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篆刻技法:關於“做印”

在我們前邊講過的篆刻技法七大項裡, 我把“做印”明確列為篆刻技法中的一個大項, 但“做印”在篆刻技法中是不是一項必須的技法專案, 歷來有爭議, 兩大陣營誰也說服不了誰。

一、關於做印的兩大陣營

支持做印的:往遠了說, 沈野在《印談》裡明確說:“文國博刻石章完, 必置之櫝中, 令童子盡日搖之;陳太學以石章擲地數次, 待其剝落有古色, 然後已。 ”可見做印這件事, 自打文彭那陣子就有, 印壇鼻祖支持做印, 所謂的陳太學也支持刻印完了, 隨意“做”上兩下;往近了說, 近現代最著名的篆刻大師吳昌碩據說每刻印,

都會“做印”, 當然, 他的方法只在印面最後呈現上有“做印”的效果, 至於如何做, 說法不一, 有傳說他拿刻好的印面在他自己的粗布鞋底上蹭的, 但看他的作品, 顯然, 有些效果是人工安排的, 並不是完全隨意“蹭”能“蹭”出來的。 遠近的大師, 刻印必做印, 顯然, 他們認為, “做”是有道理的。

(黃士陵刻“季度長年”及其邊款)

反對做印的:往遠了說, 有明代甘暘在《印章集說》中說:古之印, 未必不欲整齊, 而豈故作破碎?但世久風煙剝蝕, 以致損缺模糊者有之, 若有意破碎, 以仿古印, 但文法, 章法不古, 寧不反害乎古耶?“明萬曆年間的楊士修則說, ”犯造之法, 惟飾為易, 刀筆之下, 天然成章, 乃非法增添, 無端潤色, 畢竟剪花綴木, 生氣何有?”往近了說, 趙之謙則說“漢銅印妙處, 不在斑駁而在渾厚, 學渾厚全恃腕力。 石性脆, 力所到處, 應手輒落, 愈拙愈古, 看似平淡無奇, 而殊不易貌……”往近了說, 與吳昌碩同時期的黃士陵則更加反對“做印”, 甚至把做印比做“東施效顰”, 他說“漢印剝蝕, 年深使然, 西子之顰, 即其病也,

奈何捧心而效之。 ”

顯然, 兩大陣營各有他們的道理, 忽然讓人想起中學語文課本裡學過的一篇文章, 是龔自珍的《病梅館記》, 天下人都認為“梅以曲為美”, 這在文學作品和繪畫作品裡是不爭的, 但龔自珍偏偏認為那是病態, 不足取, 於是他“購三百盆, 皆病者, 無一完者。 既泣之三日, 乃誓療之:縱之順之, 毀其盆, 悉埋于地, 解其棕縛;以五年為期, 必複之全之。 ”他老人家一買三百盆, 花五年的時間, 就是把這些“病梅”給治了(當然, 他的文章可能另有所指)。

這是審美的差異。

李剛田老師在討論吳昌碩與黃士陵兩大篆刻大家時, 說:“吳昌碩以鈍刀直切追求粗服亂頭的寫意式線條, 厚朴蒼古, 一如班駁碑刻或古金爛銅;黃牧甫以薄刃沖刀,

求明眸皓齒般的工筆式效果, 爽朗雅健, 一如鑿金切玉之‘光潔無倫“。 如果以書法中的兩大古老概念作類比, 一家是“屋漏痕”, 一家是“折釵股”……

(吳昌碩與黃士陵)

這是審美的差異, 我們無法調和這兩大陣營, 精金美玉式的印風當然可喜, 野山荒原式的也無可厚非,

因此, 我還是接著寫下去, 喜歡做印的, 或可找到點規律性的東西有點助益, 不喜歡做印的, 說不定“他山之石”, 也有攻玉之功, 能有點不期然的啟發, 也說不定。 我相信吳昌碩與黃士陵不會因此打起架來, 他們在晚清的印壇, 遠遠的望著對方, 互相欣賞……

二、做印的方法

既然開始討論做印了, 當然直接說方法, 不再糾結“做”是對還是不對了。 據陳道義先生提出的吳昌碩先生的做印方法約略有這些:

1、敲擊

(吳昌碩刻“集虛草堂)

2、刮削

顯然,是後期的做印,在刻印過程中,對於線條的塑造,我們是反對刮和削的,而在做印過程中,用刀鋒或者刀棱(四方的刻刀有棱)刮削印邊、印角、或者印文,使鋒刃過露的筆劃變得更加自然,有歲月感,印邊由此變得有虛有實,直愣愣的線條變得模糊,四方方的印邊變得有了圓意,從而增加歲月感,使剛剛刻成的印章像經歷了時間的洗禮。

(吳昌碩刻”明月前身“)

3、椎鑿

就是拿上邊提到的刀鋒、刀角、刀背、刀的頂部或者任硬物垂直正對著印文、印邊、或者印地進行打擊,跟前面提到的敲擊用力的方向不一樣。這個力量方向是垂直的,前面的敲擊是橫向的。

以上三法,工具大都還是刀,因此有的說法裡,認為這是刀法的補充,其實,這顯然就是“做”,跟一刀一刀精准的“刻”還是有區別的。

(吳昌碩刻”書畫禪“)

4、磨擦

這就是我們前邊提到的拿刻好的印面往粗布鞋底上去蹭這種方法。當然,吳昌碩有這樣的鞋子,我們總不至於為了刻印還專門去買粗布鞋來穿吧,於是聰明的印友找來了各種替代品。有的用絲瓜瓤(就是那種老絲瓜去皮之後用來洗碗用的),有的用滑鼠墊,有的用牛仔褲的布,有的用洗碗用的鋼絲球,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各種材料都可能成為磨擦印面的材料,效果當然可有差異。

(吳昌碩刻”鮮鮮霜中鞠“)

顯然,在吳昌碩的印章中,各種做印方法都 是為他的刻服務的,他的高明之處在於能恰好地把握做的“度”,有效、正確地把“做”發揮到了極致,進一步完善了作品的審美風格。

三、怎麼具體地“做”

四大方法有了,具體怎麼“做”似乎也有一些成熟的說法,但做印既然沒有形成固化的理論,當然“各村有各村的高招”,約略提兩個……

比如大塊留紅的白文印,留紅的地方可以稍微加點殘破,印文過密的地方,可以稍稍殘破,使之並筆,讓各部件之間渾然一體;

(吳昌碩刻“人生只合駐湖州”)

橫畫豎破,豎畫橫破;不要順著筆劃破造成類似於“跑刀”的破;

不能因為破而形成字法上的錯誤,因為殘破直接使字法發生錯誤的很多,因為一個小筆劃的改動或者長短都有可能成為另外一個字,殘破時就需格外留意;

印的四角、四邊儘量不要方方整整,可加敲擊,刮削、刻等,使之有古意。

總之,“做印”實在是一個需要作者大量的實踐才能掌握的技法組成部分,同時,如何殘破做印,又需要作者長期學習,積累自己的審美,“做印”可以使一方印煥發生氣,也可能使一方佳作變得支離破碎,要謹慎操作而不是隨意為之,我們看到的吳昌碩的做印,看似不經意為之的妙手偶得,其實大部分是大師精益求精,匠心獨運,精心構思、理性安排出來的結果,甚至我們看趙叔孺、王福庵、陳巨來這些工穩印的篆刻家們的作品,其實在“做印”方面也都有極精到的做法,並不是完全不考慮,我們要學習他們的作品,在他們的作品中尋找每一處殘破或者做印的痕跡,認真理解,用心體會,最終將這些大家們的“做印”方法在自己頭腦中消化掉,形成自己“掌握”的技法手段。

還是那句:多看、多臨、多創作。盡是廢話。

(【老李刻堂】之197,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吳昌碩刻“集虛草堂)

2、刮削

顯然,是後期的做印,在刻印過程中,對於線條的塑造,我們是反對刮和削的,而在做印過程中,用刀鋒或者刀棱(四方的刻刀有棱)刮削印邊、印角、或者印文,使鋒刃過露的筆劃變得更加自然,有歲月感,印邊由此變得有虛有實,直愣愣的線條變得模糊,四方方的印邊變得有了圓意,從而增加歲月感,使剛剛刻成的印章像經歷了時間的洗禮。

(吳昌碩刻”明月前身“)

3、椎鑿

就是拿上邊提到的刀鋒、刀角、刀背、刀的頂部或者任硬物垂直正對著印文、印邊、或者印地進行打擊,跟前面提到的敲擊用力的方向不一樣。這個力量方向是垂直的,前面的敲擊是橫向的。

以上三法,工具大都還是刀,因此有的說法裡,認為這是刀法的補充,其實,這顯然就是“做”,跟一刀一刀精准的“刻”還是有區別的。

(吳昌碩刻”書畫禪“)

4、磨擦

這就是我們前邊提到的拿刻好的印面往粗布鞋底上去蹭這種方法。當然,吳昌碩有這樣的鞋子,我們總不至於為了刻印還專門去買粗布鞋來穿吧,於是聰明的印友找來了各種替代品。有的用絲瓜瓤(就是那種老絲瓜去皮之後用來洗碗用的),有的用滑鼠墊,有的用牛仔褲的布,有的用洗碗用的鋼絲球,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各種材料都可能成為磨擦印面的材料,效果當然可有差異。

(吳昌碩刻”鮮鮮霜中鞠“)

顯然,在吳昌碩的印章中,各種做印方法都 是為他的刻服務的,他的高明之處在於能恰好地把握做的“度”,有效、正確地把“做”發揮到了極致,進一步完善了作品的審美風格。

三、怎麼具體地“做”

四大方法有了,具體怎麼“做”似乎也有一些成熟的說法,但做印既然沒有形成固化的理論,當然“各村有各村的高招”,約略提兩個……

比如大塊留紅的白文印,留紅的地方可以稍微加點殘破,印文過密的地方,可以稍稍殘破,使之並筆,讓各部件之間渾然一體;

(吳昌碩刻“人生只合駐湖州”)

橫畫豎破,豎畫橫破;不要順著筆劃破造成類似於“跑刀”的破;

不能因為破而形成字法上的錯誤,因為殘破直接使字法發生錯誤的很多,因為一個小筆劃的改動或者長短都有可能成為另外一個字,殘破時就需格外留意;

印的四角、四邊儘量不要方方整整,可加敲擊,刮削、刻等,使之有古意。

總之,“做印”實在是一個需要作者大量的實踐才能掌握的技法組成部分,同時,如何殘破做印,又需要作者長期學習,積累自己的審美,“做印”可以使一方印煥發生氣,也可能使一方佳作變得支離破碎,要謹慎操作而不是隨意為之,我們看到的吳昌碩的做印,看似不經意為之的妙手偶得,其實大部分是大師精益求精,匠心獨運,精心構思、理性安排出來的結果,甚至我們看趙叔孺、王福庵、陳巨來這些工穩印的篆刻家們的作品,其實在“做印”方面也都有極精到的做法,並不是完全不考慮,我們要學習他們的作品,在他們的作品中尋找每一處殘破或者做印的痕跡,認真理解,用心體會,最終將這些大家們的“做印”方法在自己頭腦中消化掉,形成自己“掌握”的技法手段。

還是那句:多看、多臨、多創作。盡是廢話。

(【老李刻堂】之197,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