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琴弦上的靈魂,民族樂弦樂的進程(內有投票)

民族樂器分為:管樂、弦樂、打擊樂三大類, 古箏作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絃樂器, 琴弦的選擇, 無疑是重中之重。

20世紀50年代以前, 我國古箏一直使用絲弦,

在唐代把絲弦染成朱紅、翠綠或青色, 偶爾也使用鵾雞的筋作弦。 絲弦的使用一直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 在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就出現了琴瑟兩種絲絃樂器, 表明我國古代高度發達的絲蠶養殖業, 給樂器的設計製造進程奠定了物質基礎, 可以說絲弦技法是我國樂器製造技術的優秀代表技藝。

20世紀50 年代後, 大量古箏新作品、新技法的出現, 特別是民族樂隊“交響化”的出現, 古箏的音準穩定性和琴弦使用壽命等問題, 使古箏的推廣受到制約。 在此背景下, 一批樂器改良者在上海民族樂器一廠的協同努力下, 創制出以鋼絲為芯弦, 外纏尼龍絲的鋼絲尼龍弦。 該弦音準穩定, 使用壽命長, 音色接近絲弦, 從而獲得成功, 一舉顛覆了2000多年的絲弦使用傳統, 並迅速推廣到全國。 但這一單一的音色審美傾向, 近幾年正受到箏界人士的關注, 有識之士認為多元的音色是箏藝發展的生命源泉之一。 日本的箏藝琴弦, 仍以唐代的絲弦音色為標準,

並以現代技法研製出仿絲弦的琴弦, 解決了音準和壽命問題, 為我國箏藝的健康發展, 提供了良好的借鑒方案。

鋼絲品質的柔韌和使用壽命與琴弦中的含碳量有直接的聯繫, 進口鋼絲任意截取一段, 含碳量的比例都是一樣的, 國產鋼絲可能會出現某10mm的含量高,

某10mm的含量低, 平均的含碳量和標準含碳量一致。

其次就是規格, 部分品牌的琴弦會有不圓的情況, 也有高音區的弦比低音區的弦粗的情況出現, 這是因為拉絲模具的過度使用導致, 當然, 這樣的古箏弦也會對古箏演奏帶來相當的影響。

行業標準和古箏圈內的弦號叫法, 都是統一的。 和古琴的命名方式不同的是, 最細、最高音的弦, 弦號最小(古琴為最大)。 靠近演奏者一側的弦號為1號弦, 依次向前至弦號最大、琴弦最粗的21弦。 現常用的鋼絲尼龍弦外表是白色的, 而古箏全套的21根弦中, 有四根弦是綠色或紅色的, 分別是3弦、8弦、13弦、18弦, 這種顏色標識是為了讓演奏者更容易分清音區。 距離最近的兩根綠色弦之間, 在音程關係上為八度, 第八弦的音高為a1(小字一組的a)。

你認為古箏和鋼琴哪個好聽 (單選) 0人 0% 古箏 0人 0% 鋼琴 0人 0% 都好聽 投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