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記者探秘冰城讀書會——線上吸粉線下做分享 讀書會讓我愛上了閱讀

隨著《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文化綜藝節目的走紅, 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讀書”這一話題。 在哈爾濱也有一群喜歡閱讀的人, 他們根據自己的愛好, 加入不同主題的“讀書會”。 近兩年, 這些“讀書會”變得越來越紅火, 讀書的人也越來越多。

線上推廣吸粉線下交流心得

話題都是群裡票選出來的

26日下午, “理想家讀書會”本月的讀書活動如約進行著, 十餘名身份各異的“理想家”坐在桌前, 討論他們本月的閱讀書目《博爾赫斯談話錄》。

聰聰側耳傾聽著大家的討論, 偶爾低下頭, 快速在本子上記錄著。 說到興起時,

大家的聲音越來越大, 情緒也變得高漲起來, 似乎想一股腦把自己這個月的讀書感受全部和大家分享。

作為理想家讀書會的負責人, 聰聰參與了讀書會的每一場活動, “我們的讀書會每個月閱讀一本書, 只在每月最後一周的週末有一場活動。 通常會選擇十多個人到現場進行討論, 所以大家都特別珍惜這個機會, 經常是報名通知一發出瞬間就報滿了。 ”

為了讓讀書會能夠更好地發展, 目前, 哈市已經成立了讀書聯盟。 不過, 雖然讀書會眾多, 但真正活躍的、能夠常年舉辦活動的卻只有十幾個讀書會。

讀書會活動多樣最“受寵”

報名火爆要控制參加人數

儘管理想家讀書會是全國性質的, 每次活動都是全國36個城市共同閱讀,

然而, 對於很多讀友來說, 單純讀書的形式還是略顯單調了。 哈市最早出現的“呼蘭河讀書會”另闢蹊徑, 舉辦形式豐富多樣的活動, 備受讀友的喜歡, 成為目前冰城最火爆的讀書會。

週末下午的兩點整, 在哈爾濱中央大街的一家書店裡, 呼蘭河讀書會會長章海甯, 與《哈爾濱的憂傷》作者胡泓坐在桌前侃侃而談, 這是呼蘭河讀書會《哈爾濱的憂傷》系列文學沙龍活動的第二場。 不同於單純的讀書分享, 這次的沙龍是有趣的訪談形式, 一問一答中, 胡泓為現場的百餘位聽眾講述了他那些悲喜交加的人生故事。

章海寧說起他們的讀書會能吸引到千餘人加入的原因, 坦言主要是活動內容豐富有趣。 “既有朗誦、論壇, 也有文學沙龍、展覽等很多形式。

2015年夏天首場活動至今, 已經開展了40餘場活動, 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每年都會舉行四到五場的蕭紅專題活動, 而經典文學作品和省內優秀詩人專場詩歌朗誦會的選題也都很受歡迎。 ”

當天能夠到現場聆聽的讀者都是十分幸運的, 因為名額有限, 還有幾十位讀友未能搶到位置, 只能等待下次的活動。 章海甯頗為欣慰地說, 讀書是一種潛在需求, 需要持續做推廣。 讀書會讓越來越多人喜歡上讀書, 慢慢養成讀書的習慣。 原來哈爾濱的讀書氛圍並不太濃, 2015年開始出現讀書會後, 閱讀的人數正在呈一種幾何式的增長, 潛在的需求被不斷激發。 以前每次活動只有十幾個人報名, 總擔心沒人參與,

現在每次有活動報名特別火爆, 反而要控制參加的人數了。

喜歡讀書會帶來的寧靜

資深讀友一天趕兩場活動

在呼蘭河讀書會的文學沙龍現場, 孫勝傑像往常一樣靜靜地聽著, 享受著這場文學盛宴帶給自己的舒適。 作為讀書會的資深會員, 她幾乎參與了所有的活動。 說起參與的動力, 她直言, 因為對讀書熱愛和對讀書會氛圍的喜歡。 “現在的生活太浮躁了, 而讀書能夠讓我的心靜下來, 每次參加完讀書會的活動, 我的內心都很平靜。 所以無論多忙, 我都會報名到現場參加活動。 ”孫勝傑說。

28歲的小嚴也是一名資深讀友, 這個週末對她來說無比充實, 因為終於等到了兩場讀書會活動。 因為喜歡讀書, 小嚴很早就開始加入讀書會了,

然而, 很多讀書會都是半個月或一個月才有一次活動, 為了能多參與其中, 她一連加入了5個讀書會。 “雖然加入的讀書會多了, 但是活動卻並沒參加上幾次。 有兩個讀書會已經3個月沒活動了, 還有一個4月初才有一場。 難得這個週末有兩個讀書會有活動, 上午聽完故事媽媽讀書會的繪本內容後, 我就趕緊奔向下午的文學沙龍活動場地了, 這一天真是太充實了!”小嚴說, 她最大的心願就是每個讀書會都能夠“活”起來, 讓她的每個週末都這樣充實度過。

□記者 吳雨桐 文/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