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看了《蜘蛛俠》15年間的變化,才知道這個社會真的變了

15年前, 由托比·馬奎爾主演的《蜘蛛俠》電影上映了。

那時候, 雖然在中國還基本沒有“超級英雄”的概念, 但“托比馬奎爾版”的《蜘蛛俠》三部曲還是征服了大量影迷,

成為了一代經典。

15年後, “荷蘭弟”主演的《蜘蛛俠:英雄歸來》再一次引爆了北美票房, 口碑更達系列最高。

但是在這個“超級英雄”橫行的年代, 國內很多“經典三部曲”的粉絲卻並不打算對這個“後輩”買帳。

事實上, 《蜘蛛俠》電影系列的變遷遠不止是換演員這麼簡單, 要讓一個舊的角色能夠在一個新的世界中釋放活力, 就必須得給他留下一些“時代氣息”。

今天我們就以《蜘蛛俠》電影作為媒介, 談一談我們在這15年中發生的變化:

在2002年版的《蜘蛛俠》電影中, 彼得·派克有多種超能力, 其中連發射“蛛絲”都是一種被輻射蜘蛛咬後變異得來的能力。

而在新版的《蜘蛛俠:英雄歸來》中, 小蟲在變異中只得到了驚人的身體素質, 其他的“附加功能”基本都是通過科技實現的。

很明顯, 我們現在更樂於用一些“看似科學”的東西, 來掩飾那些“完全不科學”的故事了。

2. 角色選擇:這是一個“談膚色變”的年代

在2002年版的《蜘蛛俠》中, 演員班底幾乎是“全白”陣容, 其他膚色的演員基本只能充斥在路人中。

而現在的美國社會大家都懂, 別說不同種族的人了, 沒有不同性取向的人都不行——你要是沒有, 我就噴你是在歧視,

就得批判, 最後就一定搞得你票房慘澹。

所以2017年版的演員班底是這樣的:你看!高矮胖瘦, 白黃棕黑, 多麼均衡的陣容啊!

3. 生活方式:時代總在變, 屌絲永不變

這個就不細說了,每個人都深有體會,2002年的時候誰能想到我們今天會成為手機的“奴隸”呢?

4. 人物起源:避免老調重彈,儘量化繁為簡

彼得·派克被蜘蛛咬、本叔被歹徒殘忍殺害,這幾乎是人盡皆知的“蜘蛛俠起源故事”了。現在大多數電影一言不合就拍到兩個多小時,然後劇情還支離破碎,難以拼成一條緊密相連的主線。

2017年版的《蜘蛛俠》電影就很聰明,把這些在02版中就說清了的“常識”完全省略掉了,專注於講述新的故事,使得影片的節奏非常緊湊,符合現代人的觀影需求。

5. 畫面效果:看著更逼真,但其實沒什麼真的了

還記得02版《蜘蛛俠》的“食堂場景”嗎?不記得請看下面這張動圖:

托比·馬奎爾當年就為了拍這一個“接餐盤裝逼”的鏡頭,拍了整整156次...沒錯,一點CGI技術都沒用!

而現在的超級英雄電影,雖然視覺效果變好了許多,但肯定不會再浪費時間拍這種“死心眼”的場景了!

6. 角色塑造:套路太深,我要回農村

現在的漫改電影往往都會在一些非核心設定上動點手腳,但是萬萬沒想到,這次連梅姨都變成“顏值擔當”了。

這要是還不能震驚我們這一代觀眾的話,恐怕下一步就得是鐵罐(鋼鐵俠)和梅姨搞曖昧了...

7. 最後,心疼JJJ一秒

天天黑蜘蛛俠的JJJ一直都是《蝙蝠俠》系列吉祥物一般的存在,可以稱得上是整個系列的“搞笑擔當”,成天就知道和蜘蛛俠“相愛相殺”。然而這次在《蜘蛛俠:英雄歸來》中,JJJ完全沒有出現。

要問原因的話...這年代誰還看報紙和電視新聞啊?

如果在2017年有一個中國版的JJJ,怕不是要率領幾個zz小編(嗯?我怎麼覺得我中槍了)和千萬水軍在自媒體平臺天天造謠搞事、抹黑蜘蛛俠形象?想想都覺得帶感!

最後的最後,推薦一款官方製作的體驗內容

索尼方面這次並沒參與拍攝,不過協助漫威製作了官方的《蜘蛛俠:英雄歸來》VR體驗內容。在這款體驗內容中,你可以瞬間化身彼得·派克,過一把“蜘蛛癮”,親身體驗“鋼鐵俠爸爸”送給蜘蛛俠的新款戰衣。

雖然體驗時間不長,但對於影迷來說,它還是一道“絕味小菜”,不容錯過~

歡迎喜歡《蜘蛛俠:英雄歸來》的朋友,來趟北京中關村智造大街B座一層的遊極俱樂部體驗交流喔!

這個就不細說了,每個人都深有體會,2002年的時候誰能想到我們今天會成為手機的“奴隸”呢?

4. 人物起源:避免老調重彈,儘量化繁為簡

彼得·派克被蜘蛛咬、本叔被歹徒殘忍殺害,這幾乎是人盡皆知的“蜘蛛俠起源故事”了。現在大多數電影一言不合就拍到兩個多小時,然後劇情還支離破碎,難以拼成一條緊密相連的主線。

2017年版的《蜘蛛俠》電影就很聰明,把這些在02版中就說清了的“常識”完全省略掉了,專注於講述新的故事,使得影片的節奏非常緊湊,符合現代人的觀影需求。

5. 畫面效果:看著更逼真,但其實沒什麼真的了

還記得02版《蜘蛛俠》的“食堂場景”嗎?不記得請看下面這張動圖:

托比·馬奎爾當年就為了拍這一個“接餐盤裝逼”的鏡頭,拍了整整156次...沒錯,一點CGI技術都沒用!

而現在的超級英雄電影,雖然視覺效果變好了許多,但肯定不會再浪費時間拍這種“死心眼”的場景了!

6. 角色塑造:套路太深,我要回農村

現在的漫改電影往往都會在一些非核心設定上動點手腳,但是萬萬沒想到,這次連梅姨都變成“顏值擔當”了。

這要是還不能震驚我們這一代觀眾的話,恐怕下一步就得是鐵罐(鋼鐵俠)和梅姨搞曖昧了...

7. 最後,心疼JJJ一秒

天天黑蜘蛛俠的JJJ一直都是《蝙蝠俠》系列吉祥物一般的存在,可以稱得上是整個系列的“搞笑擔當”,成天就知道和蜘蛛俠“相愛相殺”。然而這次在《蜘蛛俠:英雄歸來》中,JJJ完全沒有出現。

要問原因的話...這年代誰還看報紙和電視新聞啊?

如果在2017年有一個中國版的JJJ,怕不是要率領幾個zz小編(嗯?我怎麼覺得我中槍了)和千萬水軍在自媒體平臺天天造謠搞事、抹黑蜘蛛俠形象?想想都覺得帶感!

最後的最後,推薦一款官方製作的體驗內容

索尼方面這次並沒參與拍攝,不過協助漫威製作了官方的《蜘蛛俠:英雄歸來》VR體驗內容。在這款體驗內容中,你可以瞬間化身彼得·派克,過一把“蜘蛛癮”,親身體驗“鋼鐵俠爸爸”送給蜘蛛俠的新款戰衣。

雖然體驗時間不長,但對於影迷來說,它還是一道“絕味小菜”,不容錯過~

歡迎喜歡《蜘蛛俠:英雄歸來》的朋友,來趟北京中關村智造大街B座一層的遊極俱樂部體驗交流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