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呂梁市:工業企業的成本管理現狀與對策

□薛治全

工業企業經濟的發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我市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 工業企業的成本管理在我市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當前我市工業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 控制成本面臨嚴重難題。 但我們必須向成本管理挑戰, 只有向節約求生存, 向管理要效益, 加強管理, 節能降耗, 才能讓企業浴火重生, 做大做強。

一、當前工業企業成本管理的現狀

1.成本管理理念落後。 一些工業企業存在成本管理觀念落後現象, 他們把成本管理局限於生產過程, 忽視了產品設計、供應、保管、銷售等過程,

對於其他相關領域的成本行為, 企業外部的價值鏈進而忽視。 2.成本制度不健全。 有些企業沒有建立起內部成本管控制度, 甚至原始記錄、資產盤點等基礎的管理制度很不完善。 3.成本管理的手段老化。 當前我市的工業企業, 經過數年的管理與實踐, 從理論上形成了一套關於成本計畫、預測、決策、控制、核算、監督、分析的管理體系, 但是在運用這些方法進行成本管理的時候, 還存在著相互脫節的問題。

二、搞好工業企業成本管理的對策

1.提高成本管理意識, 建立健全基層成本核算制度, 強化目標成本管理。 樹立扭虧為贏的成本控制觀。 各級幹部群眾要增強成本意識, 正確處理好成本與管理、技術、安全、品質檢等之間的聯繫,

使成本在企業橫向至邊、縱向到底, 處處覆蓋。 把企業的經濟性與管理性很好地集合起來。

2.建立成本資訊回饋系統。 建立以車間、班組, 崗位為單位的基層成本核算制度。 企業的各項費用都要在各基層核算點的成本上充分體現出來。 要明確規定一定的核算點成為成本的責任主體、利益主體、控制主體。 形成全員自動控制、自主控制。 自然的形成橫到邊、縱到底的企業成本控制網路。 在此基礎上建立企業內部成本資訊回饋系統。 讓企業各基層核算點的成本隨時都能反應出來。 確保各個點成本控制, 最後達到整體成本控制的目的。

3.向物資管理要效益。 在現代企業管理實務中, 物資管理已上升為“供應鏈管理(Sup? plyChain Management,

簡稱 SCM) ”, 並被稱之為企業繼自然資源、人力資本後的“第三利潤源”。 筆者認為要從這樣幾個方面著力:一是創新企業物流管理體制。 現在多數企業是職能加實體雙重功能一體化, 應將管理與經營功能分設, “裁判員”與“運動員”分開。 二是堅持“集中採購、超市供應、庫存協調、資訊暢通”的原則, “零庫存資金, 代保管”模式, 規範采、供、消、管全過程的管理。 三是落實“兩定一限”資金與數量品質三管齊下的限額管理辦法。 四是搞好廢舊物資回收利用。 建立各類廢舊物資的回收、修復和綜合利用機制, 減少浪費。 五是提高固定設備保養完好率和利用率, 更新和折舊適當, 降低原材料及能耗水準。

4.向銷售全程要效益。 銷售是企業經營的龍頭,

在困難時期要舞得更高更好。 一是拓展銷售的概念, 不僅要賣產品, 還要賣服務。 現在一些企業提出“做服務綜合供應商”的理念, 值得借鑒。 一些企業在賣產品的同時, 還從運輸業務、資訊業務等現代服務業中獲取效益, 也是值得學習的。 二是在產品銷售中, 建立客戶、產品品種、價格、運輸匹配模型, 實現成本最小化和利潤最大化。 三是立足于穩定機制建設, 研究客戶當前需要和長遠發展, 不僅經營產品, 還要經營客戶, 既保證今天賣得好, 也為明天賣得好打下基礎。 研究企業內部產品結構進行優化調整, 增強應變力和競爭力。 大力發展“訂制服務”, 與客戶一起研發產品, 提供特需, 是競爭環境下企業的有效選擇。
四是嚴格控制銷售過程各項成本支出。

5.鼓勵和重視新技術創新。 企業要重視技術創新的重要作用, 依靠科技進步, 推廣新技術、發展新工藝。 要合理生產, 提高裝備水準, 有計劃有步驟地淘汰落後機電設備和落後產能, 提高企業機械化水準, 。 這對調整產品結構, 增加產量, 降低成本, 提高經濟效益, 必將發揮巨大作用。

(作者單位:呂梁市節能監察支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