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擁有800萬資產的窮人,驚動了地產圈!

不賣房算有房的窮人, 賣了房算是沒房的中產——京滬深有多少如此尷尬的存在?

21財聞匯本文發佈已獲授權

前幾天我發了個朋友圈:

那麼問題來了, 他算窮人還是算中產?

我朋友圈的好友們紛紛吐槽, 地產圈的牛人們也起了爭執。

《地產邦》秦松齡:這叫雞毛中產!

《大偉看樓市》張大偉:當然是中產!居住是剛需, 買房不是。 所以唯一房產為什麼不能變現或者換?這就好像你銀行存了1個億,

你不取, 非要乞討, 算赤貧?哈哈

朋友圈嗖嗖的開始站隊, 感覺刀光血影:

窮人派:

(1)是窮人, 但也只能慶倖他生在金窩窩裡了, 多少有能力的人都垂涎的金窩窩, 可惜了。 當然也不是說他的收入高低, 或許個人創造的價值, 這些已經很難打破了。

(2)窮人, 絕對的窮人!這個住房資產, 都運用不起來, 不會錢生錢 , 只是趕了時代的機遇, 僅此而已, 我看來相當於“守財奴”!

(3)房子價格與他無關, 收入高低才與她有關, 他是窮人, 只是時代讓他成為偽中產。

(4)窮人, 可自由支配的經濟不能滿足一個家庭的常規開支者, 都是窮人。 因為住房是基本生活保障(別墅豪宅除外), 何況還只有一套

(5)硬指標(財產)+軟指標(教育程度、職業、消費需求、價值觀), 按網上釋義,

中產不僅是指財產的多少 。 我有一種感覺, 一個城市的中產不僅指財產達到這個城市的中等水準, 持續獲得財產收入的能力和財產消耗的速度應該相當, 坐吃山空型不算 中產!像王思聰這樣的富二代, 一輩子光吃不幹沒一點收入也掉不到中產。

(6)赤果果的窮人, 現金流太差!這樣的窮人北京很多

中產派:

(1) 按這個邏輯, 馬雲如果不愛花錢也是窮人了

(2)不算是窮人吧!房子不拿去賣, 到河北租個小房子住, 把房子租出去這樣可以嗎?每個月租金都能上萬吧?

(3)其實, 還是算中產, 有膽量跟頭腦的話拿去抵押, 貸錢做投資或救急還是可以的。

(4)是富人, 只是固定資產比流動資金的比例太大。 倘若郊區有套小的, 那大的就隨時可以變現了。

(5)窮富的本質是什麼?是走投無路的時候, 他還有變賣房產的選擇;但是對於真正的窮人, 他走投無路了, 也就真的走投無路了。 所以他還算個中產。

兩面派:

(1)不賣房算有房的窮人, 賣了房算是沒房的中產。

(2)屌富, 屌絲的收入, 富人的不動產。

(3)窮富的差別是什麼?是生活品質的話, 他算窮人。 是身家資產的話, 他是中產。

(4)中產陷阱, 窮人收入

(5)一個正在中國城市化中失去未來的人·····

地產八卦女說:

按北上深城市的收入來說, 他算窮人, 連平均收入水準都不到; 按資產來說, 房子價值850萬左右, 又算不錯的中產。 (簡單點:北京的窮人, 全國的中產)

但是, 屬於唯一自住的房產, 不可能售賣, 賣了家人住哪兒?而且, 以他以往日夜工作都沒有掙到錢為孩子治病的情形來看,

他如果賣了唯一的那套房子, 很有可能就再也買不回來了。

中國的城市化太迅速, 許多享受飛來紅利的人, 身價上是中產, 行為和思想上還沒跟上。

物質這麼豐富的時代, 思想還是那麼貧瘠。 真是個傻逼!

所以我的建議是, 把房子賣了, 且不說貸款, 花750W到近郊投資兩套房花30萬換輛B級車跑專車, 收入肯定不止3500。 這樣下來, 手關還有幾十萬活動資金, 有車也還方便。

他有路徑成為富人, 可以盤活資產, 但是居然思維還停留在革命的年代。

寫到這裡我突然想起一則熟悉的天涯帖, 說上海31歲每月月薪僅6000多元的未婚土著, 準備把上海靜安區36平米學區房賣了400萬, 準備去武漢買大房子, 娶漂亮老婆, 你怎麼看?

具體怎麼操作?如果我是36平米,月薪六千的靜安區原住民屌絲。我賣掉老房400萬,留出70萬,330萬作為首付,貸款700萬/30年,買內環線漂亮公寓,月還2萬多,現金還貸可以支撐幾年,如果老婆和你一起節約,可以支撐四年。四年後,房價翻倍,淨賺七八百萬。這就是思維差異。上海人也有很多窮人,窮人都是有原因的。不用謝。

如何正確的走好人生每一步?

三十歲之前,打工攢錢攢思路。無論對錯,無所謂,就是攢經驗。

三十歲後,找到自己的路子,拼死一博,最大杠杆,把一切押上去,毫不猶豫。

猜對了,你就是人上人,再押不押,看你的心有多大。博輸了,帶上小姨子連夜跑路吧。二十年後,再來一次。

不敢押的,一輩子都在底層。

我最擔心的是,大批五十多歲的三四線成功人士,賣掉老家房子,給子女在京滬首付。這種人才和資金迅速向京滬聚焦的趨勢,會造成嚴重的不可預測性,讓人揪心。

現在京滬半推半就,設個門檻,暫時阻礙流動,但不改變流向,時間長了,也無效。

最後來一張圖表達我的心情吧!

我們其它小夥伴

你怎麼看?

具體怎麼操作?如果我是36平米,月薪六千的靜安區原住民屌絲。我賣掉老房400萬,留出70萬,330萬作為首付,貸款700萬/30年,買內環線漂亮公寓,月還2萬多,現金還貸可以支撐幾年,如果老婆和你一起節約,可以支撐四年。四年後,房價翻倍,淨賺七八百萬。這就是思維差異。上海人也有很多窮人,窮人都是有原因的。不用謝。

如何正確的走好人生每一步?

三十歲之前,打工攢錢攢思路。無論對錯,無所謂,就是攢經驗。

三十歲後,找到自己的路子,拼死一博,最大杠杆,把一切押上去,毫不猶豫。

猜對了,你就是人上人,再押不押,看你的心有多大。博輸了,帶上小姨子連夜跑路吧。二十年後,再來一次。

不敢押的,一輩子都在底層。

我最擔心的是,大批五十多歲的三四線成功人士,賣掉老家房子,給子女在京滬首付。這種人才和資金迅速向京滬聚焦的趨勢,會造成嚴重的不可預測性,讓人揪心。

現在京滬半推半就,設個門檻,暫時阻礙流動,但不改變流向,時間長了,也無效。

最後來一張圖表達我的心情吧!

我們其它小夥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