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送春春去幾時回?雲破月來花弄影:讀張先《天仙子》

對現在的年輕人說來, 捧起古書吟詩誦詞或許是一件難事, 辭藻、語句還有意境, 可能都令其生畏或厭倦。

其實, 如果不喜歡古詩詞也罷, 如果是愛好者則不必畏難, 筆者不妨介紹一種方法, 或許會使你更加喜歡古詩詞並善解詩情詞意。

那就從張先這首《天仙子》說起。 這首詞備受歷代詞家極力推崇, 最能體現他的詞風的含蓄之美和錘字煉句的功力, 詞中有兩個字可謂是“詞眼”, 弄明白其蘊含之意也就理解了這首詞。

張先詞

一個字是“春”。 詞的上闕“水調數聲持酒聽, 午醉醒來愁未醒。 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 傷流景, 往事後期空記省”, 詞眼是“春”字, 古時候, “春”可以代酒, 也可以代茶, 更多的是用來比喻美好的年華或年代。

張先詞裡的“送春春去幾時回”, 不僅僅是指自然界的春天, 而是指人類的年華和人類的青春。 自然界的春天今年去明年回, 但是人的青春年華已過去就再也回不來了。

所以, 這首詞先寫的就是傷春, 是詩人為留不住自己的青春而悲愁和怨恨, 所以, 青春之愁比酒醉更為厲害, 醉醒愁未醒。

春光易逝

這首詞下半闕的“詞眼”是“影”:“沙上並禽池上暝, 雲破月來花弄影。 重重簾幕密遮燈, 風不定,

人初靜, 明日落紅應滿徑”, 寫得實在太美!

這個張先張子野, 最能刻畫朦朧美, 並且以善寫“影”著稱, 在他的詞作中, 曾生動形象地寫出“花影”、“絮影”、“秋千影”、“山影”、“人影”等。 他自認為平生最為得意的是:“雲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 簾壓卷花影”、“柳徑無影, 墮風絮無影”三句, 並自命為“張三影”。 蘇東坡等還列出他詞裡的其他“影”, 讚不絕口!

不過, 這個“影”那個“影”, 各具特色, 迷人眼目, 最為著名和傳世的還是“雲破月來花弄影”, 雖然此句並無言外之深意, 但可以拔草探幽, 它畫面新穎, 別具風格, 能讓人閉目靜思, 心神嚮往, 直有“隔牆花影動”的感覺。

《情韻並美的宋詞》

寫到這裡, 讀者朋友應該心領神會了, 讀詩誦詞並不難, 只要找准“詞眼”, 便可找到意境, 而且一不留神還會把自己融進去, 真真享受詩情畫意而沉醉其中, 這就是古詩詞不可抗拒的魅力!

【宋代-張先《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午醉醒來愁未醒。 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 傷流景, 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並禽池上瞑, 雲破月來花弄影。 重重簾幕密遮燈,

風不定, 人初靜, 明日落紅應滿徑。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