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大功利與小功利的區別

王夫之“經世致用”的典範

湖南有個著名文人, 叫王夫之。 他的思想影響了無數的人, 為湖湘文化補充了一種非常優秀的營養。 ——這就是“經世致用”的典範——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土壤, 湖湘文化中才有了一種“敢為天下先”的精神。 有人說, 只要有湖南人在, 中國就不會滅亡。 這種精神與氣魄非常偉大, 跟大手印文化所說的“大功利”非常相似。

何為大功利心?

什麼叫“大功利”?大功利跟小功利相對。 小功利的物件是自己, 它講究“自覺”、“自度”, 就是讓自己明白、快樂、清涼、開心。 當然, 它追求的不是一般的快樂, 而是無條件的、不會被世界改變的快樂,

這種快樂取決於心靈的明白與否, 跟外部條件關係不大。 大功利則以眾生和歷史為參照系, 它的物件甚至不局限於人類, 也包括宇宙間所有的生靈。 你一旦想為世界帶來一種正面的東西、一種有益的營養, 就有了大功利的發心。 很多大手印文化志願者就是這樣。 他們想將大手印文化傳播出去, 讓它與各種文化進行交流、融合, 給世界帶來一種全新的東西, 或產生一種新的啟迪和可能性, 這就是一種大功利。

香巴噶舉歷史人物——唐東嘉波

香巴噶舉的歷史上有一位偉大人物, 叫唐東嘉波, 人稱“成就自在唐東王”。 他的行為, 就是對“大功利”最好的詮釋。 他曾經說過, 修行人應該為社會做貢獻, 應該為百姓服務,

如果你像野獸一樣躲在山上, 像老鼠一樣藏在山洞裡, 只顧著自己偷著樂, 對老百姓的痛苦不聞不問的話, 不管你有多高的境界, 都沒有絲毫意義。 所以, 他證悟大手印之後, 就馬上下山, 為百姓做實事。

當時, 藏地交通不便, 連一座像樣的橋都沒有, 有的河上只吊著一條繩索。 老百姓過河時, 一不小心, 就會掉到河裡。 有時, 繩索老舊了, 還會突然斷掉, 淹死了好多人。 唐東喇嘛瞭解到這個情況之後, 就發願在最險峻的地方為老百姓造鐵橋。 但是, 那個時候, 統治者害怕百姓會用鐵來生產武器, 就嚴格控制著鐵的交易, 所以藏地的鐵非常稀少, 也非常昂貴。 為了籌集造橋經費, 唐東喇嘛組建了一個叫做“阿佳拉姆”的藏戲劇團。

他親自寫劇本, 帶著貝納頭人的七個女兒, 到各地演藏戲。 後來, 人們就把他當成了藏戲的祖師。 現在, 藏戲像京劇一樣, 在國際上非常有名, 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最令人敬佩的是, 唐東喇嘛親自做苦力, 操鐵錘, 拉風箱, 修鐵橋五十多座, 木橋七十多座, 還修建了大量的道場、寺院。 他的弟子中, 成就者無數。 據說, 他在噶縣境內所建的嘉桑寺中, 僅虹身成就和幻身成就者, 就達一百多人。

但是, 這樣一位功標日月的大德, 在當時的宗教界中, 卻備受排擠。 其原因在於, 傳統宗教提倡出離和清修, 但唐東卻提倡僧侶要積極入世, 為百姓服務, 所以, 當時宗教界中, 有很多人都反對他。 當然, 這並不妨礙他的偉大。 有資料表明,

唐東喇嘛曾與宗喀巴大師師承同一位香巴噶舉上師。 後來, 宗喀巴的影響非常大, 唐東喇嘛傳承的香巴噶舉的影響卻越來越小。 原因是香巴噶舉的上師們不注重著書立說, 僅僅通過口傳心授的傳統方式來傳承大手印文化。 形式的局限性, 必然會導致今天這樣的結果。 所以, 通過適合當代社會特徵的方式, 進行有效的傳播, 對文化的發展與延續來說, 是非常重要的。

《光明大手印·當代妙用》

雪漠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