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古代是怎麼洞房的?古代洞房的流程是怎樣的?

古代社會常說的人生四大喜事就是:“久旱逢甘霖”, “他鄉遇故知”, “金榜題名時”, “洞房花燭夜”。 那個時候, 男人都為此一生努力。 所以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 古代人對洞房是有多重視:那洞房是怎麼來的呢?

“洞房”一詞出現很早, 不過最初並不是指結婚的新房。 據說, 漢代大才子司馬相如曾賦了一首《長門賦》, 描述了失寵的陳皇后得知武帝許諾朝往而暮來, 於是苦苦等待。 可是天色將晚, 還不見君王幸臨, 於是她獨自徘徊, 只好“懸明月以自照兮, 徂清夜於洞房”。 這裡的洞房就不是指新人完婚的新房, 而是指幽深而又豪華的居室。 直到中唐以後, 洞房才漸漸引申為新婚婚房。

我們就來說一下古代社會是怎麼洞房的?洞房的流程是什麼?

新郎新娘入洞房後, 有一系列的儀俗。 諸如:坐帳, 亦稱“坐福”, 即新郎新娘雙雙坐在洞房的炕沿上或床邊, 新郎將自己的左衣襟壓在新娘的右衣襟上,

表示男人應該壓女人一頭。

撒帳, 這項儀俗是指親朋在新人入洞房以後, 把喜果等撒向新娘懷中, 撒向合歡床上, 甚至撒向洞房的每一個角落。 撒帳的儀俗始於漢代。 一般所撒物品是常見的棗、栗子、花生等, 利用諧音表示“早立子”、男孩女孩“花搭著生”。

吃“子孫餃子”的儀俗。 舊時北京的子孫餃子是由女家包好帶來的, 由男家煮熟。 吃子孫餃子的時候, 照例要有一群孩子在窗外問“生不生?”娶親太太或新郎回答“生!”或者乾脆把餃子煮得半生不熟, 讓新娘自己說“生”。 這叫“討口彩”, 是早生孩子的吉兆。

古代婚禮有同牢合巹的儀俗:同牢是指新婚夫婦同吃一份牲牢。 牲牢本來多是用於祭祀的, 指整牛、豬、羊。 古時同牢在新房進行, 新郎臉向東, 新娘面向西, 一起吃牲牢, 表示從此成為一家一姓之人。 後世團圓飯和同牢儀俗基本相同。

一起喝酒則叫“合巹”(巹是由同一個瓜、瓠等分剖兩半兒做成的瓢)。 同牢、合巹在後世已發展為吃團圓飯、喝交杯酒。 交杯酒也叫交心酒、合歡酒、合婚酒、卯顏酒等。

與同牢、合巹同樣表示成婚的還有“結髮”(一稱合髻)。 結髮本來指束髮, 後來把元配夫妻稱作結髮夫妻。 結髮本來不是婚禮的儀俗, 後來演化出婚禮結髮的儀注, 即將新婚夫妻的頭髮象徵性地結紮一下, 也有新郎新娘分別剪一綹頭髮用彩線紮在一起作信物的。

到這裡, 洞房的流程才算結束。 古代社會洞房還是有很多的講究的, 有些太過於繁瑣。 但直到今天, 有一些流程還一直在使用。 比如喝交杯酒等。 然而, 現在年輕人多舉行西式婚禮, 這些流程也就無從談起。 這到底是好還是壞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