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如來佛祖有一件神秘寶貝,放在一個地方被人弄丟,結果誰成背鍋俠

文:柳侍墨(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

《西遊記》中的祭賽國, 是個比較奇葩的國家。

為什麼說它“奇葩”呢, 因為這個國家的繁榮昌盛, 一不靠文臣武將, 二不憑君主聖明, 只因有了佛寶舍利(大抵是靈山如來佛祖賜予的), 就能夠讓四夷朝貢。

這不就是典型的“坐吃山空”嘛!

據祭賽國的僧人們所說, 祭賽國原是“西邦大去處。 當年有四夷朝貢:南, 月陀國;北, 高昌國;東, 西梁國;西, 本缽國。 年年進貢美玉、明珠、嬌妃、駿馬。 我這裡不動干戈, 不去征討, 他那裡自然拜為上邦。 ”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祭賽國版圖遼闊, 有國富民強的基礎。

如果現任君主勵精圖治, 祭賽國一定能夠興旺發達, 富足強大。

但是這祭賽國偏偏有個喜歡“作”的君主。

您守著佛寶舍利不勞而獲也就罷了, 還養著一幫子錦衣衛(《西遊記》作者是明朝人, 因此有所代入)。

稍微有點歷史知識的讀者們都知道, “錦衣衛”是只聽命于君主的軍政特務, 他們最擅長的事情是羅織罪狀, 置無辜者於死地。

祭賽國有一群這樣的打手, 那冤假錯案一定是經常有。

糊塗案子多了, 糊塗的人也就會跟著多的。

果然, 金光寺失了佛寶舍利, 就出現了“眾臣諫道”, 說是僧人們監守自盜。

細思之下, 這事也不難理解。

國寶丟了, 國王惱怒;錦衣衛少不得會借此事大做文章;恐怖氣氛下人人自危, 群臣只求自保——此時, 只要能找到讓國王出氣的“接盤俠”, 誰還管他是真是假!

所以, 就輪到金光寺的僧人們倒楣咯!

於是, 金光寺裡的三輩子和尚, 被拷打至死了兩輩;剩下的一輩雖然也枷鎖問罪, 但佛寶失竊案還是沒審出個頭緒。

那位說, 祭賽國的朝堂之上, 難道就沒有明白人麼?

您還別說, 明白人還真有。 只不過, 這份明白沒放在正經地方上。

祭賽國是憑著佛寶舍利享受“四夷朝貢”的, 所以佛寶沒了, 那四個國家自然也就不會再朝貢祭賽國了。 可是, 國王是習慣了被朝貢的, 突然間斷了進項, 心情必然不爽——或許, 他將決定征伐!

如果祭賽國是國庫充盈再有一幫勇猛武將, 那國王說打就能打, 武將們也就上陣直接招呼。 但是, 祭賽國的現狀卻是“文也不賢, 武也不良”——大家都安逸慣了, 一旦動真格的, 那還不得哭鼻子?

所以這仗不能打!

既然打仗有風險, 怎麼辦?好吧, 那就挑個沒風險的吧,

反正國王只是要一個說法, 抓些沒有反抗能力的和尚問責, 轉移國王的注意力就行了嘛!只可憐了那群和尚, 莫名其妙就背了黑鍋。 若是唐僧師徒再沒有來, 恐怕這些嫌疑犯們都要死光了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