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茶史丨康熙、雍正、乾隆喝茶到底有多講究

喝茶, 除了對茶葉本身有要求之外, 還有諸多可以言說之事, 水之甘淳、器之良美、景之可人等皆在其中。 至於宮廷茶事, 則更是如此:除了特貢的極品茶葉, 所用之水、之器, 以及飲茶方式, 所體現的皇帝之排場與講究均非外人可以比擬。

煮茶之水

烹茶飲茶, 茶葉固然主要, 然而所飲終究為水。 在陸羽的《茶經》中, 已有對於烹茶所用之水的記載:其水, 用山水上, 江水中, 井水下。 其山水, 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 其瀑湧湍漱勿食之, 久食令人有頸疾。 又多別流於山谷者, 澄浸不泄, 自火天至霜郊以前, 或潛龍畜毒於其間, 飲者可決之以流其惡, 使新泉涓涓然酌之。 其江水, 取去人遠者。 井取汲多者。

可見, 對於烹茶用水的講究自古皆然。 清代, 飲茶方式雖已與唐宋之際大為不同, 但對於用水的重視程度有增無減。

宮廷之內體現尤甚。 事實上, 這也是不得不進行選擇性用水的結果:北京地區多年作為皇都,

其地下水至清代已被嚴重污染, 無論皇城內外, 井水的鹽鹼含量都很高, 已經多不利於飲用。 在紫禁城之內, 僅有傳心殿院內的大庖井的水是甜的。

宮廷烹茶所需均為京西玉泉山之泉水。 舊時北京城有九門, 九門看似每日都是一樣的車水馬龍, 實則有著較為明確的“分工”, 所謂“九門出九車”就說的此事。

京城所需煤、糧、柴、水均以交通便利與否, 從固定的門送入。 其中, 位於西北的西直門就成為了運水的門, 宮廷飲用玉泉山之水均由西直門運送入京。 事實上, 由於地下水污染過於嚴重, 清代宮廷飲用之水也為玉泉山水, 按照皇室成員的身份每人每天可以分不同數量的玉泉山泉水。

傳心殿

故宮院內唯一的甜水井

康熙皇帝對於飲水, 特別是烹茶所用之水有著很高的要求, 這在文獻中有著明確的記錄:人之養身, 飲食為要, 故所用之水最切。 朕所經歷多矣。 每將各地之水稱其輕重, 因知水最佳者, 其分兩甚重, 若遇不得好水之處, 即蒸水以取其露, 烹茶飲之, 澤布尊旦巴胡突克圖多年以來所用皆系水蒸之露也。

——聖祖仁宗皇帝庭訓格言

從引自《聖祖仁宗皇帝庭訓格言》的這段話中可以看到, 皇帝對於飲用水、特別是作為烹茶所用之水, 是極有講究的。 康熙皇帝甚至專門對各地的水進行稱重比較,

取其優質者烹茶飲用;若無好水, 則自行蒸餾後再飲用。 而用蒸餾水飲茶之法也並非康熙皇帝所創, 從文獻來看, 應是習自蒙古上層的取水方式。

康熙的紫砂琺瑯彩茶壺及底部拓片

茶器的“旅行套裝”

關於茶器,可以言說者甚多;其種類繁多,變化豐富,也是體現飲茶之講究的重要方面,足可以單獨撰文說明。

我們在這裡要重點說明的,是清代皇帝外出攜帶的茶器。這類器物在設計和製作時優先考慮了方便攜帶這一因素,因而不同於室內所用之茶器,往往小而精緻且結構獨特,別有一番趣味。

《清人畫胤禛行樂圖軸》中,繪製了雍正皇帝外出的一個場景。皇帝手持如意端坐于山林之中,在畫面右側,于石臺上放置了外出攜帶的茶碗、茶壺等。這其中最為典型的可擕式茶器,是一套茶具箱。

清人畫胤禛行樂圖軸

清人畫胤禛行樂圖軸 細節

而這樣的器物,至今仍有生產和使用,以饗好茶之人。通過現代的器物,我們也得以比較容易地瞭解到器物的細節。

現代茶具箱與使用示意

乾隆皇帝製作使用類似的“旅行套裝”

清乾隆 癭木手提式茶籯

不同於大多數的茶器茶具,“旅行套裝”作為一種相對特殊的茶具,專為外出攜帶而設計製作,更可見皇帝對於茶事的講究。

三清茶碗——乾隆皇帝的私人訂制

嘉靖青花人物圖碗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時期起,每年于重華宮設茶宴。茶宴之上,群臣賦詩聯句,幾成定式。詩文進覽後,皇帝擇其優秀者“頒賞珍物”。這其中便有三清茶碗。

之所以叫做三清茶碗,主要源於其上所書《三清茶》詩。此詩為乾隆十一年禦制,是為三清茶碗主要紋飾與命名之來源。

三清茶

以雪水沃梅花松實佛手啜之,名曰三清。

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潔。松實味芳腴,三品殊清絕。烹以折腳鐺,沃之承筐雪。火候辯魚蟹,鼎煙迭生滅。越甌潑仙乳,氈廬適禪悅。五蘊淨大半,可悟不可說。馥馥兜羅遞,活活雲漿澈。偓佺遺可餐,林逋賞時別。懶舉趙州案,頗笑玉川譎。寒宵聽行漏,古月看懸玦。軟飽趁幾餘,敲吟興無竭。

——乾隆丙寅小春禦題

乾隆禦題《三清茶》詩青花蓋碗

事實上,除了燒制瓷三清茶碗,乾隆皇帝還將此樣付諸到了多種質地上,比如製作了玉碗和漆碗。

乾隆禦題《三清茶》青玉蓋碗

剔紅《三清茶》詩蓋碗

乾隆款紅漆描黑《三清茶》詩蓋碗

三清茶碗從設計、裝飾到使用,甚至在寓意上,都可謂將皇帝飲茶的“講究”體現到了極致。

如果說皇帝對於烹茶用水的挑選直觀地體現著皇帝飲茶的講究,那麼外出所用的可擕式茶器茶具,則從一類特殊的器物層面,表現出了皇帝對於飲茶的重視:不僅僅在於茶葉與水,更在於飲茶的方式與過程。即使身處野外,也不會隨意飲茶。對於看似與飲茶口感本身無關的器具,即便在外出之時仍然如此重視,講究程度可見一斑。

從茶器來看,康熙皇帝可以接受進貢的茶壺,並加燒琺瑯彩,體現著康熙皇帝對該壺的喜愛程度。及至乾隆皇帝,三清茶碗的生產本身表現出乾隆皇帝已不滿足於固有的器型,像雍正皇帝燒制菊瓣形茶壺一樣,繼續著私家訂制茶器的努力。

而所謂飲茶之“講究”,除水與茶本身以外,雖華而不實,但在於意境。

康熙的紫砂琺瑯彩茶壺及底部拓片

茶器的“旅行套裝”

關於茶器,可以言說者甚多;其種類繁多,變化豐富,也是體現飲茶之講究的重要方面,足可以單獨撰文說明。

我們在這裡要重點說明的,是清代皇帝外出攜帶的茶器。這類器物在設計和製作時優先考慮了方便攜帶這一因素,因而不同於室內所用之茶器,往往小而精緻且結構獨特,別有一番趣味。

《清人畫胤禛行樂圖軸》中,繪製了雍正皇帝外出的一個場景。皇帝手持如意端坐于山林之中,在畫面右側,于石臺上放置了外出攜帶的茶碗、茶壺等。這其中最為典型的可擕式茶器,是一套茶具箱。

清人畫胤禛行樂圖軸

清人畫胤禛行樂圖軸 細節

而這樣的器物,至今仍有生產和使用,以饗好茶之人。通過現代的器物,我們也得以比較容易地瞭解到器物的細節。

現代茶具箱與使用示意

乾隆皇帝製作使用類似的“旅行套裝”

清乾隆 癭木手提式茶籯

不同於大多數的茶器茶具,“旅行套裝”作為一種相對特殊的茶具,專為外出攜帶而設計製作,更可見皇帝對於茶事的講究。

三清茶碗——乾隆皇帝的私人訂制

嘉靖青花人物圖碗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時期起,每年于重華宮設茶宴。茶宴之上,群臣賦詩聯句,幾成定式。詩文進覽後,皇帝擇其優秀者“頒賞珍物”。這其中便有三清茶碗。

之所以叫做三清茶碗,主要源於其上所書《三清茶》詩。此詩為乾隆十一年禦制,是為三清茶碗主要紋飾與命名之來源。

三清茶

以雪水沃梅花松實佛手啜之,名曰三清。

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潔。松實味芳腴,三品殊清絕。烹以折腳鐺,沃之承筐雪。火候辯魚蟹,鼎煙迭生滅。越甌潑仙乳,氈廬適禪悅。五蘊淨大半,可悟不可說。馥馥兜羅遞,活活雲漿澈。偓佺遺可餐,林逋賞時別。懶舉趙州案,頗笑玉川譎。寒宵聽行漏,古月看懸玦。軟飽趁幾餘,敲吟興無竭。

——乾隆丙寅小春禦題

乾隆禦題《三清茶》詩青花蓋碗

事實上,除了燒制瓷三清茶碗,乾隆皇帝還將此樣付諸到了多種質地上,比如製作了玉碗和漆碗。

乾隆禦題《三清茶》青玉蓋碗

剔紅《三清茶》詩蓋碗

乾隆款紅漆描黑《三清茶》詩蓋碗

三清茶碗從設計、裝飾到使用,甚至在寓意上,都可謂將皇帝飲茶的“講究”體現到了極致。

如果說皇帝對於烹茶用水的挑選直觀地體現著皇帝飲茶的講究,那麼外出所用的可擕式茶器茶具,則從一類特殊的器物層面,表現出了皇帝對於飲茶的重視:不僅僅在於茶葉與水,更在於飲茶的方式與過程。即使身處野外,也不會隨意飲茶。對於看似與飲茶口感本身無關的器具,即便在外出之時仍然如此重視,講究程度可見一斑。

從茶器來看,康熙皇帝可以接受進貢的茶壺,並加燒琺瑯彩,體現著康熙皇帝對該壺的喜愛程度。及至乾隆皇帝,三清茶碗的生產本身表現出乾隆皇帝已不滿足於固有的器型,像雍正皇帝燒制菊瓣形茶壺一樣,繼續著私家訂制茶器的努力。

而所謂飲茶之“講究”,除水與茶本身以外,雖華而不實,但在於意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