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P2P平臺項目讓人眼花繚亂,這樣做才能穩定收益

作者: 拓天速貸

金評媒(https://www.jpm.cn)編者按:投資項目種類、數量繁多, 虛假標的混雜其中令投資人防不勝防, 如何準確判斷標的真實性, 需要投資人對標的進行全方位的考量。

在大額標的被徹底禁止後, 小額分散成為了P2P行業的主流, 而由於小額分散項目收益好、期限短的特點, 各平臺每天都會上新標, 投資人也看准了時機, 遇見好標立馬就搶。 不過, 投資項目種類、數量繁多, 虛假標的混雜其中令投資人防不勝防, 如何準確判斷標的真實性, 需要投資人對標的進行全方位的考量。

虛假標的的產生, 一般有源於平臺和源於借款人這兩種途徑。 對於源於借款人的虛假標的, 一般都是由於P2P平颱風控水準低, 對專案資訊、借款人身份等資訊核查不到位造成的。 此類借款人多是以不同身份在P2P平臺上多次發佈虛假借款資訊, 然後用募集來的資金, 進行投資房地產、股票、債券、期貨等用途。

而與之相比, 源於平臺的虛假標的風險性更高, 原因是P2P平臺為了募集資金, 會製造發佈不真實的標的, 以低成本籠入資金, 再以高收益出借給其他借款人, 從而賺取其中的利差, 這種行為容易產生龐氏騙局;此外, 若平臺本身或股東借款自用, 用於平臺、股東的自有企業生產經營或償還債務等, 那麼這個平臺就已經涉嫌自融, 很可能發生卷款跑路現象。

既然已經知道了虛假標的的風險, 那麼投資人該如何判斷一家平臺標的的真實性呢?其實對於普通投資人來說, 更多的是從網路上, 也就是線上直接判斷標的真實性。 其中最重要一點就是借款專案的資訊披露, 從最近“暴雷”的問題平臺之間的共性來看,

借款專案資訊披露欠缺是其主要問題。 此類借款專案上無論有用、沒用的部分, 都被打上了馬賽克, 投資人很難獲取有效資訊, 也就無從判斷其真實性是否可靠。

其次, 在資料規格上進行判斷。 如今在一流平臺的帶動影響下, 專案的原始資料一般都會換成電子版, 披露原始資料的平臺越來越少了。 但與電子版資料相比, 平臺披露最原始的借款資料看起來會更加真實。 現在也還有部分平臺在披露最原始的借款資料, 但這類做法目前越來越少。 另外, 政府相關部門出具的憑證也是項目標的是否真實的有利證據。 像專案涉及到的借款人戶口本、行駛證、房產證、車管所或者房管所出具的抵押憑證, 保險公司擔保函等等。

對於政府部門出具的證件, 其造假難度相對較高, 參考價值也會相應提高。

除了借款專案上的問題, P2P平臺自身問題也對投資人判斷項目真假具有實質性的幫助。 比如平臺對借款標的的審核流程, 流程越長、審核的越多, 出現假標的概率越低, 相反, 審核的資訊越少, 專案越容易造假。 另外, 平臺自融也是極其容易出現的現象, 對於這方面的核實, 投資人應該看借款人或者借款企業是否與平臺的股東或者老闆有關聯, 如果存在關聯, 那就是自融無疑, 在《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中已明確要求不允許平臺與借款企業有關聯。 提到《暫行辦法》, 合規建設對於平臺也非常重要, 投資人在投資時要看清平臺銀行存管等合規業務是否已經完善,

要知道如今像ICP、銀行存管等業務已成為P2P平臺標配, 具備相關合規業務的平臺, 其標的的真實程度能夠得到一定的保證。

總之, 判斷投資項目標的是否真實, 投資人要多依靠客觀事實去佐證, 而不能夠僅憑主觀臆斷, 感覺那個專案好, 就馬上拿錢投資, 卻忽視了其潛在風險。 只有擦亮眼睛、謹慎考量, 才能有效避免資金損失, 讓投資得到更多的回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