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可入藥可做調料的植物,在農村一定見過

茴香開花纖細的小黃花, 花不很香, 莖葉有奇香, 這也就是茴香或曰:“懷香”, 將其香融入骨髓的香, 香的有內涵。 古典記載“蘹香”, 這個“蘹”字音同懷, 卻是嫋嫋的古意。 正如東坡讚美海棠所言:“東風嫋嫋泛崇光”, 香氣的散發就是似有似無的, 卻縈繞在植物的周圍似乎也可以觸摸的到。

小茴香的花在路邊的菜地邊, 那麼一叢, 那一朵如傘蓋的花, 標記它從屬於傘形科植物。 《本草圖經》雲:“七月生花,

頭如傘蓋, 黃色, 結實如麥而小, 青色”。 期待下次能見到那青色的種子。

種子成熟可以做調味料, 烹製菜肴。 亦可入藥, 辛溫散氣, 有驅風祛痰、散寒、健胃和止痛之效。

說茴香不得不說《西遊記》作者吳承恩先生的《藥名詩》, 而且是小說的一個提綱, 一個脈絡。 有一回唐三藏抒發情懷的詩。 其詩曰:

自從益智登山盟, 王不留行送出城。

路上相逢三棱子, 途中催趲馬兜鈴。

尋坡轉澗求荊芥, 邁嶺登山拜茯苓。

防己一身如竹瀝, 茴香何日拜朝廷?

這首詩選用了益智、王不留行、三棱子、馬兜鈴、荊芥、茯苓、防己、竹瀝、茴香等九味藥名。 雖然藥的功能與詩的內容無關。 但這些藥名卻揭示了《西遊記》的情節, 頗具玩味。 “益智”指的是受唐王之命赴西天天竺的大雷音寺取“大乘經”的矢志不渝的信念。

“王不留行”指的是唐太宗排駕親自為禦弟三藏餞行, 並與眾官送出長安關外。 “三棱子”指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這三個徒弟。 馬兜鈴正是唐三藏師徒與小白龍馬一起“乘危遠邁杖策孤征”, 匆匆趕路的形象和聲音。 “茯苓”是指西天如來佛祖。 “防己”“竹瀝”指唐僧心地清淨、一塵不染, 像新采的竹莖, 經火炙後瀝出的澄清汁液。 “茴香”諧音回鄉, 指取經成功返回唐朝。 《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從近兩千味中藥的藥名中, 選擇了能表達小說內容的幾味, 集中藥名稱和全詩渾然一體, 巧妙地緊扣小說的主要情節, 令讀者稱讚。

以上所言是關於小茴香, 入菜肴的還有大茴香, 就是八角茴香, 俗稱“大料”, 你看八角樹上青青的八角, 這個季節應該轉色採收了, 同樣是茴香, 入藥的是小茴香, 一樣的嫋嫋餘香。

八角茴香的花,還有去年的花現在的果。

作者:靜雯

八角茴香的花,還有去年的花現在的果。

作者:靜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