然是積極的變化。

創業板和中小板這種“背離”走勢說明:指數下跌速度慢, 而股票價值上升快;或者指數上漲, 而股票價值上漲更快。 這當然是大好事, 這不僅預示著這兩個板塊的投資價值迅速修復, 而且在這種“背離”的背後, 實際預示著中國經濟狀態正在發生積極的變化。

第一, “背離”實際說明中國中小企業、創業企業不只是靠股價下跌而降低市盈率、提升投資價值, 更有依靠利潤的增長減低市盈率、提升投資價值。

第二, “背離”真實地證明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實際存在, 因為, 中小創企業基本屬於非傳統產業, 它們利潤的提升, 規模的擴大, 當然說明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正在一個積極的過程當中。

第三, 中小創企業的不斷長大, 一定是穩定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所以,我們應當對中國經濟堅定信心。歷史證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因為,只有信心十足,社會公眾就會加大投資和消費,經濟就會良性迴圈,而把每一個人的信心彙集起來就是中國經濟的信心。股票市場也是如此,有信心的投資者越多,股價上漲的動力越充足。所以,許多積極的經濟變化每天都會通過資料告訴我們,這一點應當引起投資者高度關注。

所以,我們應當對中國經濟堅定信心。歷史證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因為,只有信心十足,社會公眾就會加大投資和消費,經濟就會良性迴圈,而把每一個人的信心彙集起來就是中國經濟的信心。股票市場也是如此,有信心的投資者越多,股價上漲的動力越充足。所以,許多積極的經濟變化每天都會通過資料告訴我們,這一點應當引起投資者高度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