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大滇說茶1001夜之167 普洱茶20年記憶之一

大滇說茶1001夜, 普洱茶20年記憶之一。

有茶友提了個很大的題目, 讓我講述普洱茶的編年史, 思之再三, 覺得並無能力。 但普洱茶對於許多新茶友來說, 確實需要解決一些常識性的問題。 所以大滇不揣冒昧, 把普洱茶最近20多年的, 有重大意義的事件做一個總結。 對於資深茶友來說, 可能意義不大, 也可能有點用。 對於普洱茶瞭解較深的茶友, 說到88青, 水藍印, 大白菜, 紅印藍印等如數家珍, 但對新手來說, 可能都是火星語。 或者聽說過, 但也未知其含義。 普洱茶, 有時喝的不僅僅是口感, 也是歷史的沉澱。 瞭解一些普洱茶的掌故,

也許更加能夠增加喝普洱茶的樂趣。

我們首先明晰幾個概念。 號級茶, 大致來說, 是1949年以前的茶, 這些對於我們來說, 太遠, 市場上也不可能見得到, 僅僅只見各種拍賣會上存在過, 至於是真是假, 其實跟我們關係已經不大。 印級茶, 自1949年到60年代末期, 紅印、藍印、綠印、黃印等這些教材茶, 在資深收藏客裡偶有所見, 市場上基本見不到。 而七子餅茶時代, 自1960年代末期到現在, 仍然活躍在目前的高端市場。

在1970~2011年間, 我們再仔細劃分, 1970~1990, 1990~2000, 2001~2011, 三個時間段, 來尋找那些震撼我們心靈的普洱茶茶品和茶事。 1970~1990年, 20年間, 最大的事件無疑是普洱熟茶的發明, 這一點我不再詳述。 大滇的20年記憶, 要從1980年代末期說起, 這就是88青餅。

無疑, 88青餅是這20年來引領普洱茶從小眾市場走向大眾市場,

引發無數財富夢想, 引爆2007年普洱茶瘋狂的導火索。 1993年, 900元港幣一件貨, 84片。 2011年, 深圳茶博會, 38000人民幣1片, 這個比例是3000倍左右。 即便扣除通貨膨脹, 這個幅度也會很嚇人, 而最重要的是, 這個投資的門檻並不高。 從1億到1萬億的故事並不吸引人, 但從100元到100萬, 這個故事因為初始投資任何人都能達到, 所以格外動人。

2012年春茶期間, 猛海縣城, 懸掛著巨幅的廣告:幹倉普洱茶——陳國義先生, 選茶等類似內容, 我見了很多幅。 88青, 業內泛指1988~1992年間出品的7542青餅。 而大滇認為, 88青, 應該以陳國義先生所收藏的那批為標杆。 88青的意義在於, 初始提出了幹倉普洱茶的概念, 揭示了幹倉普洱茶的魅力。 這跟當時流行的港倉茶完全不同,

也完全是少數派。 而且, 陳先生為了這個, 開辦了普洱茶茶藝班, 大力宣傳幹倉普洱茶若干年。 關於88青的光環, 太多人試圖去沾染, 所以一再把88青的範圍放大。 而第一批正宗88青的內飛, 7542-9**, 這說明了什麼?

內飛表明是1989年生產的茶。 從餅面也可以看出, 茶是採用機器壓制。 而從原料來說, 行內均認為, 這批茶由較多喬木茶青拼配, 葉底肥厚, 條索飽滿。 這是這批茶的原料基礎。 在1970~1990年間, 88青應該是目前公認最佳的茶了, 期間生產了很多批7542, 唯獨這批成就大名。 有人說, 這歸咎於炒作。 OK, 大滇的確不會去買3萬多一餅的88青, 但如果在2000元左右, 我想我還是會件入的。 一個茶友在2006年, 以5000元每餅的價格買入較為靠譜的88青。 無論我們出價多少, 但這個茶的口感毋庸置疑, 一定是有值得的理由。 但到底值多少錢, 就是每個人不同的判別了。 若干批7542裡出了一個88青, 而這個88青的主要原料是喬木茶菁製作,難道這是88青後期陳化的物質基礎?

注意看上圖。

許多人把這個位置作為辨別88青的一個要點。實際上,只要是機器壓餅,正常情況下都會出現這一點。若刻舟求劍一定要在內飛的右上方,那就有點好笑了。而另一個重大風向鮮為人知,即普洱茶的重點由此向生茶傾斜。

關於88青的數量,如果援引陳國義先生的介紹,是350多箱。自1993年收購,1993年~1995年陸續運到香港,一直有銷售。2004年深秋,竟然有三路人士同時高價競爭搶購,計有臺灣、廣州及本港的茶商,合共三百箱存貨一個月內被搶購一空。在1993~2004年,銷售量竟然只有區區50箱?2004年一個月銷售300箱,醜小鴨變白天鵝的故事就這樣發生。

作為八卦,我們再來看當時的價格。第一年賣價每片售70港幣,至2004年賣價650港元一片,2005年本港與內地的統一售價是1200港幣一片。更有趣的是,2003年SARS襲擊本港時,店主由於急需現金應用救市,每片出價120港幣,大量批出給資深茶界友人,竟然無人問津。其實我不懂,2004年不是已經賣出300箱了嗎?看樣子,這筆巨大的財富增值,是在2004年後發生的。88青,到底富了誰?明晚繼續,20年茶之記憶之2。

大滇說茶1001夜,今晚到此結束。謝謝。OVER!

而這個88青的主要原料是喬木茶菁製作,難道這是88青後期陳化的物質基礎?

注意看上圖。

許多人把這個位置作為辨別88青的一個要點。實際上,只要是機器壓餅,正常情況下都會出現這一點。若刻舟求劍一定要在內飛的右上方,那就有點好笑了。而另一個重大風向鮮為人知,即普洱茶的重點由此向生茶傾斜。

關於88青的數量,如果援引陳國義先生的介紹,是350多箱。自1993年收購,1993年~1995年陸續運到香港,一直有銷售。2004年深秋,竟然有三路人士同時高價競爭搶購,計有臺灣、廣州及本港的茶商,合共三百箱存貨一個月內被搶購一空。在1993~2004年,銷售量竟然只有區區50箱?2004年一個月銷售300箱,醜小鴨變白天鵝的故事就這樣發生。

作為八卦,我們再來看當時的價格。第一年賣價每片售70港幣,至2004年賣價650港元一片,2005年本港與內地的統一售價是1200港幣一片。更有趣的是,2003年SARS襲擊本港時,店主由於急需現金應用救市,每片出價120港幣,大量批出給資深茶界友人,竟然無人問津。其實我不懂,2004年不是已經賣出300箱了嗎?看樣子,這筆巨大的財富增值,是在2004年後發生的。88青,到底富了誰?明晚繼續,20年茶之記憶之2。

大滇說茶1001夜,今晚到此結束。謝謝。OVER!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