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普洱茶究竟屬於六大茶類中的哪一類?

 普洱茶(Puertea)因其獨特的品質以及多種保健功效, 逐漸為大家所熟知。 不過, 一個頗有爭議但也有趣的話題是, 普洱茶究竟屬於六大茶類中的哪一類呢?

有的認為普洱茶就是黑茶, 有的認為普洱茶是與黑茶完全不同的茶類, 有的甚至提出普洱茶應單獨成為一種茶類而列為第七大茶類……可謂眾說紛紜, 莫衷一是, 我們今天也來談談這個“熱門話題”。

一、關於六大茶類的分類標準

普洱茶究竟屬於六大茶類的哪一類?既然我們是希望在“六大茶類”中給普洱茶一個定位, 既然“六大茶類”的分類方法及標準是陳椽教授的理論,

那麼我們就有必要首先看看陳椽教授劃分六大茶類時所依據的基本標準。 陳椽教授指出:

“茶葉分類, 應以制茶的方法為基礎, 茶葉種類的發展是根據制法的演變。 ”

“茶葉分類, 其次要結合茶葉品質的系統性。 ”

“茶類的發展歷史先後, 也可作為茶葉分類依據的參考。 ”

“根據制法和品質的系統以及應用習慣上的分類, 按照黃烷醇類含量多少的次序, 可以分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青茶、紅茶六大類……這樣排列, 既保留勞動人民創造的科學的俗名, 分類通俗化, 容易區別茶類性質, 而且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 以茶葉內在變化的簡到繁、少到多, 逐步發展的規律, 加強了分類的系統性和科學性。 ”

圖1六大茶類工藝流程流程一覽

二、當今普洱茶的定義與品質特徵分析

1.目前國家標準的界定

根據國標GB/T22111-2008, 目前普洱茶定義為:

普洱茶是以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的雲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 並在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採用特定的加工工藝製成, 具有獨特品質特徵的茶葉,

按其加工工藝及品質特徵, 普洱茶分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兩種類型。

定義中對普洱茶的地理區域、樹種原料、加工工藝和品質特徵四個方面提出了要求, 但此處也並未明確指出普洱茶具體屬於哪類茶。

2.普洱生茶與普洱熟茶工藝與品質的異同

普洱生茶和熟茶都是由曬青毛茶加工而成, 由兩者的加工工藝(圖2)可看出, 普洱熟茶比普洱生茶多了一道“渥堆”工序, 這便使兩者無論是品質還是內含物均發生了巨大變化(圖3、4)。 此外, 普洱茶生茶在成型後還要經歷一段長時間的“陳化”作用, 這是六大茶類分類中所未涉及的。

圖2普洱茶(熟茶)與普洱茶(生茶)加工工藝簡圖

圖3渥堆的實質(茶葉生物化學, 2003版)

圖4當年普洱生茶與普洱熟茶對比表

三、黑茶的工藝及品質特徵

陳椽教授六大茶類理論中對於黑茶的定義為:

“黑茶品質特點是葉色油黑或褐綠色,湯色深黃或褐紅,要求黃烷醇類遲緩氧化。但黃烷醇的氧化主要不是靠酶促作用。一般黑茶制法的特點是堆積變色,分濕坯堆積變色、幹坯堆積變色和成茶堆積變色。”

“鮮葉殺青、揉撚後渥堆,為濕坯堆積變色,如黑磚、花磚茶等;半幹毛茶渥堆為幹坯堆積變色,如雲南七子餅茶等;已做色的半成品蒸壓成各種形狀,經長時間的乾燥過程中再起變化,加深色味為成茶堆積變色,如四川金尖、湖南安化茯磚茶等。”

顯然,上述列舉的“如雲南七子餅茶”,是指經過“渥堆變色”的類似現在國標的“普洱熟茶”而言。

四、普洱茶到底屬於什麼茶類?

綜上所述不難得出如下判斷:

第一,目前國標所界定的普洱茶,已無法直接按照陳椽教授的六大茶類分類方法簡單將其歸到哪一類,其根本原因是“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在制法和品質上所存在的巨大差異。

第二,通過前面的梳理也不難看出,目前的普洱茶也並非是按照“六大茶類”分類法可以獨立列為“第七大茶類”的茶,因為其制法和品質的差異並沒有完全獨立於“六大茶類”之外。

第三,對於當年的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如果非要參照“六大茶類”的分類方法給其歸類,當年的普洱(生)茶可以歸到綠茶類,當年以及陳年的普洱(熟)茶歸到黑茶類。

當年的普洱(生)茶以當年的曬青毛茶為原料經精製後蒸壓而成,蒸壓及隨後的乾燥過程對成品內質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並沒有到“變色”為“黑茶”的程度。與此變化略有相似之處的是茉莉花茶,拿以綠茶茶坯窨花加工而成的茉莉花茶為例,在經過數次窨花以及隨後的乾燥之後,其內質嚴格而言實際上與加工之初的綠茶茶坯已經發生了一定變化,但這並不影響將其作為“綠茶的再加工茶”來加以認識。

第四,對於以一定年份的普洱(生)毛茶原料壓制的茶,或者是存放若干年之後的普洱(生茶),則不容易簡單將其歸到六大茶類中的某一類,需要視其原料及成品內質變化也即“後發酵”程度而定。

五、問題產生的緣由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實際上,出現這樣的問題,也並不奇怪。我們不妨稍稍繼續略作探索。

1、因地得名的茶

關於普洱茶的部分文獻記載,普洱茶在三國時期就已出現,唐朝時普洱名為“步日”,屬銀生節度(今思茅和西雙版納一帶),“銀生茶”為普洱茶的前身,元朝時稱之為“普茶”,明萬曆年間定名為“普洱茶”,極盛於清朝。普洱茶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由“散收,無采造法”發展為曬青茶,進而以曬青茶為原料,加工成便於儲存和運輸的各種緊壓茶。明清以來,為了長途運輸的方便,散茶逐漸為緊壓茶所取代。明代的《滇略》中即已記載有緊壓茶,稱“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團”。

據民國期間曾任雲南中茶公司總經理的鄭鶴春1940年發表在《雲南實業通訊》上的“雲南之茶葉”記載,“普洱茶得名之由,當由於往昔著名產茶之六大茶山……均屬思茅廳,思茅廳屬普洱府。且當所產之茶,多數以思茅為集散地,故以是名耳。今則情勢不同……”

2、加工方式的演化

從普洱茶的發展來看,其加工方式實際上存在一個不斷演化的過程,先有類似今天的普洱生茶的“普洱茶”,後又出現類似普洱熟茶的“普洱茶”。

在古代,由於普洱茶的產地雲南地處雲貴高原,山巒起伏,交通閉塞,茶葉運輸,全靠人背馬馱,從產區運到西藏和東南亞等銷區,歷時數月甚至一年半載。在此期間,蒸壓成型後的普洱茶經歷了長時間的陳化作用。逐漸的,從無意到有意,特定的茶葉品質被人們接受和喜愛。到後來,在產地加工時出現了“潮水”的方式。到了近代,交通發達,運輸時間大大縮短,運輸過程中的自然陳化因為時間大大縮短而使得其對內質的影響大為降低;與此同時,加工、包裝和儲藏條件也今非昔比,所以通過特定工序以及人為儲存陳化的過程,以加快色、香、味的變化過程。

遠的不說,我們不妨看看1940年代的普洱茶加工。據範和鈞在《佛海茶業》中記載:“茶商買的毛茶後須雇工分別揀剔為底茶、高品和梭邊,再經剁茶……一盤灶須高品、梭邊各百五十斤,概須潮水,使其發酵……制茶之最後手續為發汗,茶製成團後,堆積與地板上,約四五日,即起發酵作用,土名發汗,發汗後茶身硬實不易壓壞,蒂不易斷,茶身內外起黃黴色,如松仁,黴愈多,則味愈佳雲。”

據俞壽康1982年編著的《中國名茶志》記載:“普洱茶為亞發酵青茶制法。經殺青、初揉、初堆發酵、複揉、再堆發酵、初幹、再揉、烘乾八道工序製成。初堆發酵約6-8小時……再堆發酵經歷12-18小時,達到普洱茶應有的發酵程度……初幹一般為日曬,曬至四五成幹……烘乾時烘溫100℃左右,烘至茶足幹即成。”

以上,都顯示了普洱茶加工工藝與今天存在的差異。而到了1970年代,雲南正式定型了普洱熟茶的渥堆工藝。

3、命名與分類的區別

實際上,茶葉的“命名”與“分類”,是相互關聯但又有不同的兩個概念。對此,陳椽教授早有論述:

“茶葉命名是茶葉分類”的重要程式之一。一種茶葉必須有一個名稱為標誌。不論作為分類研究或實際應用,茶葉皆非有專門名稱不可。命名與分類可以聯繫一起,如工夫紅茶,前者是命名,後者是分類;又如白毫銀針,前者是分類,後者是命名。茶葉名稱通常都帶有描寫性的,名稱文雅也是其它商品所不及的。

茶葉命名的依據,除以形狀、色香味和茶樹品種等不同外,還有以生產地區、採摘時期和技術措施以及銷路等等不同,而命名也不同。”

與陳椽教授之所言相呼應的是,在1947年由當時的“行政院新聞局”印行的《茶葉產銷》一書中有如下記載:

普洱茶區:本區位於滇省西南隅,瀾滄江沿岸及其東西兩側地點,以六大茶山為根據地,包括順寧、雲縣、緬甯、雙江、瀾滄、甯江、南嶠、佛海、車裡、景東、鎮沅、景谷、江城、鎮越以及元江上游之元江與墨江等縣。其中以佛海、車裡、順甯、景東與景穀等縣分佈最多,產量亦最富,品質則以鎮越所產者為最著。本區所產之茶,名稱繁多,紅綠茶兼而有之,品質均佳,紅茶可媲美祁紅,綠茶則可與六安瓜片、梅片相抗衡。以產地而言,有順寧之鳳山茶,雙江、緬寧等閒所產之猛庫茶,景東、景穀所產之景谷茶,車裡所產之三宋茶,江城、鎮越等縣所產之大山茶,佛海、南嶠所產之壩子茶。以銷區而言,有銷於四川之沱茶(沱茶產于景谷、景東、雙江、順寧、雲縣、緬寧等閒,制茶則在洱海南岸之下關鎮,因暢銷於四川之沱江流域及宜賓等地,故有沱茶之名。)銷於西藏之磚茶與緊茶(緊茶形如心臟,磚茶與緊茶均以佛海、南嶠、車裡等縣為主產地。)銷於暹羅、南洋及香港之圓茶,銷于夷區之蠻莊茶以及銷於本省之散茶(散茶為不成形狀者,蓋對緊茶而言)等,而總其名曰普洱茶,普洱即今之寧洱縣,境內茶園極少,惟以往昔著名之六大茶山,均隸屬于思茅廳,而思茅廳又屬於普洱府,且思茅曩日曾為本區茶葉之集散中心,今雖形勢一變,茶市移往下關、昆明及佛海,但普洱茶之一名,相傳已久,故至今仍沿用之。

也即,茶葉的命名與分類有關聯,但又有不同。“不同種類的茶葉,命名的方法五花八門”(參見《中國茶經》,P139),可以根據形狀、產地及其山川名勝、外形色澤或湯色、採摘時期或季節、加工製造工藝、包裝形式、銷路不同、茶樹品種、衛生標準、(果味茶)的添加物及功效等等進行命名。

而就茶葉分類而言,雖然“中國茶類的劃分目前尚無統一的方法”,但“根據中國茶葉學術界多數學者的意見,中國茶葉分為基本茶類和再加工茶類兩大部分。”而這基本茶類的劃分,就是主要肇始于陳椽教授的茶葉分類理論。“制法和品質”,是最為重要的兩個標準,而這兩個標準,更多體現的是生產加工的角度。

4、國家標準的硬性規定

在2011年出版由陳宗懋院士和楊亞軍研究員主編的《中國茶經》中,關於“普洱茶”的詞條還是如此表述:“普洱茶是用優良品種雲南大葉種,採摘期鮮葉,經殺青後揉撚曬乾的曬青茶(滇青),經過潑水堆積發酵(渥堆)的特殊工藝加工而成。”同時,該詞條後還有這樣一句話:“除雲南外,廣東省也生產少量普洱茶”。

與今天的國家標準相對比,我們看到,當今國標對於普洱茶工藝的界定是更寬了——普洱(生)茶的工藝也被包含了進來;對於產地的界定是更窄了——只有在“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生產的茶葉才可能被稱做普洱茶,而全部的“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都屬於雲南。不過,本文無意探討為什麼是這樣的標準,只是簡單解讀一下這個標準。

所以,未嘗不可以認為,目前國家標準關於普洱茶的硬性規定,是導致出現這樣一個問題的重要原因。

六、結語

從前面所述的關於普洱茶得名的由來、加工工藝的演化、當今國家標準關於普洱茶的界定、六大茶類的分類標準,我們不難看出,我們很難將目前包括了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的普洱茶簡單直接的歸到“六大茶類”中的某一類。

普洱茶究竟屬於六大茶類中的哪一類?這是一個需要基於普洱茶的制法與品質,按照六大茶類的分類標準進行對照思考的問題。

然而,我們也要看到,雖然我們無法將目前的普洱茶直接對應到六大茶類的分類體系中,但實際上這對於我們品鑒和消費普洱茶而言,並沒有太大影響。

茶葉分類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加深對事物的認知與理解,茶葉的標準與工藝本身也存在一個動態演化的過程,而普洱茶的制法與工藝則是具體的事實存在,普洱茶的品質特色日益為廣大消費者所認知和瞭解。作為學術研究者和標準制定者,或許會隨著普洱茶行業的發展而做出相應的細化或優化;作為行業從業者,大可不必因此而耿耿於懷,只需要按照相應的工藝制程,做好產品,並向消費者講明白產品特點;作為消費者,儘管去樂享一杯普洱茶就是了。

主要參考文獻:

1.陳椽.茶葉分類理論與實際.1979.

2.王鎮恒,王廣智.中國茗茶志[M].

3.周紅傑.雲南普洱茶.昆明:雲南科技出版社,2004.

4.楊凱.範和鈞《佛海茶業》評注.2014.

5.雷平陽,普洱茶記.雲南美術出版社.

6.宛曉春.茶葉生物化學[M].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

7.鄭鶴春.雲南之茶葉[J].雲南實業通訊1940.

8.陳宗懋,楊亞軍.中國茶經[M].

【此文章為清遠禦品博睿茶莊的懂茶妹(loveyou19930508)歸納整理,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如果您有更多關於茶葉保存、沖泡、品飲選購等需要諮詢,請加懂茶妹一起交流學習。】

圖4當年普洱生茶與普洱熟茶對比表

三、黑茶的工藝及品質特徵

陳椽教授六大茶類理論中對於黑茶的定義為:

“黑茶品質特點是葉色油黑或褐綠色,湯色深黃或褐紅,要求黃烷醇類遲緩氧化。但黃烷醇的氧化主要不是靠酶促作用。一般黑茶制法的特點是堆積變色,分濕坯堆積變色、幹坯堆積變色和成茶堆積變色。”

“鮮葉殺青、揉撚後渥堆,為濕坯堆積變色,如黑磚、花磚茶等;半幹毛茶渥堆為幹坯堆積變色,如雲南七子餅茶等;已做色的半成品蒸壓成各種形狀,經長時間的乾燥過程中再起變化,加深色味為成茶堆積變色,如四川金尖、湖南安化茯磚茶等。”

顯然,上述列舉的“如雲南七子餅茶”,是指經過“渥堆變色”的類似現在國標的“普洱熟茶”而言。

四、普洱茶到底屬於什麼茶類?

綜上所述不難得出如下判斷:

第一,目前國標所界定的普洱茶,已無法直接按照陳椽教授的六大茶類分類方法簡單將其歸到哪一類,其根本原因是“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在制法和品質上所存在的巨大差異。

第二,通過前面的梳理也不難看出,目前的普洱茶也並非是按照“六大茶類”分類法可以獨立列為“第七大茶類”的茶,因為其制法和品質的差異並沒有完全獨立於“六大茶類”之外。

第三,對於當年的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如果非要參照“六大茶類”的分類方法給其歸類,當年的普洱(生)茶可以歸到綠茶類,當年以及陳年的普洱(熟)茶歸到黑茶類。

當年的普洱(生)茶以當年的曬青毛茶為原料經精製後蒸壓而成,蒸壓及隨後的乾燥過程對成品內質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並沒有到“變色”為“黑茶”的程度。與此變化略有相似之處的是茉莉花茶,拿以綠茶茶坯窨花加工而成的茉莉花茶為例,在經過數次窨花以及隨後的乾燥之後,其內質嚴格而言實際上與加工之初的綠茶茶坯已經發生了一定變化,但這並不影響將其作為“綠茶的再加工茶”來加以認識。

第四,對於以一定年份的普洱(生)毛茶原料壓制的茶,或者是存放若干年之後的普洱(生茶),則不容易簡單將其歸到六大茶類中的某一類,需要視其原料及成品內質變化也即“後發酵”程度而定。

五、問題產生的緣由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實際上,出現這樣的問題,也並不奇怪。我們不妨稍稍繼續略作探索。

1、因地得名的茶

關於普洱茶的部分文獻記載,普洱茶在三國時期就已出現,唐朝時普洱名為“步日”,屬銀生節度(今思茅和西雙版納一帶),“銀生茶”為普洱茶的前身,元朝時稱之為“普茶”,明萬曆年間定名為“普洱茶”,極盛於清朝。普洱茶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由“散收,無采造法”發展為曬青茶,進而以曬青茶為原料,加工成便於儲存和運輸的各種緊壓茶。明清以來,為了長途運輸的方便,散茶逐漸為緊壓茶所取代。明代的《滇略》中即已記載有緊壓茶,稱“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團”。

據民國期間曾任雲南中茶公司總經理的鄭鶴春1940年發表在《雲南實業通訊》上的“雲南之茶葉”記載,“普洱茶得名之由,當由於往昔著名產茶之六大茶山……均屬思茅廳,思茅廳屬普洱府。且當所產之茶,多數以思茅為集散地,故以是名耳。今則情勢不同……”

2、加工方式的演化

從普洱茶的發展來看,其加工方式實際上存在一個不斷演化的過程,先有類似今天的普洱生茶的“普洱茶”,後又出現類似普洱熟茶的“普洱茶”。

在古代,由於普洱茶的產地雲南地處雲貴高原,山巒起伏,交通閉塞,茶葉運輸,全靠人背馬馱,從產區運到西藏和東南亞等銷區,歷時數月甚至一年半載。在此期間,蒸壓成型後的普洱茶經歷了長時間的陳化作用。逐漸的,從無意到有意,特定的茶葉品質被人們接受和喜愛。到後來,在產地加工時出現了“潮水”的方式。到了近代,交通發達,運輸時間大大縮短,運輸過程中的自然陳化因為時間大大縮短而使得其對內質的影響大為降低;與此同時,加工、包裝和儲藏條件也今非昔比,所以通過特定工序以及人為儲存陳化的過程,以加快色、香、味的變化過程。

遠的不說,我們不妨看看1940年代的普洱茶加工。據範和鈞在《佛海茶業》中記載:“茶商買的毛茶後須雇工分別揀剔為底茶、高品和梭邊,再經剁茶……一盤灶須高品、梭邊各百五十斤,概須潮水,使其發酵……制茶之最後手續為發汗,茶製成團後,堆積與地板上,約四五日,即起發酵作用,土名發汗,發汗後茶身硬實不易壓壞,蒂不易斷,茶身內外起黃黴色,如松仁,黴愈多,則味愈佳雲。”

據俞壽康1982年編著的《中國名茶志》記載:“普洱茶為亞發酵青茶制法。經殺青、初揉、初堆發酵、複揉、再堆發酵、初幹、再揉、烘乾八道工序製成。初堆發酵約6-8小時……再堆發酵經歷12-18小時,達到普洱茶應有的發酵程度……初幹一般為日曬,曬至四五成幹……烘乾時烘溫100℃左右,烘至茶足幹即成。”

以上,都顯示了普洱茶加工工藝與今天存在的差異。而到了1970年代,雲南正式定型了普洱熟茶的渥堆工藝。

3、命名與分類的區別

實際上,茶葉的“命名”與“分類”,是相互關聯但又有不同的兩個概念。對此,陳椽教授早有論述:

“茶葉命名是茶葉分類”的重要程式之一。一種茶葉必須有一個名稱為標誌。不論作為分類研究或實際應用,茶葉皆非有專門名稱不可。命名與分類可以聯繫一起,如工夫紅茶,前者是命名,後者是分類;又如白毫銀針,前者是分類,後者是命名。茶葉名稱通常都帶有描寫性的,名稱文雅也是其它商品所不及的。

茶葉命名的依據,除以形狀、色香味和茶樹品種等不同外,還有以生產地區、採摘時期和技術措施以及銷路等等不同,而命名也不同。”

與陳椽教授之所言相呼應的是,在1947年由當時的“行政院新聞局”印行的《茶葉產銷》一書中有如下記載:

普洱茶區:本區位於滇省西南隅,瀾滄江沿岸及其東西兩側地點,以六大茶山為根據地,包括順寧、雲縣、緬甯、雙江、瀾滄、甯江、南嶠、佛海、車裡、景東、鎮沅、景谷、江城、鎮越以及元江上游之元江與墨江等縣。其中以佛海、車裡、順甯、景東與景穀等縣分佈最多,產量亦最富,品質則以鎮越所產者為最著。本區所產之茶,名稱繁多,紅綠茶兼而有之,品質均佳,紅茶可媲美祁紅,綠茶則可與六安瓜片、梅片相抗衡。以產地而言,有順寧之鳳山茶,雙江、緬寧等閒所產之猛庫茶,景東、景穀所產之景谷茶,車裡所產之三宋茶,江城、鎮越等縣所產之大山茶,佛海、南嶠所產之壩子茶。以銷區而言,有銷於四川之沱茶(沱茶產于景谷、景東、雙江、順寧、雲縣、緬寧等閒,制茶則在洱海南岸之下關鎮,因暢銷於四川之沱江流域及宜賓等地,故有沱茶之名。)銷於西藏之磚茶與緊茶(緊茶形如心臟,磚茶與緊茶均以佛海、南嶠、車裡等縣為主產地。)銷於暹羅、南洋及香港之圓茶,銷于夷區之蠻莊茶以及銷於本省之散茶(散茶為不成形狀者,蓋對緊茶而言)等,而總其名曰普洱茶,普洱即今之寧洱縣,境內茶園極少,惟以往昔著名之六大茶山,均隸屬于思茅廳,而思茅廳又屬於普洱府,且思茅曩日曾為本區茶葉之集散中心,今雖形勢一變,茶市移往下關、昆明及佛海,但普洱茶之一名,相傳已久,故至今仍沿用之。

也即,茶葉的命名與分類有關聯,但又有不同。“不同種類的茶葉,命名的方法五花八門”(參見《中國茶經》,P139),可以根據形狀、產地及其山川名勝、外形色澤或湯色、採摘時期或季節、加工製造工藝、包裝形式、銷路不同、茶樹品種、衛生標準、(果味茶)的添加物及功效等等進行命名。

而就茶葉分類而言,雖然“中國茶類的劃分目前尚無統一的方法”,但“根據中國茶葉學術界多數學者的意見,中國茶葉分為基本茶類和再加工茶類兩大部分。”而這基本茶類的劃分,就是主要肇始于陳椽教授的茶葉分類理論。“制法和品質”,是最為重要的兩個標準,而這兩個標準,更多體現的是生產加工的角度。

4、國家標準的硬性規定

在2011年出版由陳宗懋院士和楊亞軍研究員主編的《中國茶經》中,關於“普洱茶”的詞條還是如此表述:“普洱茶是用優良品種雲南大葉種,採摘期鮮葉,經殺青後揉撚曬乾的曬青茶(滇青),經過潑水堆積發酵(渥堆)的特殊工藝加工而成。”同時,該詞條後還有這樣一句話:“除雲南外,廣東省也生產少量普洱茶”。

與今天的國家標準相對比,我們看到,當今國標對於普洱茶工藝的界定是更寬了——普洱(生)茶的工藝也被包含了進來;對於產地的界定是更窄了——只有在“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生產的茶葉才可能被稱做普洱茶,而全部的“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都屬於雲南。不過,本文無意探討為什麼是這樣的標準,只是簡單解讀一下這個標準。

所以,未嘗不可以認為,目前國家標準關於普洱茶的硬性規定,是導致出現這樣一個問題的重要原因。

六、結語

從前面所述的關於普洱茶得名的由來、加工工藝的演化、當今國家標準關於普洱茶的界定、六大茶類的分類標準,我們不難看出,我們很難將目前包括了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的普洱茶簡單直接的歸到“六大茶類”中的某一類。

普洱茶究竟屬於六大茶類中的哪一類?這是一個需要基於普洱茶的制法與品質,按照六大茶類的分類標準進行對照思考的問題。

然而,我們也要看到,雖然我們無法將目前的普洱茶直接對應到六大茶類的分類體系中,但實際上這對於我們品鑒和消費普洱茶而言,並沒有太大影響。

茶葉分類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加深對事物的認知與理解,茶葉的標準與工藝本身也存在一個動態演化的過程,而普洱茶的制法與工藝則是具體的事實存在,普洱茶的品質特色日益為廣大消費者所認知和瞭解。作為學術研究者和標準制定者,或許會隨著普洱茶行業的發展而做出相應的細化或優化;作為行業從業者,大可不必因此而耿耿於懷,只需要按照相應的工藝制程,做好產品,並向消費者講明白產品特點;作為消費者,儘管去樂享一杯普洱茶就是了。

主要參考文獻:

1.陳椽.茶葉分類理論與實際.1979.

2.王鎮恒,王廣智.中國茗茶志[M].

3.周紅傑.雲南普洱茶.昆明:雲南科技出版社,2004.

4.楊凱.範和鈞《佛海茶業》評注.2014.

5.雷平陽,普洱茶記.雲南美術出版社.

6.宛曉春.茶葉生物化學[M].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

7.鄭鶴春.雲南之茶葉[J].雲南實業通訊1940.

8.陳宗懋,楊亞軍.中國茶經[M].

【此文章為清遠禦品博睿茶莊的懂茶妹(loveyou19930508)歸納整理,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如果您有更多關於茶葉保存、沖泡、品飲選購等需要諮詢,請加懂茶妹一起交流學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