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裡沒有情人節

七夕情人節

起源于西方的情人節已經深深地融入到我們現實生活中, 作為一種新潮, 情人節提供了男女表達愛慕之情的機會。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

文化底蕰深厚的中國人處處不甘落後于西方國家, 大家從傳統節日裡找出情人節的蛛絲馬跡, 以證明我們的古人也很時髦, 也有自己的情人節。 於是, 元宵節(也稱上元節, 即正月十五);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以及七夕節(農七月初七)被貼上情人節的標籤。

大家閨秀

在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統治時期, 古人遵循周禮約定, 女子特別是大家閨秀或小家碧玉, “三步不出閨門”, 女子只有在(正月十五)元宵節才能走出閨房去觀燈, 在(三月初三)上巳節那天去郊外踏青。 一年中僅有兩天時間是姑娘們欣賞自然美景、接觸社會、結交青年男女朋友的機會,

一些人, 當然只是極個別的, 在兩天中找到意中人, 從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實際上, 青年男女有接觸的可能, 相愛的機會卻微呼其微。 封建王朝統治者以儒家思想禁錮人們的思想,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反對自由戀愛。 元宵節和上巳節不是封建統治者專門提供男女相愛的情人節。

情人節獻花

傳統的七夕節, 它不是宣揚牛郎織女的愛情, 而是為紀念織女這個女神。 凡間女子在七月初七之夜向織女乞求智慧和巧藝, 也免不了求賜美滿姻緣。 七夕節裡, 女子不能邁出閨門, 青年男女沒有接觸的機會, 愛情不是這個節日的主要內容。 因此, 古時的七夕節算不上情人節。

中國人的情人節

當今社會, 女子和男子一樣承擔著社會責任, 女孩子不再被關在閨閣裡, 做針線、繡花不再是她們必須掌握的技能。 現在的七夕節, 人們不再乞巧、乞福, 愛情成為節日的主題。 七夕活躍了青年人談情說愛的氛圍, 增加了愛情元素, 七夕節逐漸演變為現代中國人的情人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