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驚現暴富神話,一秒賺400萬,這樣“搶錢”竟是合法的

來源| 金融街見聞(ID:jinrong1001)綜合

新三板驚現一分鐘“股王”

沒有漲跌停制度的新三板“烏龍指”頻發, 最近再現兩起“烏龍指”, 刷爆朋友圈。

3月9日上午10時58分左右, 寧波水錶出現了兩筆1970元/股的協議成交, 當了1分鐘的新三板“股王”!實際交易額達到394萬元。 這是迄今兩市及新三板的最高成交價格。

原計劃是按照19.70的價格買2000股的, 結果小數點沒敲上, 誤將19.70元的報價報成1970.00元。 這意味著, 本身價值僅3.94萬元的股票, 被該買方花費了394萬元購買, 虧了390萬元之多。 相對應的, 賣方則是不費吹灰之力多賺了39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 早上的烏龍交易還在朋友圈傳得沸沸揚揚, 下午市場上就又出現了另一起烏龍。

就在下午, 有投資者以3.3元/股的價格買入優諾股份2000股, 成交金額為6600元, 而今天優諾股份其他價格基本是0.3元/股, 此筆交易飆升1000%。

新三板屢現烏龍指

實際上, 烏龍指事件在新三板多次發生:

特殊的交易規則, 花式“撿漏”專釣烏龍指

這麼多的暴富神話不是發生在A股主機板市場, 而是發生在新三板, 一個新生的股票市場。

有些撿漏的交易手法是要靠運氣的。 而有些撿漏, 恐怕就不是碰巧的事兒了。

春節假期結束後,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簡稱“新三板”、股轉公司)處罰了一個名為“姜素華”的帳號, 並列出了“姜素華”的四筆違規交易。 一筆交易中, “姜素華”以每股1分錢價格買入了創新層企業遠航合金(833914.OC)一萬股, 當時遠航合金的二級市場價格在每股6元左右, “姜素華”買入的次日拋出就能獲利6萬元,

收益率高達近600倍。

股轉公司指出, “姜素華”以超低價格買入掛牌公司股票, 造成市場價格異常, 且屢教不改, 違規情節嚴重, 因此股轉公司決定限制“姜素華”帳號交易6個月。

這樣的處罰對撿漏行為有懲戒意味, 但並不能從根本上杜絕這類交易發生。

“姜素華”的這些交易都屬於點擊成交別人的低價賣單, 就是俗稱的“撿漏”, 也被稱作“截和”。

撿漏之所以能夠存在, 是與新三板獨特的交易制度密切相關的。 在新三板目前1萬餘家公司中, 採取協議轉讓的企業數量接近9000家, 每日市場協議轉讓總成交金額超過10億元, 占全市場的60%左右, 是新三板上比較主流的交易方式。

“姜素華”參與撿漏的股票恰恰都是協定交易的股票。 這不是巧合,

而是新三板協議轉讓的特點決定的。

協定轉讓雖然同樣也能達成交易、形成價格, 但是與廣大股民熟悉的A股競價交易相比, 協定轉讓的效率較低、操作比較複雜, 容易出錯。

在協定轉讓中, 系統不會自動為買賣雙方撮合交易, 比如報價5元的賣單和同價格買單會同時在盤面上出現, 甚至報5元的賣家和報10元的買家之間也無法自動成交, 投資者需要手動進行一系列操作才能完成成交。 所以, 協議轉讓中, 市場遵循的不是價格優先, 而是時間優先, 全憑投資者眼疾手快, 才能搶得最優價格。

當然, 也有釣魚撿漏的。 據媒體報導, 2015年5月, 就有新三板個人投資者王秀榮因為以每股1分錢釣到九鼎集團(430719.OC)10萬股, 當時王秀榮注意到九鼎集團價格波動幅度較大, 上至20多元下至一分錢,因此每天掛出1分錢的買單,等待不小心的賣家“願者上鉤”。賣方上鉤後,王秀榮僅以1000元的成本,直接獲利約140萬元。

賣方送上門,也情有可原。在設置協議轉讓的買賣掛單時,由於系統會自動在價格欄出現當前“買賣一”的價格,有人不在意時,就會錯誤地以當前買賣一的價格掛出,而此時的買賣價格極可能是超低價或者超高價,很多在新三板“釣魚”的人,就是通過此種辦法誘人上當出現烏龍。

資深的新三板二級市場投資者、南山投資創始合夥人周運南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2014年以來,新三板已經出現過許多“撿漏”現象,這屬於無風險高收益的買賣,撿漏成為一些二級市場投資者的主業。他們的故事也吸引了更多人前來追逐撿漏機會,都想成為一夜暴富的幸運兒。

烏龍指頻出,監管層欲堵交易漏洞

新三板交易制度不完善、尤其是協定轉讓方式的存在,是烏龍交易不斷出現的根源。

當然,每次烏龍交易的發生,必然有人歡喜有人愁。

也正是因為新三板交易制度上存在較為複雜的漏洞,有深諳此道的投資者,還專門開啟機器監控的方式盯緊二級市場的烏龍掛單進行撿漏,據聞還獲益頗豐。

不過,監管層已經開始從監管和制度層面找尋辦法,兩頭夾擊異常交易行為,堵上交易漏洞。

雖然目前還沒有明確出臺改革的方向,但淨化新三板的交易環境,已經成為必然趨勢,而監管力度的加大也將推動新三板健康發展。

對此,南山投資創始合夥人周雲南表示,“學習很重要,操盤心態很重要,即時盯盤很重要,交易制度最重要。”

上至20多元下至一分錢,因此每天掛出1分錢的買單,等待不小心的賣家“願者上鉤”。賣方上鉤後,王秀榮僅以1000元的成本,直接獲利約140萬元。

賣方送上門,也情有可原。在設置協議轉讓的買賣掛單時,由於系統會自動在價格欄出現當前“買賣一”的價格,有人不在意時,就會錯誤地以當前買賣一的價格掛出,而此時的買賣價格極可能是超低價或者超高價,很多在新三板“釣魚”的人,就是通過此種辦法誘人上當出現烏龍。

資深的新三板二級市場投資者、南山投資創始合夥人周運南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2014年以來,新三板已經出現過許多“撿漏”現象,這屬於無風險高收益的買賣,撿漏成為一些二級市場投資者的主業。他們的故事也吸引了更多人前來追逐撿漏機會,都想成為一夜暴富的幸運兒。

烏龍指頻出,監管層欲堵交易漏洞

新三板交易制度不完善、尤其是協定轉讓方式的存在,是烏龍交易不斷出現的根源。

當然,每次烏龍交易的發生,必然有人歡喜有人愁。

也正是因為新三板交易制度上存在較為複雜的漏洞,有深諳此道的投資者,還專門開啟機器監控的方式盯緊二級市場的烏龍掛單進行撿漏,據聞還獲益頗豐。

不過,監管層已經開始從監管和制度層面找尋辦法,兩頭夾擊異常交易行為,堵上交易漏洞。

雖然目前還沒有明確出臺改革的方向,但淨化新三板的交易環境,已經成為必然趨勢,而監管力度的加大也將推動新三板健康發展。

對此,南山投資創始合夥人周雲南表示,“學習很重要,操盤心態很重要,即時盯盤很重要,交易制度最重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