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高盛為什麼強調自己是一家技術公司?它還要用機器全面取代股票交易員!

時間倒回到2000年, 高盛在紐約總部的美國股票交易櫃檯雇傭了600名交易員, 根據投資銀行大客戶的訂單買賣股票。 如今, 他們只剩下了兩個股票交易員。

高盛即將上任的首席財務官馬蒂·查韋斯(Marty Chavez)在今年1月份哈佛大學舉辦的一次研討會上說, 剩餘的工作被自動交易程式接管了, 程式則由200名電腦工程師支援。

高盛公司紐約交易員被替代的經歷, 只是華爾街金融公司自動化的一個縮影。 這些公司在過去5年中, 加快了自動化的發展。 現在連貨幣交易, 甚至是投資銀行的部分業務也在朝著自動化發展。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在今年1月推出的一份報告中稱, 金融和保險領域的工作, 有43%的可能性會被自動化替代。

自動化帶來人力的節省外, 還能帶來薪資的節省。 據英國分析公司Coalition統計, 12家全球最大的投資銀行(高盛是其中之一)的銷售員, 交易員和研究人員的平均薪酬為50萬美元的薪金和獎金。 Coalition研究主管安穆立特·沙哈尼(Amrit Shahani)說, 華爾街75%的薪酬都給了這些高薪的交易員。

據《MIT科技評論》介紹, 金融行業的自動化得益於複雜交易演算法的應用, 部分軟體還具有機器學習的能力。 這些軟體先應用在了價格容易確定的交易上,

比如高盛600名股票交易員的工作。

現在, 貨幣和期貨的交易, 也引進了自動化, 儘管它們不在紐約交易所交易, 價格也有所波動。 沙哈尼說, 為了執行這些交易, 交易軟體的演算法被設計為盡可能接近人類交易者的做法。

據查韋斯介紹, 高盛已經用自動化軟體進行貨幣交易, 發現可以用一個電腦工程師代替四個交易員。 現在, 三分之一的高盛員工是電腦工程師, 約有9000人。 接下去, 高盛會讓投資銀行的任務自動化。 這些任務傳統上一直專注于建立人力資源, 如銷售和建立關係。 雖然這些“幕後玩家”不會被完全取代, 但高盛表示, 已經從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過程中, 劃出了146個明確可以自動化的步驟。

近兩年在許多公開場合, 人們都會聽到高盛CEO Lloyd Blankfein反復強調, 這家華爾街頂級投行的定位已不同於昔日:「我們是一家技術公司」。

這話聽上去挺像是一句演說辭, 套路滿滿。 一家金融機構能有多「tech-savvy」?更何況, 這還是一家成立於1869年的百年老投行。

但是翻翻高盛最近幾年的資料,

你就會發現這句話稱得上有理有據。

據報導, 截至2015年底高盛共有36800位員工, 其中超過9000名是工程獅和程式猿。 我們可在此做個並不十分貼切的對比——同樣在2015年末, Facebook的總員工數是12691位, 剔除其運營和銷售崗, 高盛在技術員工的絕對數量上已經超過了全球最大的社交網路公司。

將金融機構跟如今的科技巨頭公司放在同一個平面上比較, 並不顯得牽強。 事實上, 它們已經產生了直接的競爭關係, 不少創投機構和創業公司紛紛抱怨, 來自華爾街的金融巨擘近些年來收割了不少科技界的果實,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給出頗高對價, 挖走它們的技術團隊。

大量技術人才的引進, 體現出金融科技背景下, 大型金融機構由「技術支撐業務」向「技術引領業務」的思維轉變。 在高盛數以千計的技術人員中,包含了平臺工程師、技術工程分析師、流動性管理員、合規專員以及大量從事交易優化事務的程式師。

• 高盛緣何偏愛以「技術公司」來標榜自身?

答案在於一個全球金融機構都在面臨的問題,就是金融服務業正在順應時代變化,發生著自下而上的轉型。

過去十年中,標普500指數累計上漲了66.54%,而高盛股價表現則遠遠跑輸大盤。Rafferty Capital分析師Dick Bove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不難發現過去十年發生了什麼,整個金融服務行業發生了顛覆性的重構,而高盛並沒有踏上這個節奏。」

所謂「顛覆性的重構」,從客戶需求的視角來看,就是better, faster, quicker。金融業務與技術的深度融合,對交易、支付、託管、結算等基本金融服務的效率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與之相應的自我監管,也需要技術來配合。正是因為不夠技術導向,不能維持高效運作,高盛的交易業務在過去若干年中失掉了原有的市場份額。

因此,高盛希望用技術來重塑股東和客戶對於這家百年企業的信心。

說到高盛對於技術的愈加重視,還不得不提一件事,就是它投資了眾多科技類創業公司。

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互聯網創業公司開始蓄力並爆發,高盛領投、參投了眾人熟知的Uber、Pinterest、Dropbox等十余家明星公司。下面這張圖是CB insights於2015年統計的「獨角獸公司」投資方,所列示的公司估值均大於10億美元,前8大機構投資者中間有4家是華爾街投行,高盛佔據一席。

♨ 獨角獸企業的投資者(CB insights)

高盛在2015年末發佈了一篇研究報告,按市值統計了全球最大公司在過去十年中的席位變化。2015年,著名油企愛克森·美孚被擠出榜單前列,全球市值前三大公司分別是Apple,Alphabet(Google母公司)以及Microsoft三家科技公司。

♨ 2005-2015全球市值前十大公司變化(GS)

如今,美股科技公司市值占比已經達到了全市場20%以上,接近2000年科技股泡沫時的水準,然而這些公司的業績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穩定性和增長潛力,這或許也正是所謂「顛覆性重構」的另一個側面。

來源 | 券業星球、私慕樂園(ID:simuleyuan)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意見,並不代表本平臺立場。文中的論述和觀點,敬請讀者注意判斷。

華爾街俱樂部凝聚華爾街投行的高端資源,為中國民營企業“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顧問服務,包括企業赴美上市、戰略投資、並購、私募路演和投資者關係等。在投資理念和技術方面提供華爾街投行專家實戰培訓,為您進入華爾街鋪設成功之路。

在高盛數以千計的技術人員中,包含了平臺工程師、技術工程分析師、流動性管理員、合規專員以及大量從事交易優化事務的程式師。

• 高盛緣何偏愛以「技術公司」來標榜自身?

答案在於一個全球金融機構都在面臨的問題,就是金融服務業正在順應時代變化,發生著自下而上的轉型。

過去十年中,標普500指數累計上漲了66.54%,而高盛股價表現則遠遠跑輸大盤。Rafferty Capital分析師Dick Bove在一份報告中指出,「不難發現過去十年發生了什麼,整個金融服務行業發生了顛覆性的重構,而高盛並沒有踏上這個節奏。」

所謂「顛覆性的重構」,從客戶需求的視角來看,就是better, faster, quicker。金融業務與技術的深度融合,對交易、支付、託管、結算等基本金融服務的效率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與之相應的自我監管,也需要技術來配合。正是因為不夠技術導向,不能維持高效運作,高盛的交易業務在過去若干年中失掉了原有的市場份額。

因此,高盛希望用技術來重塑股東和客戶對於這家百年企業的信心。

說到高盛對於技術的愈加重視,還不得不提一件事,就是它投資了眾多科技類創業公司。

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互聯網創業公司開始蓄力並爆發,高盛領投、參投了眾人熟知的Uber、Pinterest、Dropbox等十余家明星公司。下面這張圖是CB insights於2015年統計的「獨角獸公司」投資方,所列示的公司估值均大於10億美元,前8大機構投資者中間有4家是華爾街投行,高盛佔據一席。

♨ 獨角獸企業的投資者(CB insights)

高盛在2015年末發佈了一篇研究報告,按市值統計了全球最大公司在過去十年中的席位變化。2015年,著名油企愛克森·美孚被擠出榜單前列,全球市值前三大公司分別是Apple,Alphabet(Google母公司)以及Microsoft三家科技公司。

♨ 2005-2015全球市值前十大公司變化(GS)

如今,美股科技公司市值占比已經達到了全市場20%以上,接近2000年科技股泡沫時的水準,然而這些公司的業績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穩定性和增長潛力,這或許也正是所謂「顛覆性重構」的另一個側面。

來源 | 券業星球、私慕樂園(ID:simuleyuan)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意見,並不代表本平臺立場。文中的論述和觀點,敬請讀者注意判斷。

華爾街俱樂部凝聚華爾街投行的高端資源,為中國民營企業“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顧問服務,包括企業赴美上市、戰略投資、並購、私募路演和投資者關係等。在投資理念和技術方面提供華爾街投行專家實戰培訓,為您進入華爾街鋪設成功之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