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外媒:中國對全球經濟事務影響力日漸增長

外媒稱, 中國在全球經濟事務中的影響日漸增長。

英國《經濟學人》週刊網站3月23日發表文章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系統性地使外國人貧困化”, 世界銀行的建議“給其最佳客戶帶來負面影響”。 這些刻薄話不是華盛頓共識的左翼批評人士說的, 而是唐納德·特朗普選出來領導美國與外部世界(包括像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樣的國際金融機構以及二十國集團等)打交道的兩個人(分別是大衛·瑪律帕斯和亞當·萊裡克)說的。

美國財政部長史蒂文·姆努欽也並不比他們更讓全球金融機構放心。

在3月17日至18日首次出席於德國巴登-巴登舉行的二十國集團財長會時, 姆努欽否決了長期以來的“抵制所有形式的保護主義”的措辭。 雖然這一保證經常被違反, 但偽善是對美德的貢獻。

對國際經濟界資深人士來說, 這種戰鬥立場令人困惑。 美國政府現在似乎很鄙視它自己一手創立的一系列機構。 這些機構一向被批評跟隨美國太緊。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傑佛瑞·薩克斯本周對彭博社說:“美國正在拱手將多邊體系的領導權交給中國。 ”

但如果存在空缺, 中國能勝任這一角色, 或是有興趣擔當這一角色嗎?中國領導人今年1月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演講時對全球化的稱讚似乎就是在為這一角色試鏡。 作為其能力的證明,

中國還可以展示一個巨額支票簿組合外交。 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的海外資產已經高出世界銀行。 另外, 中國央行還與30多個國家進行貨幣互換, 其中包括許多美聯儲根本不會觸碰的國家。

那麼意願呢?迄今為止, 中國大部分經濟外交都是雙邊的, 這為中國贏得了忠誠、有回報的朋友, 並為中國公司贏來了合同。 例如, 60多個國家可能從“一帶一路”倡議中獲益。

至於多邊努力, 中國最惹眼的專案都是繞開已有體系進行的, 而不是利用已有體系。 中國自行設立了兩個多邊信貸機構。 一個是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 總部位於上海, 該銀行的資金來自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和中國自己。 另一個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總部位於北京, 該行剛剛將其成員增加到70個, 包括除日本和美國以外的所有七國集團國家。

如此看來, 中國似乎沒有任何興趣來填補美國在舊有多邊體系中留下的空缺。 但這樣的結論忽視了另一個趨勢, 即中國與已有國際金融機構的關係在升溫。 據多倫多大學的二十國集團研究小組說, 中國的行動已經變得與二十國集團的努力更為“一致”。 現在, 中國的貨幣定價更為合理, 其經常專案帳戶盈餘已經收窄, 從而去除了中國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分歧中的一根骨頭。

長期來看, 如果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 可以預期它將成為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大的出資方。 根據它們的相關規定, 到那時, 這兩家金融機構的總部都要挪到中國。

如此看來, 世界銀行更有理由幫助北京清潔空氣了。

資料圖片:中國經濟釋放積極信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