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茶聖陸羽(三)——著《茶經》、毀茶論、進貢茶

編者按:

本文節選自南昌鐵路局工程師、藏書家周志剛的《陸羽年譜》, 從古代文獻中茶聖陸羽的記載, 以年齡為主線, 細述陸羽的生平。 瞭解中國茶文化的精神內涵, 和作為一個茶人所具備的各項素質。 以幫助茶人從人物傳記的角度學習, 怎樣成為一位全面的茶人。

茶聖陸羽(三) 著《茶經》、毀茶論、進貢茶

乾元三年、上元元年(760)庚子 二十八歲

秋, 陸羽結廬於湖州城郊苕溪之濱, 鑽研茶道, 潛心讀書, 結交名僧高士。 冬, 作《天之未明賦》。 皎然與之交往過密, 多有吟唱詩作。

《新唐書》卷一九六《隱逸·陸羽傳》:陸羽“貌脫陋, 口吃而辨, 聞人善, 若在己, 見有過者, 規切至忤人。 朋友燕處, 意有所行輒去, 人疑其多嗔。 與人期, 雨雪虎狼不避也。 上元初, 更隱苕溪, 自稱桑苧翁, 闔門著書。 或慟哭而歸, 故時謂今接輿也。 ”

上元二年(761)辛醜 二十九歲

陸羽在湖州隱居讀書, 潛心著述, 完成《茶經》初稿和自傳等著作的編撰工作。

《文苑英華》卷七九三《陸文學自傳》:“少好屬文, 多所諷喻, 見人為善, 若己有之;見人不善, 若己羞之。 若言逆耳, 無所逥避, 由是俗人多忌之。 自祿山亂中原, 為《四悲詩》;劉展窺江淮, 作《天之未明賦》, 皆見感激當時, 行哭涕泗。 著《君臣契》三卷, 《源解》三十卷, 《江表四姓譜》八卷, 《南北人物志》十卷, 《吳興曆官記》三卷, 《湖州刺史記》一卷, 《茶經》三卷, 《占夢》上、中、下三卷, 並貯於褐布囊。 上元辛醜歲子陽秋二十有九。 ”

據《陸文學自傳》, 陸羽著述甚多, 如無安定環境, 恐怕不能完成。 從陸羽憤于安史之亂和劉展窺江淮, 作《四悲詩》和《天之未明賦》之事看, 陸羽雖自號狂士, 實則一直未能忘懷國事民生。 陸羽移居湖州後, 惟此二年間, 時事較安定,

所以才能靜心於著述。 另《新唐書》卷五九《藝文志三》載“陸羽《警年》十卷。 ”可惜除《茶經》外, 餘皆失傳。

《國史補》卷中:“羽有文學, 多意思, 恥一物不盡其妙, 茶術尤著。 鞏縣陶者多為瓷偶人, 號陸鴻漸, 買數十茶器得一鴻漸, 市人沽茗不利, 輒灌注之。 ”

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壬寅 三十歲

秋, 陸羽移居鎮江丹陽茅山, 避袁晁兵亂。

《全唐詩》卷一四八劉長卿《送陸羽茅山寄李延陵》詩:

延陵衰草遍, 有路問茅山。

雞戈驅將去, 煙霞擬不還。

新家彭澤縣, 舊國穆陵關。

處處逃姓名, 無名亦是閑。

陸羽移居茅山之舉, 應與浙東袁晁農民起事有關。 據《吳興志》卷二《武康縣》:“唐廣德元年袁晁作亂浙右, 縣人朱泚、沈皓舉亡命之徒以應之, 攻陷城壘縣廓, 室廬為灰燼。 ”廣德元年與寶應二年同為(763)年, 陸羽避走茅山當為避免戰亂。

劉長卿:字文房, 排行八, 宣州(今安徽)人, 一說河間(今河北河間)人。 生年不詳, 卒於貞元六年(790)前後。 以詩名家, 為大曆詩風主要代表之一。 事蹟散見於《新唐書》卷六十《藝文志四》、《唐詩紀事》卷二六、《唐才子傳》卷二。

《全唐詩》存詩五卷, 有《劉隨州集》十卷通行於世。

茅山:一名句曲山, 《唐六典》列為江南道名山之一。 《太平寰宇記》卷八九《潤州丹徒縣》:“句曲山, 一名茅山, 在縣西南三十裡。 ”即今江蘇省句容縣東南, 跨金壇、溧水等市縣界。

寶應二年、廣德元年(763)癸卯 三十一歲

廣德二年(764) 甲辰 三十二歲

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 在潤州遇陸羽, 召其煮茶。 陸羽鑄煮茶風爐, 並與諸賢交流聯唱。

作《毀茶論》:

《封氏聞見記》卷六:“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 至臨淮縣館。 或言伯熊善煮茶者, 李公請為之。 伯熊著黃被衫烏紗帽, 手執茶器, 口通茶名, 區分指點, 左右刮目。 茶熟, 李公為歠兩杯而止。 即到江外, 又言鴻漸能茶者, 李公複請為之。 鴻漸身衣野服, 隨茶具而入。 即坐, 教攤如伯熊故事。 李公心鄙之,茶畢,命奴子取錢三十文,酬煎茶博士。鴻漸游江介,通狎勝流,乃此羞愧,複著《毀茶論》。”

陸羽辨水:

李季卿遇陸羽事,又見《太平廣記》卷三九九引《水經》:“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至維揚,遇陸處士鴻漸。李素熟陸名,有傾蓋之歡。因赴郡,抵揚子驛中,將食,李曰:‘陸君善茶,蓋天下聞。揚子江南零水,又殊絕。今者二妙千載一遇,何曠之乎?’命軍士信謹者,挈缾操舟,深詣南零取水。陸潔器以俟。俄水至,陸以勺揚水曰:‘江則江矣,非南零者,似臨岸者。’使曰:‘某棹舟深入,見者累百人,敢紿乎?’陸不言,即而傾諸盆,至半,陸遽止,又以勺揚之曰:‘自此南零者矣!’使蹶然大駭,馳下曰:‘某自南零者齎至岸,舟盪半,懼其尠,挹岸水以增之。處士之鑒,神鑒也,其敢隱欺乎!’李大驚賞,從者數十輩,皆大駭愕。李因問陸:‘即如此,所經歷之處,水之優劣可判矣!’陸曰:‘楚水第一,晉水最下。’李因命口占而次第之。”此事又可見張又新《煎茶水記》,文字與《太平廣記》大致相同。溫庭筠《採茶錄》對此亦有相同記載。

上述李季卿遇陸羽事前後情節各異,褒貶不一,但據史載對其的人品與為人之道看,恐前面的記載不可靠。

李季卿: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人,唐玄宗朝左相李適之之子。性識博達,襟懷豁如,進用忠廉,時人稱之。大曆二年卒。事蹟見《舊唐書》卷九八《本傳》。

永泰元年(765)乙已 三十三歲

永泰二年、大曆元年(766)丙午三十四歲

陸羽寓居常州、丹陽,向常州刺史李棲筠建議進貢義興茶。

《寶刻叢編》卷十和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金石錄》卷二九《唐義興縣重修茶舍記》載:“義興貢茶非舊也,前此故御史大夫李棲筠實典是邦,山僧有獻佳茗者,會客嘗之。野人陸羽以為芬香甘辣副,冠於他境,可薦於上。棲筠從之,始進萬兩,此其濫觴也。”

《全唐詩》卷八一七皎然有《往丹陽尋陸處士不遇》詩雲:

遠客殊未歸,我來幾惆悵。

叩關一日不見人,繞屋寒花笑相向。

寒花寂寂遍荒阡,柳色蕭蕭愁暮蟬。

行人無數不相識,獨立雲陽古驛邊。

鳳翅山中思本寺,魚竿村口望歸船。

歸船不見見寒煙,離心遠水共悠然。

他日相期那可定,閑僧著處即經年。

詩景當在初春,疑為是年前後作,陸羽此時可能居處常州、丹陽一帶,故向常州刺史李棲筠議貢義興茶。

義興縣:西晉永嘉四年(310)因陽羨人周玘三定江南有功,乃分吳興、丹陽兩郡地置義興郡,治陽羨縣。隋開皇九年(589)改陽羨縣為義興縣。北宋時避太宗名諱,改名宜興,即今宜興市。

李棲筠:唐趙郡人,字貞一。善文,天寶進士。歷任安西節度府行軍司馬、殿中侍禦使、工部尚書。後為元載忌,出常州刺史,性不阿附,多獎善,為官正。事蹟見《新唐書》卷一四六《本傳》。

大曆二年(767)丁未 三十五歲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我們還寫過:

【茶人茶話】

愛茶人的圈子

茶人們的話語平臺

科學與趣味性兼備

幫您解決茶的問題

長按二維碼,關注“茶人茶話”

歡迎投稿

李公心鄙之,茶畢,命奴子取錢三十文,酬煎茶博士。鴻漸游江介,通狎勝流,乃此羞愧,複著《毀茶論》。”

陸羽辨水:

李季卿遇陸羽事,又見《太平廣記》卷三九九引《水經》:“代宗朝,李季卿刺湖州,至維揚,遇陸處士鴻漸。李素熟陸名,有傾蓋之歡。因赴郡,抵揚子驛中,將食,李曰:‘陸君善茶,蓋天下聞。揚子江南零水,又殊絕。今者二妙千載一遇,何曠之乎?’命軍士信謹者,挈缾操舟,深詣南零取水。陸潔器以俟。俄水至,陸以勺揚水曰:‘江則江矣,非南零者,似臨岸者。’使曰:‘某棹舟深入,見者累百人,敢紿乎?’陸不言,即而傾諸盆,至半,陸遽止,又以勺揚之曰:‘自此南零者矣!’使蹶然大駭,馳下曰:‘某自南零者齎至岸,舟盪半,懼其尠,挹岸水以增之。處士之鑒,神鑒也,其敢隱欺乎!’李大驚賞,從者數十輩,皆大駭愕。李因問陸:‘即如此,所經歷之處,水之優劣可判矣!’陸曰:‘楚水第一,晉水最下。’李因命口占而次第之。”此事又可見張又新《煎茶水記》,文字與《太平廣記》大致相同。溫庭筠《採茶錄》對此亦有相同記載。

上述李季卿遇陸羽事前後情節各異,褒貶不一,但據史載對其的人品與為人之道看,恐前面的記載不可靠。

李季卿: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人,唐玄宗朝左相李適之之子。性識博達,襟懷豁如,進用忠廉,時人稱之。大曆二年卒。事蹟見《舊唐書》卷九八《本傳》。

永泰元年(765)乙已 三十三歲

永泰二年、大曆元年(766)丙午三十四歲

陸羽寓居常州、丹陽,向常州刺史李棲筠建議進貢義興茶。

《寶刻叢編》卷十和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金石錄》卷二九《唐義興縣重修茶舍記》載:“義興貢茶非舊也,前此故御史大夫李棲筠實典是邦,山僧有獻佳茗者,會客嘗之。野人陸羽以為芬香甘辣副,冠於他境,可薦於上。棲筠從之,始進萬兩,此其濫觴也。”

《全唐詩》卷八一七皎然有《往丹陽尋陸處士不遇》詩雲:

遠客殊未歸,我來幾惆悵。

叩關一日不見人,繞屋寒花笑相向。

寒花寂寂遍荒阡,柳色蕭蕭愁暮蟬。

行人無數不相識,獨立雲陽古驛邊。

鳳翅山中思本寺,魚竿村口望歸船。

歸船不見見寒煙,離心遠水共悠然。

他日相期那可定,閑僧著處即經年。

詩景當在初春,疑為是年前後作,陸羽此時可能居處常州、丹陽一帶,故向常州刺史李棲筠議貢義興茶。

義興縣:西晉永嘉四年(310)因陽羨人周玘三定江南有功,乃分吳興、丹陽兩郡地置義興郡,治陽羨縣。隋開皇九年(589)改陽羨縣為義興縣。北宋時避太宗名諱,改名宜興,即今宜興市。

李棲筠:唐趙郡人,字貞一。善文,天寶進士。歷任安西節度府行軍司馬、殿中侍禦使、工部尚書。後為元載忌,出常州刺史,性不阿附,多獎善,為官正。事蹟見《新唐書》卷一四六《本傳》。

大曆二年(767)丁未 三十五歲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我們還寫過:

【茶人茶話】

愛茶人的圈子

茶人們的話語平臺

科學與趣味性兼備

幫您解決茶的問題

長按二維碼,關注“茶人茶話”

歡迎投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