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汽車安全技術——發動機下沉

隨著汽車技術的不斷發展, 在滿足動力性能要求的基礎上, 消費者也越來越多地關注汽車安全性。 汽車安全與輕量化、智慧化一併成為現代汽車發展的熱點問題。

發動機下沉技術

發動機是提供汽車動力的重要零部件, 但其在發生事故時很可能成為安全隱患。 在汽車受到前方碰撞時, 前置發動機很容易被迫後移, 擠壓駕駛室, 使得生存空間減小, 從而給駕乘人員造成傷害。

發動機下沉是目前已廣泛應用的汽車安全技術之一, 是指在汽車發生碰撞時發動機產生下沉, 而不是擠壓到駕駛室, 減少對駕駛者產生傷害的風險。 為實現發動機下沉, 有的廠家將發動機固定在一個特別設計的結構上, 並採用了特殊的連接方式, 確保在發生前方劇烈撞擊過程中, 承載發動機的托架後移, 促使發動機傾倒, 從而可部分阻止發動機向駕駛室移動。

也有的是通過可潰式的卡扣固定發動機, 當受到正面撞擊時, 可潰式卡扣會自動斷裂, 致使發動機下沉。 發動機在下沉時還可吸收和分散一部分撞擊能量, 同時也能減小撞擊對駕乘人員的傷害。

發動機下沉VS發動機底護板

發動機護板主要作用是保護發動機:汽車在路面起伏較大的道路上行駛時, 由於道路起伏的高低差超過了發動機油底殼的最小離地間隙, 可能會對發動機油底殼造成傷害, 進而損壞發動機。 安裝發動機護板可以最大限度的把這種損害降到最低。

在設計了發動機下沉的車輛上安裝發動機底護板, 很可能在發生交通意外時發動機下沉被十分堅固的護板檔住, 下沉的位置不夠, 影響安全性。 這使得發動機下沉技術與發動機底護板的安裝產生矛盾。 但這並不是說設計了發動機下沉技術的車輛不能加裝底護板, 富豪、雪鐵龍、賓士、寶馬等車企都在設有發動機下沉技術的車型上配置了底護板。 因此, 在設計了發動機下沉的車輛上安裝底護板需要重點關注底護板材料。

發動機護板材料一般有鋼制、塑膠、鋁合金以及合金塑鋼等。

鋼制底護板:機械性能較好, 可較好的保護底盤零件。 但其重量較高, 不利於輕量化。 同時也將影響發動機下沉, 產生安全隱患。

塑膠底護板:價格較低、品質較輕,

但其強度不高, 且耐老化性較差。 塑膠底護板一般不會影響發動機下沉。

鋁合金底護板:強度比鋼板稍低, 比塑膠板高, 且其品質較輕。 但價格相對稍高, 且會影響發動機下沉。

合金塑鋼材料護板:採用全新創新型高分子塑鋼材料, 根據原車量身定做, 具有品質輕、韌性高、抗壓力強等優點。 且不影響發動機下沉。 但該技術目前尚未廣泛應用, 且使用成本相對較高。

小結:

發動機下沉技術提供了車輛碰撞時的一個安全保障, 可避免車輛發生碰撞時發動機擠壓駕駛室產生安全問題, 是一項較為實用的汽車安全技術。 但是在設計時也要考慮發動機底護板的配置, 選擇合適材料的底護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