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媒體:阿裡富可敵經濟體之後 眼睛不應再只盯著利潤

當一個企業富可敵國後, 眼睛不應再只盯著利潤, 而應該向工業前輩們那樣考慮社會責任。

大型公司規模可以做到相當龐大,

因此有人常常將其收入、市值等指標與國家作比較。 例如, 蘋果公司2017年第一財季現金儲備高達2460.9億美元, 與一些小國GDP相當, 按市值計蘋果則相當於全球第13大經濟體。 剛結束的阿裡巴巴18周年年會透露資訊顯示, 該公司去年商品成交總額突破5000億美元, 從GDP的角度看排世界第21位, 與阿根廷差不多, 並且阿裡計畫在2036年成為繼美國、中國、歐洲和日本之後的第五大經濟體。

中國有個成語叫富可敵國, 說的是個人或企業財富之巨, 可以與國家相提並論。 但古代富可敵國的個人或企業, 大多不值得誇耀, 因為財富來源不見得光彩, 很多是掠奪或與權力勾兌的結果。 產業革命讓積累巨額財富與創造價值同時發生成為可能, 19世紀末美國出現了一批財富巨頭,

如鋼鐵大王卡內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等。

一個企業一旦體量達到經濟體級別, 其一舉一動產生的影響會遠遠超越企業自身。 一方面, 這些鋼鐵大王、石油大王、汽車大王的出現, 加劇了社會財富分配的兩極化;另一方面, 這些企業創始人也很快認識到了自己身上的責任, 不僅加強了員工權利保護, 而且也強化了對社區、對供應商以及對自然環境的責任, 更重要的是, 當時這批掌握的財富總量可與一些國家相比的大老闆, 在身前或身後捐出了大量的財富, 成立各種基金會, 資助世界各地的教育、文化、藝術、醫療健康等事業, 如福特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 今天, 雖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光芒遮蓋了這些傳統企業,

但正是通過發揮社會責任, 直到今天它們對社會的積極影響仍在持續。

第三次產業革命, 特別是互聯網革命中誕生的巨型企業, 取代了當年的重工業巨頭成為新的經濟體級別的企業。 這些新時代的巨型公司立意更為高遠, 像“促進全人類知識的彙集”這樣的願意, 以及“不作惡”之類的企業理念, 都比工業時代的企業前輩們走向更遠。 在這個潮流中, 中國的互聯網企業沒有置身事外。 在馬雲眼中, 阿裡是全球商業底層基礎設施提供者之一, 它更像是一個社會實體, 參與建設但並不擁有它。

這一表述給人一種理想化的印象, 但我們看到, 互聯網經濟的一個重要優勢是邊際成本極低, 在更加開放、更加共用方面,

互聯網企業比傳統企業天然有優勢。 不論是美國還是中國, 今天很多互聯網巨頭不再簡單是一個平臺或提供一項服務, 而是一個龐大經濟生態圈的核心, 儘管這個生態是由企業建造起來的, 但卻很難說它屬於企業的私有財產。 這種新經濟的形態對新巨頭們的社會責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賺錢然後再拿出一部分利潤做慈善, 這種是不夠的, 必須有推動行業甚至整個經濟發展的理想。

阿裡曾經只是一個電商平臺, 但現在日益突破線上線下界限和地理空間限制, 而成為“經濟體”, 這個複雜而龐大的生態系統創造的價值, 不是企業利潤所能全部體現的。 全球化是世界進步的動力, 在目前逆全球化之風不斷吹襲的背景下,

致力於打造“全球買、全球賣、全球付、全球運和全球郵”這樣的基礎設施, 讓全世界的創業者和中小企業從中受益, 分享自由貿易與全球化的快樂。 這些事實上就是企業願景與時代精神的結合, 是履行社會責任的一種體現。 總之, 當一個企業富可敵國後, 眼睛不應再只盯著利潤, 而應該向工業前輩們那樣考慮社會責任, 並且在方式上還要超越那些工業時代的前輩。

來源 / 證券時報

編輯 / 武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