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十載雕琢 致力打造全國金融創新示範區

今日, 一場高規格的資本市場發展大會將在廣東金融高新區廣發金融中心舉行。 全國資本市場大咖齊聚這裡, 超200億基金專案將簽約落戶、三大證券交易所與廣東金融高新區簽訂協定, 金融高新區再度成為全國資本市場的焦點。

■在“信用為本·跨界共用”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金融創新發展大會上,

百億粵科南海並購母基金簽訂合作協定。 (資料圖片)

2007年, 廣東金融高新區的掛牌, 標誌著佛山正式發力金融產業, 成為繼省內金融高地深圳、廣州之後新的一極。

十年創業, 廣東金融高新區從無到有, 亮點頻頻, 碩果累累:以金融後臺為切入點, 以金融科技產業創新融合特色引領珠三角, 依託“互聯網+”眾創金融、“一帶一路”等戰略, 推動“城產人”融合發展, 探索“信用為本, 跨界融合”, 廣東金融高新區不斷為全省乃至全國的金融創新探路。

十年蛻變, 站在新的起點,

廣東金融高新區發出“加速資本市場發展”的新宣言, 將在資本市場與股權投資等方面深入探索, 全面助力製造業轉型升級, 致力打造全國金融創新的示範區。

十年成長路

堅守雙定位始終服務實體經濟

十年前, 金融高新區所在地很多都是魚塘窪地;十年後, 這裡已成長為南海乃至佛山的城市客廳。 十年的雕琢, 金融高新區出落得亭亭玉立。 城憑產業而立, 產業依城而興, 金融高新區的城市面貌變革, 與一個主導產業的興起息息相關。

至此, 金融高新區不僅承載著佛山市發力金融、突破傳統製造業形象的城市夢想, 而且成為廣東省金融改革創新的重要試驗田。

然而, 面對省內廣州、深圳等已領先邁出金融產業發展步伐的形勢,

結合南海在區位交通、生態環境、電力保障、人力資源、資訊化基礎、營商成本等獨特優勢, 金融高新區最終選擇了以發展金融後臺為切入點、逐步深入拓展金融前臺的曲線發展路線, 並在發展的初期定位為“輻射亞太地區的現代金融產業後援服務基地”。

“十年來, 金融高新區堅持“金融後援基地”與“產業金融中心”雙定位, 在金融資本集聚、產業金融發展、金融創新、區域合作、城產人融合等諸多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嘗試。 ”金融高新區管委會政策研究局副局長葉暉表示, 十年來的不斷求變, 金融高新區已經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創新融合金融、科技、產業的探路先鋒, 但始終不變的是, 金融高新區一直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初衷。

■廣東金融高新區股權交易中心。 (資料圖片)

站在新起點創新再出發

今日, 資本市場發展大會在金融高新區舉行, 全國資本市場大咖齊聚這裡, 9大知名銀行、證券、專業仲介等金融機構將落戶金融高新區, 超200億基金專案將簽約落戶,

助力南海創新創業。 這些專案中, 不乏一些大咖專案, 例如總規模達100億元的粵科並購母基金、總規模達22億元的南海區雙創引導基金子基金, 以及有全國影響力的軟銀基金專案等。 與此同時, 三大證券交易所與金融高新區簽訂協定, 金融高新區成了全國資本市場發展的一大熱點。

一個並非在一線城市的金融高新區, 為何讓四大證券交易平臺同時選中?超200億基金專案簽約落戶南海, 他們看重的是什麼?

南海區金融辦副主任、上市辦主任全洪認為, 這一方面源自于金融高新區1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績。 一組資料或許可以說明:截至目前, 金融高新區核心區已吸引PICC南方資訊中心、友邦金融中心、法國凱捷BPO運營中心、畢馬威全球共用服務中心、德迅物流亞太資源分享中心、中國銀監會南方國際培訓中心等318家金融機構及知名企業落戶, 總投資額605億元(其中私募創投類機構164個,募集資金達316億元),資金分別來自美國、法國、日本、新加坡、香港及國內大型金融企業,專案涵蓋銀行、保險、證券、服務外包、私募創投、融資租賃、互聯網金融等金融業態,吸納了5萬名金融白領人才就業。

“另一方面,佛山有著很好的製造業基礎,有著大量的創新型企業,是一個有著巨大潛力的市場。”全洪認為,南海致力於打造全國製造業創新中心的核心區,此次高規格舉辦資本市場大會,向外界表達了佛山、南海加速資本市場發展的決心,強化了市場信心。

“這次大會既是一次金融高新區十周年的回顧,也是對金融高新區未來具體發展方向的一個清晰展望。”葉暉表示,站在十周年的新起點,金融高新區將從後臺走向前臺,將在資本市場與股權投資等方面深入探索,加快融資方式從間接融資向直接融資轉變,全面助力製造業轉型升級。

發展特色

在全省率先探路金科產融合

近日,廣東泰格威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融資租賃的方式獲得了5000萬元額度的整體合作授信,對它進行授信的正是佛山首家、廣東省第四家金融租賃公司——佛山海晟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

去年7月,為推動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的發展,佛山海晟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開始營運,成為金融高新區探索金融科技產業融合創新的又一重磅力作。

“我們的按揭中心已累計投放了6.45億元的融資租賃貸款,另外有近10億元的直接租賃、廠商租賃專案完成了內部審批流程。”佛山海晟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趙國俊表示,公司近期將落地授信總額超過20億元,完成今年向裝備製造業領域投放30億元的總體目標

金融高新區所處的南海是中國民營經濟的發源地之一,也是一座以實體經濟為主、以製造業為主、以民營經濟為主的城市。目前,全區共擁有工商登記戶超過17萬家。截至2016年底,全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4724.9億元,比年初增加372.9億元,上升8.57%。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2842.3億元,比年初增加313.1億元,增長12.38%。2016年全區商業銀行利潤總額58.5億元,同比增長16.63%。這些都為金融與科技和產業的融合創新創造了令外界豔羨的基礎條件。

2010年,金融高新區在全省率先提出金融、科技、產業融合發展戰略。2014年,南海區正式成為廣東省金融·科技·產業融合創新綜合試驗區,金融高新區發展步入新的加速發展平臺。

磨礪十載,金融高新區已擁有全省第二條民間金融街——佛山民間金融街、全省第三個區域股權交易市場——廣東金融高新區股權交易中心、廣東省(除深圳外)唯一的全景網(廣東)路演中心等金科產融合重要平臺,同時由金融高新區打造的“金融·科技·產業融合創新洽談會”已成為華南地區每年具有影響力的私募創投行業品牌活動。截至目前,佛山民間金融街進駐的企業已達60多家,彙集民間資本近千億元。

發力全國首個“互聯網+”眾創金融示範區

近年來,全國各行各業掀起了一股擁抱互聯網的浪潮,傳統金融業也面臨著創新的變革,面對傳統金融難以解決的資訊不對稱性、服務單一化等問題,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改變了這種局面,給普惠金融的實現帶來了契機。

在全國“雙創”的大環境下,金融高新區率先響應號召,結合“互聯網+”戰略,將互聯網金融作為產業發展的新方向。2014年1月,金融高新區獲得中國電子商務協會頒發的“中國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創新基地”,成為全國首個以“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為主題的園區,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定下了良好的基調。

2015年11月,在佛山市政府的大力爭取下,金融高新區成為全國首個“互聯網+”眾創金融示範區的核心區,致力打造“佛山眾創金融街”與千燈湖創新創業社區,重點培育互聯網金融和移動互聯應用行業,構建創新創業前、中、後期的金融服務鏈,建設創新創業者樂園。

目前,金融高新區已引進易聯支付、沃銀、軟通動力、旅聯、小資網路等互聯網金融專案,涵蓋協力廠商支付、跨境電商、消費金融、互聯網金融證券、大資料等多樣類型,專案集聚效應初顯。

“力爭通過三年時間的努力,將千燈湖創投小鎮打造成一個創投產業優勢突出、生態環境優美的特色小鎮,在技術、資本、創意、人才與珠三角製造業實現全方位合作的對接站,助推佛山乃至整個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業可持續健康發展。”葉暉介紹,2017年,佛山市及南海區擬通過市區共建,在金融高新區內打造1.8平方公里的千燈湖創投小鎮。

探索“信用為本”的金融發展新路徑

無信用則無金融,無法制則無金融創新。2016年11月22日,以“信用為本·跨界共用”為主題的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金融創新發展大會在南海舉行。在大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與佛山市政府、金融高新區簽訂了一份《廣東省征信體系建設備忘錄》,未來三年,三方將共同把金融高新區打造成為廣東省征信體系示範區。

示範區將借助產業鏈、資金鏈、服務鏈、創新鏈的輻射效應,擴大信用推廣機制的覆蓋範圍,由點及面,逐步帶動全省各產業園區、各區域和粵桂黔跨區域深化信用合作,提升區域及跨區域整體信用服務水準,切實加強信用和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援作用。

市委常委、區委書記、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發展促進局黨委書記黃志豪表示,金融高新區與南海區圍繞“信用是金融之本”的戰略核心,努力探索一條從“抵押為主”升級成為以“信用為本”的新路子,在“信用”這一關鍵環節上下文章,著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促進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高新區和南海區將借助已有的政務大資料平臺,啟動南海“政銀企”征信雲專案,該專案將打破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企業之間的界限和資訊孤島,實現資訊互通共用,這一探索在全國走在前列。

文/珠江時報記者李年智

實習生李春妹通訊員唐文輝林琪瑜圖/珠江時報記者方智恒

總投資額605億元(其中私募創投類機構164個,募集資金達316億元),資金分別來自美國、法國、日本、新加坡、香港及國內大型金融企業,專案涵蓋銀行、保險、證券、服務外包、私募創投、融資租賃、互聯網金融等金融業態,吸納了5萬名金融白領人才就業。

“另一方面,佛山有著很好的製造業基礎,有著大量的創新型企業,是一個有著巨大潛力的市場。”全洪認為,南海致力於打造全國製造業創新中心的核心區,此次高規格舉辦資本市場大會,向外界表達了佛山、南海加速資本市場發展的決心,強化了市場信心。

“這次大會既是一次金融高新區十周年的回顧,也是對金融高新區未來具體發展方向的一個清晰展望。”葉暉表示,站在十周年的新起點,金融高新區將從後臺走向前臺,將在資本市場與股權投資等方面深入探索,加快融資方式從間接融資向直接融資轉變,全面助力製造業轉型升級。

發展特色

在全省率先探路金科產融合

近日,廣東泰格威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融資租賃的方式獲得了5000萬元額度的整體合作授信,對它進行授信的正是佛山首家、廣東省第四家金融租賃公司——佛山海晟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

去年7月,為推動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的發展,佛山海晟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開始營運,成為金融高新區探索金融科技產業融合創新的又一重磅力作。

“我們的按揭中心已累計投放了6.45億元的融資租賃貸款,另外有近10億元的直接租賃、廠商租賃專案完成了內部審批流程。”佛山海晟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趙國俊表示,公司近期將落地授信總額超過20億元,完成今年向裝備製造業領域投放30億元的總體目標

金融高新區所處的南海是中國民營經濟的發源地之一,也是一座以實體經濟為主、以製造業為主、以民營經濟為主的城市。目前,全區共擁有工商登記戶超過17萬家。截至2016年底,全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4724.9億元,比年初增加372.9億元,上升8.57%。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2842.3億元,比年初增加313.1億元,增長12.38%。2016年全區商業銀行利潤總額58.5億元,同比增長16.63%。這些都為金融與科技和產業的融合創新創造了令外界豔羨的基礎條件。

2010年,金融高新區在全省率先提出金融、科技、產業融合發展戰略。2014年,南海區正式成為廣東省金融·科技·產業融合創新綜合試驗區,金融高新區發展步入新的加速發展平臺。

磨礪十載,金融高新區已擁有全省第二條民間金融街——佛山民間金融街、全省第三個區域股權交易市場——廣東金融高新區股權交易中心、廣東省(除深圳外)唯一的全景網(廣東)路演中心等金科產融合重要平臺,同時由金融高新區打造的“金融·科技·產業融合創新洽談會”已成為華南地區每年具有影響力的私募創投行業品牌活動。截至目前,佛山民間金融街進駐的企業已達60多家,彙集民間資本近千億元。

發力全國首個“互聯網+”眾創金融示範區

近年來,全國各行各業掀起了一股擁抱互聯網的浪潮,傳統金融業也面臨著創新的變革,面對傳統金融難以解決的資訊不對稱性、服務單一化等問題,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改變了這種局面,給普惠金融的實現帶來了契機。

在全國“雙創”的大環境下,金融高新區率先響應號召,結合“互聯網+”戰略,將互聯網金融作為產業發展的新方向。2014年1月,金融高新區獲得中國電子商務協會頒發的“中國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創新基地”,成為全國首個以“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為主題的園區,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定下了良好的基調。

2015年11月,在佛山市政府的大力爭取下,金融高新區成為全國首個“互聯網+”眾創金融示範區的核心區,致力打造“佛山眾創金融街”與千燈湖創新創業社區,重點培育互聯網金融和移動互聯應用行業,構建創新創業前、中、後期的金融服務鏈,建設創新創業者樂園。

目前,金融高新區已引進易聯支付、沃銀、軟通動力、旅聯、小資網路等互聯網金融專案,涵蓋協力廠商支付、跨境電商、消費金融、互聯網金融證券、大資料等多樣類型,專案集聚效應初顯。

“力爭通過三年時間的努力,將千燈湖創投小鎮打造成一個創投產業優勢突出、生態環境優美的特色小鎮,在技術、資本、創意、人才與珠三角製造業實現全方位合作的對接站,助推佛山乃至整個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業可持續健康發展。”葉暉介紹,2017年,佛山市及南海區擬通過市區共建,在金融高新區內打造1.8平方公里的千燈湖創投小鎮。

探索“信用為本”的金融發展新路徑

無信用則無金融,無法制則無金融創新。2016年11月22日,以“信用為本·跨界共用”為主題的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金融創新發展大會在南海舉行。在大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與佛山市政府、金融高新區簽訂了一份《廣東省征信體系建設備忘錄》,未來三年,三方將共同把金融高新區打造成為廣東省征信體系示範區。

示範區將借助產業鏈、資金鏈、服務鏈、創新鏈的輻射效應,擴大信用推廣機制的覆蓋範圍,由點及面,逐步帶動全省各產業園區、各區域和粵桂黔跨區域深化信用合作,提升區域及跨區域整體信用服務水準,切實加強信用和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援作用。

市委常委、區委書記、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發展促進局黨委書記黃志豪表示,金融高新區與南海區圍繞“信用是金融之本”的戰略核心,努力探索一條從“抵押為主”升級成為以“信用為本”的新路子,在“信用”這一關鍵環節上下文章,著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促進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高新區和南海區將借助已有的政務大資料平臺,啟動南海“政銀企”征信雲專案,該專案將打破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企業之間的界限和資訊孤島,實現資訊互通共用,這一探索在全國走在前列。

文/珠江時報記者李年智

實習生李春妹通訊員唐文輝林琪瑜圖/珠江時報記者方智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