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成熟市場IPO近況對A股的啟示 需反映市場的真實需求

目前, A股IPO常態化在嚴格審核下有序推進。 截至9月12日, A股今年已經有324家IPO公司完成上市, 募資1631.23億元。 今年新增291家報會企業, 目前首發申報企業共597家, 2017年終止審查企業共72家。 在新股上市和上會審核企業數量不斷增加的同時, 發審委對IPO申請企業的審核依然嚴格。 統計顯示, 今年以來, 已經有48家企業的IPO申請被否。

A股IPO常態化推進的同時, 全球其他市場尤其是成熟市場IPO也在指數牛市中漸趨升溫。 7月份香港IPO成功上市27家, 募集資金148億港元。 截至今年8月, 美股市場已完成111宗IPO。 上周又有6家公司確定發行細節, 將於近期登陸美股市場。

預計今年全年美股市場IPO數量將超過150家, 籌資規模350億美元。 即便按最低預期, 2017年的IPO數量仍有望較去年增長25%, 籌資額較去年增長60%。

可以看出, 近期成熟市場IPO家數與A股IPO數量都處於活躍期。 但兩者在新股發行節奏上還是有所區別, A股新股發行數量更多, 節奏更快, 並且新股發行節奏基本沒有變化, 今年以來大體維持每週7到10家左右的發行速度。

港股與美股新股發行節奏的變化, 體現為IPO市盈率隨著市場不斷變化, 從而自動調節擬上市公司IPO節奏。 恒生指數在近兩年表現驚人, 市場異常活躍, 帶動了上市公司估值, IPO市盈率也水漲船高。 擬上市企業覺得IPO募集資金可以達到預期, 此時上市便成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美股指數的牛市也導致新股IPO市盈率攀升,

企業上市意願增強。 據IPO研究機構復興資本發佈的最新報告, 美股過去兩周有15宗IPO申請遞交, 預示秋季的美股IPO活動將復蘇。 根據當前的IPO通道活躍度等指標預測, 到今年底之前美股市場還將迎來40-60宗IPO交易。

通過比較可以看出, 成熟市場的IPO市場化, 是企業依據市場行情自發調節、自主決定上市時機。 當市場氣氛清淡時, 募集資金難以達到預期便停止融資, 等待更好時機, 因此市場形成了自主調節機制。 而A股情況卻有很大區別, 擬上市公司無論行情好壞, 都會競相闖關IPO。 我們每次暫停IPO, 都是監管層在存量資金壓力下強行關閉一級市場, 而不是公司不想上市融資。

在新股定價環節上, 與國內A股IPO一眼望去都是23倍市盈率不一樣,

港股與美股不同公司之間的市盈率差異很大。 以港股市場7月份IPO公司為例, 發行市盈率最高的是服裝行業公司心心芭迪貝伊集團 , 上市市盈率181.6倍。 最低的是內蒙古能源建設投資股份 , 上市市盈率6.3倍。 可謂不同公司賣了不同的價格, 而不是青菜蘿蔔一個價。 平均來看, 7月份港股IPO市盈率為接近35倍, 其中主機板IPO平均市盈率25.4倍, 創業板IPO平均市盈率41.6倍, 均高於A股市場IPO。

在新股上市環節上, 今年以來港股、美股IPO回報表現良好。 美股新股IPO的平均累計回報達到20.5%, 上市後平均漲幅為9.3%。 生物科技企業表現尤為活躍, 今年內已有20宗生物科技公司IPO, 平均回報39.7%, 上市後平均漲幅27.7%。 在成熟市場, 投行對新股的定價能力是非常具有難度的,

是考驗投行水準的重要標準。 IPO定價過高則無人認購, 上市失敗。 IPO定價過低, 則傷害上市公司利益, 有損投行聲譽。 而國內23倍發行市盈率疊加新股首日上市44%漲跌幅限制制度, 導致新股上市前被搶購, 上市後漲幅驚人。 最近, 隨著行情回暖, 新股次新股炒作之風盛行, 多隻次新股被要求“特停”。 炒新的屢禁不止, 也是成熟市場投資者無法理解的。

從新股發行節奏、詢價定價到上市回報三個方面的比較來看, 成熟市場與A股有很大的不同。 這種不同, 表面看是IPO市場化與行政化的差異。 但從實質上來看, 是IPO能否反映市場的真實需求, 市場需求才是IPO發行制度的核心。 一級市場應服務實體經濟同時兼顧二級市場, IPO應具有靈敏的市場傳導機制。

A股IPO發展的方向, 應是逐步建立市場傳導機制, 真實反映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的需求。

(作者:朱邦淩)

(本文作者系IPO日報專欄作家, 本文為作者個人言論, 不代表IPO日報觀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