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李白《菩薩蠻》讀後:這是一首思鄉詞,我們是否思念心靈的故鄉

這首詞與另一首《憶秦娥》都是署名李白但又有一點兒歧議, 兩首詞被認為是文人詞裡最早的作品, 但也有人認為是後來的無名詞人寫的, 孰是孰非還是讓專業人士評議去吧!我們來品詩。

這首詞寫的核心內容是出遠門的人思念家鄉, “平林漠漠煙如織, 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 有人樓上愁。 ”這是寫詩人在傍晚的時候, 對著煙樹寒山發愁, 卻沒有說愁的是什麼。

李白詞《菩薩蠻》

往下看, “玉階空佇立, 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接著寫了鳥兒急飛回窠, 才點明家鄉是那麼遙遠, 想回家的心情是多麼急切, 可是表現得卻比較含蓄。

以上是從詞面上解釋, 詞家則有另一種分析, 以為不是羈旅行役者的思歸之辭, 而是眺遠懷人之作, 是前者還是後者我們也不參與爭議, 因為這場架已經吵了千餘年了, 已經沒有新意了。

既然是“古詩新解”就應該說點兒新鮮的,

說什麼呢?我想, 如同羈旅行役者思歸想家, 我們是不是應該思念一下我們心靈的故鄉呢?是否應該回歸那最初的單純和質樸呢?

李白畫像

多少年了?三五年, 十幾年, 二三十年, 我們的身體在漂泊, 我們進駐了時代公寓, 我們享受著聲光電的五顏六色,

我們在趕地鐵、等電梯、共用單車, 我們期盼著年終獎金和浪漫假期, 我們在費盡口舌說服客戶並不時上網牢騷, 我們這個, 我們那樣, 可是總覺得缺少了什麼, 又總也不知道缺少什麼。

讀了這首詞, 這首古人寫的思歸詞, 我感悟的是我們缺少靈魂的歸宿。 我們一直漂浮在湍急的水流中, 許多時候在打旋而找不到方向, 許多時候在逆水行舟, 艱難前行, 我們看到有的人迷失了方向而自感沉淪, 看到還有的人落水甚至沉船, 可是, 旁觀者還沒有來得及為自己的幸運慶倖, 一個大浪猛撲上來, 瞬間也被裹挾而去……

讀了這首詞, 你和我或許都很明白, 我們都再也回不去了, 回不到從前, 找不到歸途, 甚至會遺忘了故鄉——我們心靈的安息地。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我們只好繼續尋找, 但是, 找, 能找到嗎?剛從網媒看到一句話:生活不再苟且, 還有詩與遠方。

詩情畫意

【唐代-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寒山一帶傷心碧。 暝色入高樓, 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 宿鳥歸飛急。

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