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從街邊小店到融資數千萬,輕奢眼鏡零售市場蛋糕有多大

輕奢時尚這個概念及其對應的市場, 在全球範圍內基本已被瓜分乾淨, 並開始加速集團化壟斷。 但在眼鏡這個細分領域, 介於廉價快時尚與高端奢侈品之間的輕奢市場仍有大量空白, 中國的創業者抓住了先機, 投資人也聞風而來, 那麼輕奢眼鏡這塊蛋糕究竟有多大?

2012年, Coterie還只是上海巨鹿路上一家30平方米的小店。

眼鏡零售業的金字塔

近日, 曾投資摩拜單車專案的熊貓資本帶著數千萬資金領投中國本土先鋒眼鏡集團Coterie, 赫美集團跟投。 字面意思是“小集團”的Coterie主要以實體零售模式經營不同品牌的輕奢潮流眼鏡, 其三位創始人2012年在上海的巨鹿路開出第一家30平方米的小店時, 還在全球眼鏡巨頭Luxottica與香港時尚零售集團i.t做著高管, 他們沒想到有朝一日自己會辭掉讓人羡慕的工作, 而這個“小集團”目前已擴張至全國十多個城市、簽下百餘個品牌並順利融資。

這5年來, 全球眼鏡業的版圖發生劇變, 曾經一片空白的輕奢市場慢慢浮現, 並在中國這片熱土迸發出巨大的潛力。 實際上, Coterie的發展速度相較於一批走低價路線的眼鏡零售商還不算迅猛, 它們中有一部分來自中國本土, 線上上和線下均“野蠻生長”, 單品價格從99到499不等, 市場份額極速上揚;還有一部分品牌店來自海外, 以實體零售模式為主, 在專業領域深耕多年, 各具特色。

來自日本的眼鏡零售商JINS

在Coterie的創始人之一鄺庭碩看來, 本土的“快時尚”眼鏡零售商實力不容小覷, 但熱門款式跟國外品牌相似度很高, 設計方面沒有太多突破, 他們的主要目標群體是學生與初入社會的年輕人, 對價格較為敏感也不太在意原創性, 因此這批零售商的生意還是相當紅火。 而以JINS為代表的日系品牌, 一般會有自己的設計團隊, 他們的目標人群比較看重功能性, 套餐價位在300元到500元之間, 性價比很高, 也在中國市場上收穫了一批忠實擁躉。

定位高端的溥儀眼鏡

店鋪設計充滿概念性與藝術趣味的韓國眼鏡品牌Gentle Monster

就在去年, 韓國輕奢眼鏡品牌Gentle Monster隨韓流大舉進軍中國, 原本主攻時裝的中國本土設計師品牌JINNNN則因推出一副很受明星追捧的眼鏡而一夜成名, 前者在中國的獨家代理權被溥儀眼鏡拿下, 後者成為Coterie賣到脫銷的爆款。 “我們有3個買手, 除了去眼鏡展和時裝秀, 更重要的任務是盯緊潮流動向, 比如全智賢在韓劇裡戴了哪個牌子的眼鏡, 我們會迅速反應, 抓住這個品牌以及這個款式最火的半年時間猛推銷售。 此外買手還要負責預測接下去3到6個月會有哪些設計師品牌可能火起來, 比如tagbox,我們就是看准它的前景,從生產、零售到批發,把整個IP都簽下來,除了在自己店裡賣還會推到新加坡、加拿大等海外市場 。” 鄺庭碩說。

因《中國有嘻哈》而走紅的說唱歌手小白佩戴本土設計師品牌tagbox的眼鏡

雖然Coterie目前的業務已經超出零售範疇,並打算在電子商務方面加大發展力度,但鄺庭碩對Coterie的期望是能夠在口碑和地位上向潮流買手店colette看齊,那是一家經營多年仍開在巴黎街頭一隅的小店,全球潮人造訪巴黎都要去那裡“朝聖”。鄺庭碩希望消費者能夠像在colette買東西那樣,“在完全沒聽說某個設計師品牌的情況下,也會因為信任Coterie的眼光而放心買單”。然而作為業界標杆的colette,前不久剛剛關門大吉。業內人士紛紛為其惋惜之餘也不禁要問,輕奢消費這塊蛋糕究竟是越來越大,還是正被日益膨脹的上下兩端悄悄蠶食?面對這一問題,鄺庭碩認為,高端消費者會嘗試更年輕、更時尚的品牌,而大眾消費者也會隨著年齡和收入的提高而改變需求,市場肯定是流動的,而他們要做的就是走在潮流前面。

Coterie聯合創始人鄺庭碩

用做潮店的思維賣眼鏡

據鄺庭碩回憶,當年他與兩位好友在決定創業之前曾認真地想過做什麼更有勝算:“我們在時尚圈打拼多年,對時尚也興趣濃厚,但論產品、品牌和人脈資源,主要還是集中在眼鏡行業。因為時裝鞋包的競爭太激烈了,而眼鏡品類,尤其是針對中產階層的零售商還不多,就算有也不成規模,要麼是賣山寨和假貨的,要麼是某個富二代拿了點水貨玩票,於是我們是在對貨源和市場都有了充分瞭解的基礎上開出第一家店。”

曾在i.t工作8年有餘的鄺庭碩,2008年那會兒被派到上海開拓市場,整個部門只有3個人,擠在上海銅仁路一幢老房子裡辦公。現如今,i.t作為時尚零售業的先鋒已在中國大陸站穩腳跟,而鄺庭碩也在這段經歷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更重要的是,他在與Adidas合作的過程中認識了同為香港人的合作夥伴、日後Coterie的首席執行官梁玨思,他辭職創業時,已是Luxottica的大中華區副總,也正是他遊說麾下的香港創意人Jason加入Coterie的創始人團隊。

近幾年,明星街拍成為“帶貨”的主要陣地。

Coterie和傳統眼鏡店相比,最顯而易見的區別是沒有配鏡區域。“當然會有客人跟我們反映說不方便,但我們從一開始就沒想過要在店裡雇一個穿白大褂的驗光師,覺得與潮店的調性不符。直到後來蔡司出了一款自動配鏡的機器,只要拿舊鏡片或者驗光單過來就可以複製到新眼鏡上,我們才增加了這項服務。” 鄺庭碩說,“其實Coterie的客人75%是女性,買墨鏡多過近視鏡,一年買個三四副當時尚飾品換著戴,所以最重要是好看,驗光倒是次要的。“

Luxottica旗下的亮視點以專業度著稱。

作為一家潮店,Coterie的貨品以每三個月換一批的速度更新換代,幾乎每隔一到兩周就會上新一次,除了比較固定的日本手工眼鏡和Saint Laurent、Dior這類大牌,還有大批小眾設計師品牌,數量多達80至100個,並且隨著潮流變化不斷更替。Luxottica旗下的亮視點、Sunglasshut以及海外主流的眼鏡零售商,手中包括自有品牌和代理品牌在內,數量都不會超過20個,更新速度也是一年兩季,屬於常規動作。

據鄺庭碩稱,Coterie最初在北京的店開在三裡屯商圈鬧中取靜的那裡花園,也是小小一間,但幾乎大半個娛樂圈都曾造訪過那家店,不知是因為趕上了自媒體時代明星們爭相“帶貨”的浪潮,還是三位創始人早已建立了良好的人脈,開店才9個月,該店的月營業額就超過了150萬元。位於三裡屯黃金地段的時尚購物中心太古裡聞訊與他們接觸,給出極佳的位置邀請入駐。由此,Coterie便從街頭轉戰商場,走向了更大的平臺。

Coterie上海迪士尼店鋪

“我們現在一共有29家店,選址主要是城市中心區域定位中等偏上、時尚度較高、整體較新的商場,每一家店鋪的貨都不太一樣,比如上海的新天地,潮人很多,那裡的店就主打韓國或者中國本土設計師的眼鏡,而迪士尼的店就會有比較特別的卡通款式。其實當時開這家店還是迪士尼做完市場調研後主動來找我們談的,因為他們之前從來都只和Luxottica合作。”鄺庭碩頗有感觸地說,“迪士尼每天能帶來數萬人的流量與巨大曝光,我們的店鋪與Sephora、Pandora這類輕奢牌毗鄰,品牌組合也非常理想,對於我們來說意義非凡。”

關於本輪融資,Coterie的CEO梁玨思說,資金將主要用於四個部分,一是在全國重點城市開設門店;二是與可控品牌進行深度策略合作,以國內設計師品牌為主要合作對象;三是拓展全球銷售管道、升級線上線下銷售平臺;最後一部分則將用於團隊組建。

位於三裡屯太古裡的Coterie門店

本輪投資方、熊貓資本合夥人毛聖博認為,在消費升級的大潮中,VC的投資機會將會存在於類似Coterie的時尚類管道品牌中。“品牌打造往往需要長時間累積,其中時尚品牌發展相對快,但同時又會面臨生命週期短的問題。因此我們認為,適合VC投的新零售應該是類似Coterie的集合店形態時尚管道品牌,或者說時尚品牌管理公司。這類公司兼備時尚品牌的快速成長性和品牌組合的生命力。”

比如tagbox,我們就是看准它的前景,從生產、零售到批發,把整個IP都簽下來,除了在自己店裡賣還會推到新加坡、加拿大等海外市場 。” 鄺庭碩說。

因《中國有嘻哈》而走紅的說唱歌手小白佩戴本土設計師品牌tagbox的眼鏡

雖然Coterie目前的業務已經超出零售範疇,並打算在電子商務方面加大發展力度,但鄺庭碩對Coterie的期望是能夠在口碑和地位上向潮流買手店colette看齊,那是一家經營多年仍開在巴黎街頭一隅的小店,全球潮人造訪巴黎都要去那裡“朝聖”。鄺庭碩希望消費者能夠像在colette買東西那樣,“在完全沒聽說某個設計師品牌的情況下,也會因為信任Coterie的眼光而放心買單”。然而作為業界標杆的colette,前不久剛剛關門大吉。業內人士紛紛為其惋惜之餘也不禁要問,輕奢消費這塊蛋糕究竟是越來越大,還是正被日益膨脹的上下兩端悄悄蠶食?面對這一問題,鄺庭碩認為,高端消費者會嘗試更年輕、更時尚的品牌,而大眾消費者也會隨著年齡和收入的提高而改變需求,市場肯定是流動的,而他們要做的就是走在潮流前面。

Coterie聯合創始人鄺庭碩

用做潮店的思維賣眼鏡

據鄺庭碩回憶,當年他與兩位好友在決定創業之前曾認真地想過做什麼更有勝算:“我們在時尚圈打拼多年,對時尚也興趣濃厚,但論產品、品牌和人脈資源,主要還是集中在眼鏡行業。因為時裝鞋包的競爭太激烈了,而眼鏡品類,尤其是針對中產階層的零售商還不多,就算有也不成規模,要麼是賣山寨和假貨的,要麼是某個富二代拿了點水貨玩票,於是我們是在對貨源和市場都有了充分瞭解的基礎上開出第一家店。”

曾在i.t工作8年有餘的鄺庭碩,2008年那會兒被派到上海開拓市場,整個部門只有3個人,擠在上海銅仁路一幢老房子裡辦公。現如今,i.t作為時尚零售業的先鋒已在中國大陸站穩腳跟,而鄺庭碩也在這段經歷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更重要的是,他在與Adidas合作的過程中認識了同為香港人的合作夥伴、日後Coterie的首席執行官梁玨思,他辭職創業時,已是Luxottica的大中華區副總,也正是他遊說麾下的香港創意人Jason加入Coterie的創始人團隊。

近幾年,明星街拍成為“帶貨”的主要陣地。

Coterie和傳統眼鏡店相比,最顯而易見的區別是沒有配鏡區域。“當然會有客人跟我們反映說不方便,但我們從一開始就沒想過要在店裡雇一個穿白大褂的驗光師,覺得與潮店的調性不符。直到後來蔡司出了一款自動配鏡的機器,只要拿舊鏡片或者驗光單過來就可以複製到新眼鏡上,我們才增加了這項服務。” 鄺庭碩說,“其實Coterie的客人75%是女性,買墨鏡多過近視鏡,一年買個三四副當時尚飾品換著戴,所以最重要是好看,驗光倒是次要的。“

Luxottica旗下的亮視點以專業度著稱。

作為一家潮店,Coterie的貨品以每三個月換一批的速度更新換代,幾乎每隔一到兩周就會上新一次,除了比較固定的日本手工眼鏡和Saint Laurent、Dior這類大牌,還有大批小眾設計師品牌,數量多達80至100個,並且隨著潮流變化不斷更替。Luxottica旗下的亮視點、Sunglasshut以及海外主流的眼鏡零售商,手中包括自有品牌和代理品牌在內,數量都不會超過20個,更新速度也是一年兩季,屬於常規動作。

據鄺庭碩稱,Coterie最初在北京的店開在三裡屯商圈鬧中取靜的那裡花園,也是小小一間,但幾乎大半個娛樂圈都曾造訪過那家店,不知是因為趕上了自媒體時代明星們爭相“帶貨”的浪潮,還是三位創始人早已建立了良好的人脈,開店才9個月,該店的月營業額就超過了150萬元。位於三裡屯黃金地段的時尚購物中心太古裡聞訊與他們接觸,給出極佳的位置邀請入駐。由此,Coterie便從街頭轉戰商場,走向了更大的平臺。

Coterie上海迪士尼店鋪

“我們現在一共有29家店,選址主要是城市中心區域定位中等偏上、時尚度較高、整體較新的商場,每一家店鋪的貨都不太一樣,比如上海的新天地,潮人很多,那裡的店就主打韓國或者中國本土設計師的眼鏡,而迪士尼的店就會有比較特別的卡通款式。其實當時開這家店還是迪士尼做完市場調研後主動來找我們談的,因為他們之前從來都只和Luxottica合作。”鄺庭碩頗有感觸地說,“迪士尼每天能帶來數萬人的流量與巨大曝光,我們的店鋪與Sephora、Pandora這類輕奢牌毗鄰,品牌組合也非常理想,對於我們來說意義非凡。”

關於本輪融資,Coterie的CEO梁玨思說,資金將主要用於四個部分,一是在全國重點城市開設門店;二是與可控品牌進行深度策略合作,以國內設計師品牌為主要合作對象;三是拓展全球銷售管道、升級線上線下銷售平臺;最後一部分則將用於團隊組建。

位於三裡屯太古裡的Coterie門店

本輪投資方、熊貓資本合夥人毛聖博認為,在消費升級的大潮中,VC的投資機會將會存在於類似Coterie的時尚類管道品牌中。“品牌打造往往需要長時間累積,其中時尚品牌發展相對快,但同時又會面臨生命週期短的問題。因此我們認為,適合VC投的新零售應該是類似Coterie的集合店形態時尚管道品牌,或者說時尚品牌管理公司。這類公司兼備時尚品牌的快速成長性和品牌組合的生命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