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讀李紳《古風》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這首詩幾乎無人不曉, 也是許多人的啟蒙詩, 再多說一句就是這是一首“小兒科”。

然而, 今天讀來卻有很多很多的感觸, 可以分幾層意思說:一是老生常談, 就是要愛惜糧食, 要懂得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 但是, 在都以為富裕起來的今天, 有許多地方的許多人是不怎麼注意珍惜糧食的, 一些公開發佈的有關浪費糧食的統計數字令人觸目驚心, 只是在許多人看來這已經是無關痛癢的小事了, 連本人都不想就此多寫幾句。

啟功書法

二是要知道糧食是辛勤勞動得來的, 這也是大白話, 說了不知多少代多少年多少遍, 道理還是那個道理, 但時代已不是那個時代, 現在的人但未必有誰聽得進去, 因為現如今的許多現實存在已經顛覆了人們的理念和價值觀, 比如一些富二代官二代, 還有許多畸形的資產萬貫者,

還需要“辛勤勞動”嗎?

《李紳集校注》

三是許多勞動者雖然是享受勞動所得, 但存在嚴重的分配不公, 付出的與得到的不盡合理, 還有許多不勞而獲者令人心裡不平衡, 也就是說辛勤勞動不一定能得到應有的“盤中餐”, 有許多時候遠遠不如那些吃嗟來之食者。

這首詩的作者李紳是潤州無錫(今屬江蘇省)人, 曾考中進士, 官位到淮南節度使。 當時, 李紳的詩很有名氣, 他和白居易還是好朋友。 這首詩是作者進入官場以前寫下的作品, 篇幅簡短, 語言樸素, 表現了作者情懷和見識。

李紳塑像

還需贅言的是, 我們是否需要捫心自問:現在還能寫出來這樣語言平實而內容深刻的作品嗎?我們能否回答時代和社會提出的許多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可惜的是, 一方面是“娛樂至死”, 一方面是無可奈何, 問題既複雜又簡單, 複雜到不知說什麼好, 簡單到什麼都不想說, 這倒是應了那句話:當你不知說什麼好的時候就什麼都不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