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安徽大學歷史建築,卻被稱“青樓”?!

我們在安徽

會上癮的年輕圈

提起安慶師範大學, 人們想到的大多是安徽近代高等教育的發源地。 菱湖校區現存的敬敷書院和國立安徽大學紅樓, 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見證了學校百年發展歷程, 也被廣大安慶人引以為豪。

近日, 安慶市下發“市區保護性建築名錄“通知, 將坐落在安慶市大觀區菱湖南路128號安慶師大菱湖校區的近代建築國立安徽大學教職工宿舍樓稱為“安徽大學青樓”,

從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在採訪時, 記者瞭解到, 安慶師大目前擬就“安徽大學青樓”的命名進行交涉;而安慶市歷史文化名城管理辦公室則回應稱:別想多了!

▼安徽大學青樓成保護性建築

9月5日, 安慶市政府關於公佈安慶市市區保護性建築名錄的通知一經發佈便引發關注, 勸業場舊址等101處建築位列其中, 當然更引人關注的是“安徽大學青樓”這一建築。

近日安慶市研究確定迎江區勸業場舊址等101處建築為安慶市市區保護性建築, 其中除古建築外, 還包括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解放初期歷史建築。

除嚴鳳英舊居、諸永盛醬園舊址、合記義和染坊舊址、雷家老屋傳統民居、勸業場舊址等之外, 安徽大學青樓、國營安慶香皂廠舊址等也被公佈為保護性建築。

▼學校宿舍稱青樓被指不嚴肅

坐落在大觀區菱湖南路128號安慶師大菱湖校區的近代建築國立安徽大學教職工宿舍樓被稱為“安徽大學青樓”, 這不僅吸引了眾多眼球, 也引發了爭議。

對於“安徽大學青樓”, 皖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張健初表示“第一次耳聞”。 “在安慶師大工作生活了一輩子, 對於‘青樓’一說聞所未聞。 ”9月10日, 安慶師大一位胡姓退休老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安慶師大菱湖校區內有紅樓、小紅樓, 哪有什麼“青樓”?

9月10日下午, 記者來到安慶師大菱湖校區發現, 被稱“安徽大學青樓”的建築, 標注著菱湖南路128號31號樓, 此樓位於菱湖校區操場北側, 坐北朝南, 青磚砌成, 主體結構保存完好。 一位自稱在該樓生活多年的老師介紹說, 小時候大家都叫這棟宿舍樓為“灰樓”, 隨著樓房編號, 才稱為31號樓。

對於國立安徽大學教職工宿舍樓被稱為“安徽大學青樓”一事, 安慶師大一位工作人員表示, 相關部門命名不嚴肅,

為此學校擬與安慶市相關部門進行交涉。

▼有關部門回應稱“別想多了”

據安慶市歷史文化名城管理辦公室的胡芳主任介紹, 接到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文物局關於加快推進保護性建築普查建檔及名錄公佈工作的通知後, 安慶市住建委與文物局等單位抽人組成了加快推進保護性建築普查建檔專班。

查健, 曾是該專班成員之一, 對於安慶菱湖南路128號31號樓為何稱為“安徽大學青樓”一事, 他表示, 31號樓是一棟體量較大的具有保護價值的建築, 普查建檔時曾取了兩個名字——“安徽大學青樓”和“國立安徽大學教職工宿舍樓”, 最終的定名應該是考慮與“紅樓”對應吧。

據胡芳主任介紹, 早在2016年12月23日, 安慶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員會關於該市保護性建築擬公佈名錄徵求意見的函下發後, 在網上對相關建築進行了公示,沒人對“安徽大學青樓”的名稱提出異議。胡芳表示,不管叫“紅樓”還是叫“青樓”,只要心靈是純淨的,其命名並無不妥。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希望獲得更多單位和個人以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切實加強保護性建築的管理和宣傳,也希望大家不拘小節,對一個建築的名稱,“別想多了!”

★ 我 ★ 是 ★ 今 ★ 天 ★ 的 ★ 分 ★ 割 ★ 線 ★

安徽大學紅樓位於安慶市菱湖南路192號,現在的安慶師範學院校園內,是三、四十年代省立安徽大學和國立安徽大學的主教學樓,是安徽省高等教育的標誌性建築,1995年確定為安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紅樓占地11.3畝,建築面積3008平方米。樓高兩層,系磚木結構。門簷呈半圓形,兩側環有6根圓石柱。因大樓由紅磚砌成,這在當時很新鮮,故以此特色命其名為“紅樓”。

安徽大學紅樓是安徽省近代高等教育發展的標誌性建築。日前,國務院公佈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安徽大學紅樓及敬敷書院舊址成功入選,這也代表安徽省教育建築領域有了第一個“國保”單位。

上世紀40年末,國立安徽大學紅樓

從安徽大學的成立,紅樓的命運就和其息息相關。一代代學子走過紅樓,走進更廣闊的社會,其中很多人成為時代的棟樑。但他們的起點總是和紅樓系連在一起。畢業之際,他們要在紅樓前合個影,紅樓就成了他們人生的一個見證。由此,紅樓穿越歷史,歷久彌堅。

一位位優秀的學者在此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姚永朴、劉文典、王興拱、楊亮功、何魯、程演生、李順卿、朱光潛、 陶因等先後任校長。著名學者陳望道、周建人、郁達夫、劉大傑、范壽康、梅光迪、汪靜工、趙景深、馮沅君、陸侃如、朱湘、周予國、許傑、蘇雪林、烏以鳳等曾在此執教。這裡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安徽進步學生運動、左翼文化運動、抗日救亡運動的重要策源地。

紅樓保存完好,大門前兩側共有六根圓石柱,門簷呈半圓形。抗戰期間,安徽大學停辦,抗戰勝利後恢復,改為國立安徽大學。現在的安徽大學, 安徽師範大學、安徽農業大學都是從國立安徽大學獨立出去的。解放後,老安徽大學校址遷往合肥,原址即今安慶師範學院。

菱湖岸邊的這塊風景之地,註定是老城安慶的一塊人文淵藪。由此,而在二十世紀初葉出現了這座後來聲名遠揚的紅樓。可以說,紅樓由菱湖而誕生,菱湖也由紅樓而更具風韻。紅樓是一塊人文薈萃之地的象徵。方正謹嚴、明亮敞達,紅樓的西洋風格顯示了西方文明的進入,以及中國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青樓”一詞,原本指的是

裝飾豪華精緻的高樓雅舍,

並沒有半點不好的意思。

只是後來因為歷史沿革,

詞義逐漸豐富。

那麼,你對於大學校園內

歷史建築被稱為“青樓”

有什麼樣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告訴小紅帽哦~

今日暖心丸

小紅帽想說:

安徽大學內的老建築

被起了這樣一個名字……

有什麼問題咩?!

所以說啊,

內心汙力滔滔的人

都快點面壁去!

想和小編一起交流、嘮嗑、談心的

掃碼加小紅帽為好友哦

商務合作請撥打電話:0551-65535299

或加QQ:2902921588

加微信:womenzaianhui

晚安

Good Night

-END-

在網上對相關建築進行了公示,沒人對“安徽大學青樓”的名稱提出異議。胡芳表示,不管叫“紅樓”還是叫“青樓”,只要心靈是純淨的,其命名並無不妥。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希望獲得更多單位和個人以及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切實加強保護性建築的管理和宣傳,也希望大家不拘小節,對一個建築的名稱,“別想多了!”

★ 我 ★ 是 ★ 今 ★ 天 ★ 的 ★ 分 ★ 割 ★ 線 ★

安徽大學紅樓位於安慶市菱湖南路192號,現在的安慶師範學院校園內,是三、四十年代省立安徽大學和國立安徽大學的主教學樓,是安徽省高等教育的標誌性建築,1995年確定為安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紅樓占地11.3畝,建築面積3008平方米。樓高兩層,系磚木結構。門簷呈半圓形,兩側環有6根圓石柱。因大樓由紅磚砌成,這在當時很新鮮,故以此特色命其名為“紅樓”。

安徽大學紅樓是安徽省近代高等教育發展的標誌性建築。日前,國務院公佈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安徽大學紅樓及敬敷書院舊址成功入選,這也代表安徽省教育建築領域有了第一個“國保”單位。

上世紀40年末,國立安徽大學紅樓

從安徽大學的成立,紅樓的命運就和其息息相關。一代代學子走過紅樓,走進更廣闊的社會,其中很多人成為時代的棟樑。但他們的起點總是和紅樓系連在一起。畢業之際,他們要在紅樓前合個影,紅樓就成了他們人生的一個見證。由此,紅樓穿越歷史,歷久彌堅。

一位位優秀的學者在此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姚永朴、劉文典、王興拱、楊亮功、何魯、程演生、李順卿、朱光潛、 陶因等先後任校長。著名學者陳望道、周建人、郁達夫、劉大傑、范壽康、梅光迪、汪靜工、趙景深、馮沅君、陸侃如、朱湘、周予國、許傑、蘇雪林、烏以鳳等曾在此執教。這裡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安徽進步學生運動、左翼文化運動、抗日救亡運動的重要策源地。

紅樓保存完好,大門前兩側共有六根圓石柱,門簷呈半圓形。抗戰期間,安徽大學停辦,抗戰勝利後恢復,改為國立安徽大學。現在的安徽大學, 安徽師範大學、安徽農業大學都是從國立安徽大學獨立出去的。解放後,老安徽大學校址遷往合肥,原址即今安慶師範學院。

菱湖岸邊的這塊風景之地,註定是老城安慶的一塊人文淵藪。由此,而在二十世紀初葉出現了這座後來聲名遠揚的紅樓。可以說,紅樓由菱湖而誕生,菱湖也由紅樓而更具風韻。紅樓是一塊人文薈萃之地的象徵。方正謹嚴、明亮敞達,紅樓的西洋風格顯示了西方文明的進入,以及中國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青樓”一詞,原本指的是

裝飾豪華精緻的高樓雅舍,

並沒有半點不好的意思。

只是後來因為歷史沿革,

詞義逐漸豐富。

那麼,你對於大學校園內

歷史建築被稱為“青樓”

有什麼樣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告訴小紅帽哦~

今日暖心丸

小紅帽想說:

安徽大學內的老建築

被起了這樣一個名字……

有什麼問題咩?!

所以說啊,

內心汙力滔滔的人

都快點面壁去!

想和小編一起交流、嘮嗑、談心的

掃碼加小紅帽為好友哦

商務合作請撥打電話:0551-65535299

或加QQ:2902921588

加微信:womenzaianhui

晚安

Good Night

-EN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