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大滇說茶1001夜之168 普洱茶20年記憶之二92方磚

大滇說茶1001夜, 今天繼續上次的內容。 由於涉及到較多的歷史史實, 這幾天又特意查閱了一些資料, 並詢問了一些前輩。 今天我們說下92方磚。

不管這個包裝是否是真的, 起碼大致是這個版面, 你可以在市面上找到許多種類似包裝的茶。 這一切, 或多或少, 都在暗示著你, 也許有一天, 你手裡的茶有機會重演普洱茶的另外一個神話——92方磚。

大廠、小廠、中廠, 在2000年後續推出了大量這種包裝的茶, 其內在根源都是一個被稱為末代茶王的茶——92方磚。 當中茶在2006年10月推出新版小方磚的時候, 價格僅僅是幾十元一公斤, 後續, 直奔300元一公斤而去。 然後, 中茶又推出了55周年紀念小方磚, 68周年紀念小方磚, 紀念香港回歸十周年小方磚, 2007年小方磚等許多產品, 把92方磚的歷史價值用到極致。 而大益也推出了92方磚命名的產品, 定位都直奔高檔茶。 這一切, 都構成92方磚神話的一部分。

因為有了88青, 所以有了7542的神話。 儘管現在的7542用的原料跟88青原料已經有很大不同了, 但88青成就了7542的赫赫威名是不爭的事實。 而92方磚使得這種100克的普洱生茶稱為重量級磚茶的流行, 功不可沒。

92方磚, 顧名思義, 是猛海茶廠在92年生產的一批100克生磚。 而尤指包裝錯版這一批。 引人注目的就是這個印刷的錯版。

就我個人來說, 我不認同92方磚有無數批。 如果錯版的這片是所謂的末代茶王, 那麼沒理由只要是92年生產的都是末代茶王。 包裝錯一次就夠了, 怎麼可能一年都在錯?然後又有人說, 92~95年生產的都是92方磚, 我十分之不解。 然後又說, 98~99年又生產了一批……總之, 一個錯的包裝, 一次沒用完, 用一年, 那也罷了, 如果持續幾年, 那的確難以服眾。

然後, 來看外包裝, 92年1月, 這幾個字是手工蓋章的。 如果沒有外面這層玻璃紙, 你可以斷言鐵定不是92方磚。 臨時貼在外面這張紙, 反映了很多問題。

注意到這一點, 在那個時代, 普洱方茶, 指示的是發酵茶製作的, 一般不用來描述生茶。

保質期, 18個月, 反映出那個時代,

還沒有提出越陳越香的概念。 普洱生茶, 保質期跟綠茶完全一致。 事實上, 雲南茶界, 現在還有很多人認為, 普洱茶生茶, 起碼在新茶階段, 應該屬於綠茶。 綠茶的概念是發酵程度為0, 普洱茶的新生茶, 是沒有發酵程度的。

電話號碼, 4位, 兩個號碼。 這就有很大問題了。 猛海地區的電話號碼自1992年11月由原來的四位改為五位!這使得後面時期生產的小方磚很難冠上92方磚的名頭。 所以, 市場上又有人拿著4位元電話包裝的小方磚, 又說是95年, 98年生產的, 這就非常奇怪了。 當然, 很多92方磚連這張白油紙的包裝都沒有, 就更不談不上是92方磚了。 日期藍色蓋印, 猛海茶廠小票, 廠方電話4位元, 薄油紙, 錯版100公分, 這就構成了識別92方磚包裝的基本要點了。

92方磚的大致茶面如此。但茶本身根據倉儲情況,會有所不同。可以肯定的是:茶用料較嫩。根據某些專家的說法,88青的原料裡較多喬木茶。而92方磚,不知道為什麼稱為末代茶王。

在昆明喝過這種傳說中的茶,而且是幹倉存放的,並沒有給我很好的印象。苦澀味重,轉化程度很差。當時價格在500元左右,討得一磚回到昆明,請教前輩,告知廣東購得的貨不真。前輩列舉了從包裝到茶的若干問題,但若比較口感,無論怎麼,我都認為廣版比滇版好喝很多。滇版苦重,廣版甜潤。所以,92方磚給我留下了一個遺憾,到底憑什麼這個茶被稱為末代茶王?也許,我一直沒喝到正宗的,存儲好的92方磚?

我也曾請教過92方磚的原料,前輩答曰:猛海群體種。這個是我第一次聽到群體種的概念。群體種,嘿嘿,就是各種都有,非純種。因為群體種的概念,使得後期無法複製這一傳說中的末代茶王。而同樣,88青也無法複製。這可能是中華文化的一大弊病。某個特定的年代,某人運氣好,做出了一個絕世好產品,前無古人後的同時,也變得後無來者。拼配是一個好的工藝手段,但拼配的原料最好再分得仔細一點,會更有利於奇跡再現。我們不要再簡單地分3級茶30%,五級茶60%,七級茶10%這樣的配方,而是再盡可能地細分下去,猛海某村某寨大樹春茶三級30%,思茅某村某寨臺地五級60%,臨滄某村七級10%,也許這樣的配方會更利於傳承。

歷史給了我們太多啟示,所以我們目前的做茶實踐中,把茶細分到村寨,我認為是個進步。即便最後進行拼配,那麼,重新複製某一款拼配茶的口感也會準確得多。純料和拼配,就是在這樣的相輔相成中進步,而簡單照搬國營時期的方式拼配,得出好茶可能真的要靠運氣。

大滇說茶1001夜,今晚就到這裡。謝謝。OVER!

92方磚的大致茶面如此。但茶本身根據倉儲情況,會有所不同。可以肯定的是:茶用料較嫩。根據某些專家的說法,88青的原料裡較多喬木茶。而92方磚,不知道為什麼稱為末代茶王。

在昆明喝過這種傳說中的茶,而且是幹倉存放的,並沒有給我很好的印象。苦澀味重,轉化程度很差。當時價格在500元左右,討得一磚回到昆明,請教前輩,告知廣東購得的貨不真。前輩列舉了從包裝到茶的若干問題,但若比較口感,無論怎麼,我都認為廣版比滇版好喝很多。滇版苦重,廣版甜潤。所以,92方磚給我留下了一個遺憾,到底憑什麼這個茶被稱為末代茶王?也許,我一直沒喝到正宗的,存儲好的92方磚?

我也曾請教過92方磚的原料,前輩答曰:猛海群體種。這個是我第一次聽到群體種的概念。群體種,嘿嘿,就是各種都有,非純種。因為群體種的概念,使得後期無法複製這一傳說中的末代茶王。而同樣,88青也無法複製。這可能是中華文化的一大弊病。某個特定的年代,某人運氣好,做出了一個絕世好產品,前無古人後的同時,也變得後無來者。拼配是一個好的工藝手段,但拼配的原料最好再分得仔細一點,會更有利於奇跡再現。我們不要再簡單地分3級茶30%,五級茶60%,七級茶10%這樣的配方,而是再盡可能地細分下去,猛海某村某寨大樹春茶三級30%,思茅某村某寨臺地五級60%,臨滄某村七級10%,也許這樣的配方會更利於傳承。

歷史給了我們太多啟示,所以我們目前的做茶實踐中,把茶細分到村寨,我認為是個進步。即便最後進行拼配,那麼,重新複製某一款拼配茶的口感也會準確得多。純料和拼配,就是在這樣的相輔相成中進步,而簡單照搬國營時期的方式拼配,得出好茶可能真的要靠運氣。

大滇說茶1001夜,今晚就到這裡。謝謝。OVER!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