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七月半燒包的習俗與錢袋封面的書寫要求

每年農曆七月湖南農村都有寫包燒包的習俗。

一、為什麼七月半要燒包?

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每年農曆七月十四、十五日為盂蘭節,又稱中元節、七月半或鬼節,

過去人們在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還準備一些菜肴、酒、飯、金銀衣紙之類到路口去祭祀鬼神.

農曆7月14、15日是陰間最大的節日--鬼節, 又稱中元節或盂蘭盆節, 是我國三大冥界重要節日之一。 民間有陽間過元宵節陰間過鬼節的傳說。 據說, 當日閻王也會披著盛裝和鬼眾們共度佳節, 並且讓我們活著的人一起為他們祝福, 祝願另外一個世界的人們心想事成, 快樂享受人間沒來得及享受的幸福。

因此, 我國許多地方界時將舉辦祭祀、參佛、淨墓、回顧、賞花、垂釣等活動以示慶祝。

鬼節源于目連救母的故事:“有目連僧者, 法力宏大。 其母墮落餓鬼道中, 食物入口, 即化為烈焰, 饑苦太甚。 目連無法解救母厄, 於是求教於佛, 為說盂蘭盆經, 教於七月十五日作盂蘭盆以救其母。 ”據說當時目連在陰間地府經歷千辛萬苦後, 見到他死去的母親劉氏, 發現她受一群餓鬼折磨, 目連想用缽盆裝菜飯給她吃, 菜飯卻被餓鬼奪走。 目連只好向佛祖求救, 佛祖被目連的孝心感動, 授予其盂蘭盆經。 按照指示, 目連於農曆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 挨餓的母親終於得到了食物。 為了紀念目連的孝心, 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

即我們現在所說的“鬼節”。

書上說古時候的這一天, 人們會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台。 法師座跟前供著超度"地獄"鬼魂的地藏王菩薩, 下面供著一盤盤面制桃子、大米。 施孤臺上立著三塊靈牌和招魂幡。 過了中午,各家各戶紛紛把全豬、全羊、雞、鴨、鵝及各式發糕、果品、瓜果等擺到施孤臺上。 主事者分別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藍、紅、綠等顏色的三角紙旗, 上書"盂蘭盛會"、"甘露門開"等字樣。 儀式是在一陣莊嚴肅穆的廟堂音樂中開始的。 緊接著, 法師敲響引鐘, 帶領座下眾僧誦念各種咒語和真言。 然後施食, 將一盤盤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 反復三次。 這種儀式叫"放焰口"。 清代文人王凱泰曾有詩曰:“道場普渡妥幽魂,

原有盂蘭古意存。 卻怪紅箋貼門首, 肉山酒海慶中元。 ”描寫的便是我國東南沿海一帶過鬼節的習俗。

由此可見, “鬼節”是因傳統美德的孝心而起的。 如今我國北方的人們仍然在這一天用燒紙錢的方式祭奠早去的先人, 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雖然祭祀方式簡單, 但基本上保存了鬼節淳樸的意義。 因為血脈的召喚, 感情的延伸, 以及對自己未來的提醒, 都賦予了鬼節豐富的人文內涵。 即使年代不同了, 燒去的禮物也不同了, 但永遠捎不完活著的人對遠去親人無盡的綿綿哀思和深深的懷念。 但“不同年齡段的人對這個特殊的節日有著不同的感受, 因為, 未來的節日正毫不留情地向自己走來, 從朦朧到清晰,

從思念到恐懼, 從恐懼到坦然, 想念過去人的時候, 其實也在思考著自己今天活的經歷、內容、方式和活的追求。 ”

七月十四、十五, 鬼門關大開之日。 不管是燒紙錢送祝福, 還是捧雛菊寄哀思, 或者互聯網上祭先人, 或者是放河燈, 今天活著的人一起思念過去的人, 共同送去對先人的祝福, 是人靈性的自發, 是感情的延伸, 是最基本的信仰。 而且同時“活著的人要好好珍惜活著的每一天, 不要愧對社會和朋友, 不要愧對了已經永遠離去的親人。 因為, 總有一天我們要和他們相見, 到時候, 你可以自豪地說, 在人間是好漢, 在陰間也要做鬼雄!”

二、怎樣寫包錢的紙袋?

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閻王釋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習俗。送祖時,紙錢冥財燒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時,在寫有享用人姓名的紙封中裝入錢紙,祭祀時焚燒,稱“燒包”。一般習俗安排在中午接祖祭祀,時間要安排在午時(13點)以後,當天晚上燒包送祖;

(一) 祭祀寫袱子書寫格式:

1、右上角:

“中元寄錢”,講的是燒包袱寄錢的原由、時間。人剛死,燒包袱過去,謂伴棺寄錢;正月初一、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燒包袱過去,分別為“元旦寄錢”、“端陽寄錢”、“中元寄錢”、“中秋寄錢”。

2、中間行:

包袱的主體部分,注明收錢人的稱謂、姓名。“故”,死也。“顯考”、“顯妣”是父親、母親的敬稱,至於父母是否“顯”過,並不重要。如果是孫輩給祖輩燒包袱寄錢,則要寫“顯祖考”、“顯祖妣”。“某府”,表明是某家的事。“諱”要朝右挪半個字,上輩人的名字,是不能隨便說隨便寫的。男的接著寫名諱。女的寫姓氏即可,不寫名字。我的祖母那一輩女人也沒有學名,只有小名。而母親的小名,子女並不一定知道的。“老大人”、“老孺人”,是再一次的敬稱。無論死者生前是何身份,一律“大人”、“孺人”稱呼,這是公平的。

“魂下受用”,讓人看到晚輩跪在逝者魂靈前,雙手捧錢高舉過頭頂,孝順地呈上。

3、左邊行:

落款看似後人名字的羅列,其實並不簡單。男人的配偶只能寫姓氏,即使有姓有名也只能寫姓氏。未出嫁的女兒、孫女可以寫名字,但出嫁後成了別人家的人,就不能再寫了。為了簡單還可以率孫、曾孫、玄孫。

4、特殊的包袱:伴隨郵給收件人大批包袱的同時,人們還會寫上一兩個特殊的包袱,正面中間寫“地盤業主孤魂野鬼”,右側寫“魂下受用”。

祭祀寫袱子書寫格式:

1、天運 年 月 日 火化 祀 具

故 老 人收用 上

今當 之期化帛一封奉

背面寫封號

2、中間寫“故考某某某老大人收用”

左寫“天運某某年七月某日火化”

右寫“今當中元勝化帛虔具冥冥錢共多少封奉”

3、七月半

右寫“今逢月半(或者中圓)之期處備錢幣(冥錢)一封(或一包)奉上

中間寫“故考某某某老大人名下收用”

中間加上 :孝什麼什麼奉上

左寫“天運(或者西元)某某年七月某日火化”

以在左上加點水陸通行 風雨無阻之類的東西

後面大大的封

第一種:

1、右邊:今逢中元之期化帛一封奉上;

2、中間:故顯考或故顯妣(故祖顯考、故曾祖顯考…..男 故祖顯妣、故曾祖顯妣….女)某某某老大人(老夫人)收用;

3、左邊:孝男(女)某某某(對應上面稱呼)

4、背面:寫“封”字,草書,壓著折紙的縫寫,代表封口,在郵寄的路上就不會被別人拿去。

第二種:

1、右邊:中元寄錢幾封奉上

2、中間:故顯考或故顯妣(故祖顯考、故曾祖顯考…..男 故祖顯妣、故曾祖顯妣….女)某某某老大人(某某某老夫人)魂下受用;

3、左邊:孝男(女)某某某(對應上面稱呼)某氏(某為愛人姓)

4、背面:寫“封”字,草書,壓著折紙的縫寫,代表封口,在郵寄的路上就不會被別人拿去。

第四種:

1、右邊:中元寄錢一封(如果是五封就將一改為五)上申;

2、中間:故顯考某公諱某某老大人魂下受用;如故顯考毛公諱澤海老大人魂下受用。

3、左邊:孝男某某某(對應上面稱呼)某氏(某為愛人姓);如:孝男毛發財 賀氏;

4、背面:寫“封”字,草書,壓著折紙的縫寫,代表封口,在郵寄的路上就不會被別人拿去。

如果是給故去的母親寫包袱,中間一行則改為“故顯妣某府某老孺人魂下受用;

(二)、稱謂:

男稱大人,女稱孺人。老人死三年內:亡男稱新逝顯考,亡女稱新逝顯妣。三年後:亡男稱故顯考,亡女稱故顯妣。孝家稱呼燒袱子火單寫法自稱。

男稱大人,女稱孺人。

九代:稱鼻祖 故鼻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耳孫

八代:稱遠祖 故遠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雲孫

七代:稱太祖 故太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乃孫

六代:稱烈祖 故烈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弟孫

五代:稱天祖 故天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來孫

四代:稱高祖 故高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玄孫

三代:稱曾祖父 故曾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曾孫

二代:稱祖父 故祖考(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孫

一代:稱父親 故顯考(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男

父之兄:稱伯伯 故伯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

父之弟:稱叔叔 故叔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

父之堂兄:稱伯伯 故堂伯 公 老大人收用 孝堂侄

父之侄:稱兄或弟 故堂兄或弟 老大人收用 堂兄或弟

母之父:稱外祖父 故外祖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外孫

母之兄或弟:稱舅 故舅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外侄

母之伯爺:稱堂外祖 故堂外伯祖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堂外孫

母之堂兄:稱堂母舅 故堂母舅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堂外侄

父之姐夫:稱姑父 故姑父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內侄 具

父之姐妹:稱姑母 故姑母 府 氏老孺人收用 胞侄 叩

父之姑爺: 稱故姑公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內侄孫 叩

父之姑娘:稱姑婆 故姑婆 府 氏 老孺人收用 孝侄孫 叩

同父母之姐:稱胞姐 故胞姐 府 氏收用 胞弟 叩

胞姐之丈夫:稱姐夫 故姐夫 收用 內弟 叩

母之姐夫:稱姨父 故姨父 府 老大人收用 姨侄 叩

母之姐妹:稱姨母 故姨母 府 老孺人收用 姨侄 叩

妻之父:稱岳父 故岳父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婿 叩

妻之伯爺:稱伯岳父 故伯岳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侄婿 叩

妻之伯娘: 故伯岳妣 母諱 氏老孺人收用 侄婿 叩

妻之祖父: 故內祖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孫婿 叩

妻之姐夫: 故襟兄 收用 襟弟 叩

妻之姐姐: 故姨姐 府 氏收用 姨妹弟 叩

祖母之姨侄: 故姨表爺 公諱 老大人收用 表侄 叩

母之姨侄: 故姨表兄 收用 姨表弟

岳母之舅娘老表: 內表母舅 老大人收用 外侄婿

妻之表兄: 內表兄 收用 表妹弟

乾爹: 故寄父考 老大人收用 寄男 叩

乾爹之父親: 故寄祖考 老大人收用 寄孫男 叩

乾爹之岳父: 故寄祖考 老大人收用 寄外孫

乾爹之子: 故寄兄 收用 寄弟 叩

妻之保爺: 故寄岳考 老大人收用 寄子婿

後父: 故繼父 老大人收用 繼男 叩

後母: 故繼母 老孺人收用 繼男 叩

大媽的兒子與小媽: 故妾母 老孺人收用 孝嫡男

小媽的兒子與大媽: 故嫡母 老孺人收用 孝庶男

奶媽: 故乳母 府 氏 收用 孝奶男

丈夫: 故良人 收用 荊室 叩

妻: 故賢妻 收用 為夫 具

朋友: 故彥兄 收用 世弟 叩

老庚: 故庚兄 收用 庚弟 叩

後夫與前夫: 故同綠 收用 同綠弟

公諱: 老大人收用 世侄 叩

手藝與師父: 故恩師 老大人收用 孝門徒 叩

拜把弟兄: 故血兄 收用 血弟

道士與老師: 金羽化法師 大真人收用 門徒

異族化紙: 故異族 收用 異族 叩

伯或叔與侄: 故賢侄 收用 愚伯或叔

親家: 故姻兄 收用 姻兄 叩

未婚夫與妻: 故結髮 府 斷弦妹收用 斷弦兄

未婚妻與夫: 故淑配 府 無緣兄 無緣妹

(三)、燒包材料:

農曆進入七月初一至七月十五日期間,正午前由家中男丁打印紙錢,一張八開紙裁成三張,每張紙在列印時,只能列印七、九排,成單數。列印好後,用白紙包好,三、七、九張錢紙成單數包一包。

二、怎樣寫包錢的紙袋?

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閻王釋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習俗。送祖時,紙錢冥財燒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時,在寫有享用人姓名的紙封中裝入錢紙,祭祀時焚燒,稱“燒包”。一般習俗安排在中午接祖祭祀,時間要安排在午時(13點)以後,當天晚上燒包送祖;

(一) 祭祀寫袱子書寫格式:

1、右上角:

“中元寄錢”,講的是燒包袱寄錢的原由、時間。人剛死,燒包袱過去,謂伴棺寄錢;正月初一、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燒包袱過去,分別為“元旦寄錢”、“端陽寄錢”、“中元寄錢”、“中秋寄錢”。

2、中間行:

包袱的主體部分,注明收錢人的稱謂、姓名。“故”,死也。“顯考”、“顯妣”是父親、母親的敬稱,至於父母是否“顯”過,並不重要。如果是孫輩給祖輩燒包袱寄錢,則要寫“顯祖考”、“顯祖妣”。“某府”,表明是某家的事。“諱”要朝右挪半個字,上輩人的名字,是不能隨便說隨便寫的。男的接著寫名諱。女的寫姓氏即可,不寫名字。我的祖母那一輩女人也沒有學名,只有小名。而母親的小名,子女並不一定知道的。“老大人”、“老孺人”,是再一次的敬稱。無論死者生前是何身份,一律“大人”、“孺人”稱呼,這是公平的。

“魂下受用”,讓人看到晚輩跪在逝者魂靈前,雙手捧錢高舉過頭頂,孝順地呈上。

3、左邊行:

落款看似後人名字的羅列,其實並不簡單。男人的配偶只能寫姓氏,即使有姓有名也只能寫姓氏。未出嫁的女兒、孫女可以寫名字,但出嫁後成了別人家的人,就不能再寫了。為了簡單還可以率孫、曾孫、玄孫。

4、特殊的包袱:伴隨郵給收件人大批包袱的同時,人們還會寫上一兩個特殊的包袱,正面中間寫“地盤業主孤魂野鬼”,右側寫“魂下受用”。

祭祀寫袱子書寫格式:

1、天運 年 月 日 火化 祀 具

故 老 人收用 上

今當 之期化帛一封奉

背面寫封號

2、中間寫“故考某某某老大人收用”

左寫“天運某某年七月某日火化”

右寫“今當中元勝化帛虔具冥冥錢共多少封奉”

3、七月半

右寫“今逢月半(或者中圓)之期處備錢幣(冥錢)一封(或一包)奉上

中間寫“故考某某某老大人名下收用”

中間加上 :孝什麼什麼奉上

左寫“天運(或者西元)某某年七月某日火化”

以在左上加點水陸通行 風雨無阻之類的東西

後面大大的封

第一種:

1、右邊:今逢中元之期化帛一封奉上;

2、中間:故顯考或故顯妣(故祖顯考、故曾祖顯考…..男 故祖顯妣、故曾祖顯妣….女)某某某老大人(老夫人)收用;

3、左邊:孝男(女)某某某(對應上面稱呼)

4、背面:寫“封”字,草書,壓著折紙的縫寫,代表封口,在郵寄的路上就不會被別人拿去。

第二種:

1、右邊:中元寄錢幾封奉上

2、中間:故顯考或故顯妣(故祖顯考、故曾祖顯考…..男 故祖顯妣、故曾祖顯妣….女)某某某老大人(某某某老夫人)魂下受用;

3、左邊:孝男(女)某某某(對應上面稱呼)某氏(某為愛人姓)

4、背面:寫“封”字,草書,壓著折紙的縫寫,代表封口,在郵寄的路上就不會被別人拿去。

第四種:

1、右邊:中元寄錢一封(如果是五封就將一改為五)上申;

2、中間:故顯考某公諱某某老大人魂下受用;如故顯考毛公諱澤海老大人魂下受用。

3、左邊:孝男某某某(對應上面稱呼)某氏(某為愛人姓);如:孝男毛發財 賀氏;

4、背面:寫“封”字,草書,壓著折紙的縫寫,代表封口,在郵寄的路上就不會被別人拿去。

如果是給故去的母親寫包袱,中間一行則改為“故顯妣某府某老孺人魂下受用;

(二)、稱謂:

男稱大人,女稱孺人。老人死三年內:亡男稱新逝顯考,亡女稱新逝顯妣。三年後:亡男稱故顯考,亡女稱故顯妣。孝家稱呼燒袱子火單寫法自稱。

男稱大人,女稱孺人。

九代:稱鼻祖 故鼻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耳孫

八代:稱遠祖 故遠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雲孫

七代:稱太祖 故太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乃孫

六代:稱烈祖 故烈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弟孫

五代:稱天祖 故天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來孫

四代:稱高祖 故高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玄孫

三代:稱曾祖父 故曾祖(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曾孫

二代:稱祖父 故祖考(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孫

一代:稱父親 故顯考(姓)公諱(名字)老大人妣(姓)老孺人正魂收用 孝男

父之兄:稱伯伯 故伯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

父之弟:稱叔叔 故叔考 公 老大人收用 孝胞侄

父之堂兄:稱伯伯 故堂伯 公 老大人收用 孝堂侄

父之侄:稱兄或弟 故堂兄或弟 老大人收用 堂兄或弟

母之父:稱外祖父 故外祖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外孫

母之兄或弟:稱舅 故舅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外侄

母之伯爺:稱堂外祖 故堂外伯祖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堂外孫

母之堂兄:稱堂母舅 故堂母舅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堂外侄

父之姐夫:稱姑父 故姑父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內侄 具

父之姐妹:稱姑母 故姑母 府 氏老孺人收用 胞侄 叩

父之姑爺: 稱故姑公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內侄孫 叩

父之姑娘:稱姑婆 故姑婆 府 氏 老孺人收用 孝侄孫 叩

同父母之姐:稱胞姐 故胞姐 府 氏收用 胞弟 叩

胞姐之丈夫:稱姐夫 故姐夫 收用 內弟 叩

母之姐夫:稱姨父 故姨父 府 老大人收用 姨侄 叩

母之姐妹:稱姨母 故姨母 府 老孺人收用 姨侄 叩

妻之父:稱岳父 故岳父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孝婿 叩

妻之伯爺:稱伯岳父 故伯岳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侄婿 叩

妻之伯娘: 故伯岳妣 母諱 氏老孺人收用 侄婿 叩

妻之祖父: 故內祖考 公諱 老大人收用 孫婿 叩

妻之姐夫: 故襟兄 收用 襟弟 叩

妻之姐姐: 故姨姐 府 氏收用 姨妹弟 叩

祖母之姨侄: 故姨表爺 公諱 老大人收用 表侄 叩

母之姨侄: 故姨表兄 收用 姨表弟

岳母之舅娘老表: 內表母舅 老大人收用 外侄婿

妻之表兄: 內表兄 收用 表妹弟

乾爹: 故寄父考 老大人收用 寄男 叩

乾爹之父親: 故寄祖考 老大人收用 寄孫男 叩

乾爹之岳父: 故寄祖考 老大人收用 寄外孫

乾爹之子: 故寄兄 收用 寄弟 叩

妻之保爺: 故寄岳考 老大人收用 寄子婿

後父: 故繼父 老大人收用 繼男 叩

後母: 故繼母 老孺人收用 繼男 叩

大媽的兒子與小媽: 故妾母 老孺人收用 孝嫡男

小媽的兒子與大媽: 故嫡母 老孺人收用 孝庶男

奶媽: 故乳母 府 氏 收用 孝奶男

丈夫: 故良人 收用 荊室 叩

妻: 故賢妻 收用 為夫 具

朋友: 故彥兄 收用 世弟 叩

老庚: 故庚兄 收用 庚弟 叩

後夫與前夫: 故同綠 收用 同綠弟

公諱: 老大人收用 世侄 叩

手藝與師父: 故恩師 老大人收用 孝門徒 叩

拜把弟兄: 故血兄 收用 血弟

道士與老師: 金羽化法師 大真人收用 門徒

異族化紙: 故異族 收用 異族 叩

伯或叔與侄: 故賢侄 收用 愚伯或叔

親家: 故姻兄 收用 姻兄 叩

未婚夫與妻: 故結髮 府 斷弦妹收用 斷弦兄

未婚妻與夫: 故淑配 府 無緣兄 無緣妹

(三)、燒包材料:

農曆進入七月初一至七月十五日期間,正午前由家中男丁打印紙錢,一張八開紙裁成三張,每張紙在列印時,只能列印七、九排,成單數。列印好後,用白紙包好,三、七、九張錢紙成單數包一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