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平安姚波:準則優化合理反映經營長期保障型產品公司的價值

3月24日, 保監會下發《關於優化保險合同負債評估所適用折現率曲線有關事項的通知》(保監發〔2017〕23號)。

據悉, 我國現行保險會計準則自2009年實施以來, 已7年有餘。 這些年來, 保險會計準則對更加合理的衡量保險公司盈利水準、更加客觀的反映保險公司業務品質、提高公司會計資訊對市場的透明度, 都是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對沖抵消, 但是這個對沖作用在中國、包括幾乎所有的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 都嚴重受限。 由於資本市場的成熟度低, 長期保險負債找不到相應期限的匹配資產, 這些市場普遍存在保險負債和利潤對利率波動“過於”敏感的問題,

特別是越長期的保險產品(通常是保障型產品), 對市場利率的敏感性越高。

這種不可避免的資產負債“錯配”和利潤對利率的敏感性之間是一種合理的聯繫嗎?我認為不是。 利率的長期波動主要受經濟週期影響, 一般認為經濟週期的長度為5到10年, 而長期保障型產品的期限往往長達20-50年, 跨越了多個經濟週期, 簡單使用資本市場當期可以觀察到的利率曲線進行長期負債折現並不合理。 發達國家的資本市場、特別是衍生品市場相對成熟, 他們逐漸找到了長期資產或資本工具用於匹配長期保險負債, 因此主導會計政策更加市場化。 不過, 在中國這個特殊的市場裡, 如何使壽險準備金評估既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資本市場估值變化,

又合理反映保險的長期穩定性, 避免過度“放大”短期利率波動影響, 無論對監管還是行業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早在2009年制定保險會計準則實施細則時, 保監會已深度研究此問題, 並創新性的引入了750個工作日移動平均方法(約3年), 使用平滑的市場利率而非當期市場利率作為傳統業務準備金折現率。 但隨著近兩年市場利率的大幅變化, 過度波動問題再次凸顯。 這次優化調整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21世紀經濟報導:新調整具體如何解決上面所提到的問題, 這是否有國際先例, 如何更加客觀的反映公司利潤?

姚波:我認為, 這個優化調整非常及時的回應並解決了現有折現率曲線的兩個關鍵問題:一是現有折現率曲線的長端沒有可靠的市場訊息,

二是750天平滑無法覆蓋完整的經濟週期。

一是終極利率彌補了發展中國家市場利率缺乏可靠的長端資訊問題。 過去負債折現率曲線的長端使用市場利率, 但與保險負債期限相當的資產非常有限, 長端利率的市場訊息很少或不可靠。 當長期折現率沒有對應的市場訊息時, 多個國家在償付能力評估(如歐洲償二代)和會計評估(如加拿大會計準則)中對基礎折現率曲線的長端會引入終極利率, 避免長端折現率受短期市場波動或人為判斷影響, 帶來不必要的資本負債表波動。 沒有長端市場訊息問題對中國更加突出, 必須要求我們對長端折現率審慎處理,

償二代使用的終極利率機制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二是逆週期溢價考慮完整經濟週期, 減少系統性風險。 如前所述, 我們認為一個完整的經濟週期為5-10年, 750天能夠很好的平滑3年以內的利率波動, 但無法覆蓋完整經濟週期。 逆週期溢價的引入, 能夠從全經濟週期角度出發, 增加曲線的平滑作用和穩定性。 逆週期調控是2008金融危機以來較常提及的一種宏觀調控機制, 指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進行與市場方向相逆的調控, 平緩經濟週期波動, 減少金融體系可能受到的巨大負面衝擊, 從而防範系統性風險。 這個方法已在銀行及保險業的償付能力評估中有所使用, 此次創新性的引入我國會計評估制度,

將減少保險業面對短期高利率整體出現巨額利潤、或面對短期低利率出現整體大規模損失的不合理現象, 能更科學的評估長期壽險業務利潤釋放。 同時, 我們理解引入逆週期調節, 是對利率過度上升或下降的雙向調節, 目的在校正市場短期非理性波動的影響, 這也與長期保險的負債特性一致。

21世紀經濟報導:外部投資者和分析師非常關心會計準則是否審慎的評估了公司財務狀況, 不同公司的財務資訊是不是透明可比, 前面提到新調整對此也有改進, 可否詳細解讀?

姚波:幾項新要求都趨於收緊公司對折現率的調整空間, 一方面行業審慎度整體增加, 另一方面各公司的折現率曲線設定方法更加統一, 財務資訊將更透明可比。據我們瞭解,過去,是否對750天國債收益率曲線長端進行調整、如何選擇合理溢價,各公司都處理不一,公司間的折現率假設並不直接可比。新調整要求會計評估使用償二代無風險利率曲線,基礎折現率得到統一,更加可比,另外償二代與會計準則使用同一曲線,也更便於比較理解償二代及會計評估之間的差異。在無風險折現率曲線的基礎上增加合理溢價,與全世界主流的會計處理方法一致,但一般會計準則不對溢價水準進行具體規定,我國規定溢價最大上限,且新調整收緊了這個上限,將進一步增加會計評估的整體審慎度。總的來說,新要求對折現率的規定更加明確、更加審慎,無論對公司內部對比分析,還是對投資者及外部市場分析師理解公司財務資訊,都有更好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財務資訊將更透明可比。據我們瞭解,過去,是否對750天國債收益率曲線長端進行調整、如何選擇合理溢價,各公司都處理不一,公司間的折現率假設並不直接可比。新調整要求會計評估使用償二代無風險利率曲線,基礎折現率得到統一,更加可比,另外償二代與會計準則使用同一曲線,也更便於比較理解償二代及會計評估之間的差異。在無風險折現率曲線的基礎上增加合理溢價,與全世界主流的會計處理方法一致,但一般會計準則不對溢價水準進行具體規定,我國規定溢價最大上限,且新調整收緊了這個上限,將進一步增加會計評估的整體審慎度。總的來說,新要求對折現率的規定更加明確、更加審慎,無論對公司內部對比分析,還是對投資者及外部市場分析師理解公司財務資訊,都有更好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