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譚富英論譚鑫培

許姬傳

許姬傳(1900-1990), 字聞武, 號思潛, 原籍浙江, 生於蘇州。 幼受家庭薰陶, 8歲隨外祖父徐致靖讀書, 講授經史詩文以外, 還教弈棋、吹笛、唱昆曲、讀小說。 1919年到天津, 在直隸省銀行當文書。 對京劇發生濃厚興趣, 經常向京胡聖手陳彥衡學習譚(鑫培)派聲腔, 並結交京劇界人士王瑤卿、楊寶忠、言菊朋等。 長期任中國劇協和梅蘭芳劇團秘書。 並致力於文物鑒賞和收藏, 工書法, 亦擅楹聯。

我曾問過譚富英兄, 關於向餘三勝學戲的情況, 他說:“我祖父拜余老先生時, 已經有了點名氣, 托一位外行朋友請余老教《賣馬》、《捉放曹》、《桑園寄子》。

”這時, 富英還說湖北話學餘老的口音:“‘我不是教戲匠, 叫他遞門生帖子來。 ’這就說明餘老收我祖父為徒是鄭重其事的, 拜師後, 三出之外, 當然還學了許多好東西。 由於我祖父好學不倦, 餘老是掏心窩教他的。 ”

餘三勝塑像

富英還告訴我關於譚鑫培移植山西梆子《連營寨》的經過:“先祖與山西梆子名鬚生老達子紅至好,

是換帖弟兄, 他們曾一起跑‘簾外’(河北省各縣), 唱草台戲。 我祖父曾向老達子紅學《連營寨》, 改編為京劇, 前部《伐東吳》演黃忠, 後部《連營寨》演劉備。 到了晚年, 我祖父只演《連營寨》‘哭靈牌’, 不演《伐東吳》‘黃忠中箭’了。 ”’他還說:“我祖父唱《盜魂鈴》, 先唱皮黃, 後唱梆子, 就是學的老達子紅, 還學花臉《牧虎關》, 並無大鼓、小曲等。 由於他演過武丑, 所以演豬八戒很能逗哏, 在上海因為沒有翻三張桌子‘台漫’而得了倒彩(按:我曾見楊四立演《盜魂鈴》, 翻三張桌子台漫)。 據祖父說:‘豬八戒在全部《西遊記》裡是滑稽詼諧角色, 不能顯擺他的武工, 所以他在爬上三張桌子後, 喝完了、往下看,
搖搖腦袋, 做出害怕的樣子, 不敢翻, 最後慢慢地走下來。 ’他曾對朋友說:‘如果翻台漫, 就不是豬八戒了。 ’”

《翠屏山》譚鑫培飾石秀

譚富英之便裝照

我幼年曾聽先叔松如先生說:“庚子年, 八國聯軍攻破北京, 慈禧帶了光緒帝逃奔西安, 戲館停業, 譚叫天曾南下, 在上海演出後, 到蘇州唱了幾天。 我看過兩次:一天是《空城計》, 那是舊式戲館, 我看見老譚穿著米色寧綢袍子, 上罩巴圖羅棗紅莊絨坎肩, 後面有跟包的拎著個靴包, 一把鵝毛扇插在包袱上, 從前臺走進後臺去。 諸葛亮出臺後有碰頭好, ‘城樓’[慢板]、[二六]都有彩聲。

另一天譚演《翠屏山》的石秀, ‘吵家’時唱西皮, ‘殺山’改唱梆子, 嗓音脆亮好聽, 還有舞單刀, 身手矯健, 得了滿堂彩。 他的刀花, 與眾不同, 好像攙有武術的架勢。 ”若干年後, 我與富英談起這件事, 他說:“《翠屏山》的一套刀, 名為‘六合刀’, 我祖父是跟看家護院的張四把研究的, 張精通武術拳棒, 與我祖父很說得來, 辛醜年, 我祖父南下時, 北京城裡還亂哄哄, 張四把住在我家, 很盡心地保護全家。 ”

(《許姬傳七十年見聞錄》)

光風霽月的梨園

久已被人遺忘的

故紙堆中那個

致力於尋找和分享

懷舊

梨園雜志

微信號:liyuanzazhi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