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啥叫“信近於義,言可複也”?你的承諾如果不符合就不能做

作者:子衍

學而第一

1.13 有子曰:“信近於義, 言可複也。 恭近於禮, 遠恥辱也。 因不失其親, 亦可宗也。 ”

師:啥叫“信近於義, 言可複也”?你的承諾如果符合道義,

才可以說話算數。 如果不符合就不能做。 舉個例子, 你倆本來約好搶銀行, 搶銀行不和乎義, 你回家後家裡人知道了, 家人不讓你去了, 結果你和你這個朋友你倆翻臉了, 為什麼?他說你說話不算數, 不是約好的一起搶銀行嗎?那搶銀行對不對?當然不對, 這個時候你說話不算數對不對?我想只要腦子沒有毛病, 就會贊同。 要不然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這就是“信近於義, 言可複也。 ”

這是我們現在好多人的一個誤區, 不論後果, 不講條件, 只求說話算數, 其實這是愚癡。 後文孔子說:“言必信, 行必果, 硜硜然小人哉。 ”孔子的弟子裡面, 子路最講義氣, 當然這個義氣是江湖道義, 不是真正的道義, 是小道不是大道。 子路固執地認為說過的話一定是要算數的, 所以他崇尚行俠仗義。 後來子路死就是死在這方面。 因為他不瞭解什麼是大義大道。 其實本來他不用死, 他慷慨赴死, 還認為自己死得光榮。 就是因為他不懂得“信近於義, 言可複也。 ”他沒有深刻理解這句話的內涵。 子路就死在狹隘的道義上面了。

不帶:有個故事流傳很廣:有兩個人在橋墩旁約定見面, 遇到大水, 這個人為了不失義, 抱柱而亡。

師:你講的這個是“尾生抱柱”的故事, 出於《莊子·盜蹠》:“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 女子不來, 水至不去, 抱樑柱而死。 ”這是典型的愚癡的代表。

“言必信, 行必果”是一個極端;說話總不算數又是另一個極端。 小人們總是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

這裡說得很清楚, “信近於義, 言可複也。 ”你的承諾如果符合道義, 符合禮制就可以去算數, 去履行。 不符合“義”就可以不算數。 其實現代法律比如《合同法》也有這樣的條款:如果合同明顯有失公允, 屬無效合同。

不帶:以前的人不太易變, 現代人太易變。 都走極端了, 都不好。

師:“恭近於禮, 遠恥辱也。 ”恭敬要符合禮制, 不然的話你會遭受不必要的恥辱。 比如現在不少老師上講臺講課給下面彎腰鞠躬, 這個“恭”就不合禮, 就會遭受恥辱。 下麵的人翹著二郎腿聽課, 一副怡然自得、愛聽不聽的樣子。 臺上的老師怎麼能給台下的聽眾鞠躬呢?整個一本末倒置!你當國學是寶了嗎?如果真有寶貝在手, 有鞠著躬硬塞給別人, 別人還愛理不理的嗎?可見這些老師講的不是真國學。 鞠躬不是不可以, 但只可以給聖賢鞠躬!比如講佛法的時候, 給佛像鞠躬, 或者給佛經鞠躬都可以, 因為佛像或者佛經是佛的法身所在!如果講《道德經》, 就給老子像鞠躬,如果你講四書五經,就給孔子鞠躬。全體起立,老師領著大家一起給這些聖賢鞠躬,這可以,這是禮!國學是寶!我想這些國學老師沒有真正明白,因為他們從未瞭解什麼是真正的國學。

“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這句話什麼意思?(未完待續)

就給老子像鞠躬,如果你講四書五經,就給孔子鞠躬。全體起立,老師領著大家一起給這些聖賢鞠躬,這可以,這是禮!國學是寶!我想這些國學老師沒有真正明白,因為他們從未瞭解什麼是真正的國學。

“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這句話什麼意思?(未完待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