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林園再談價值投資:醫藥板塊會誕生下一個茅臺

編者按:曾幾何時, 民間股神林園是二級市場投資者頂禮膜拜的對象, 他的傳奇經歷鼓舞了眾多股民投身股海、披荊斬棘;然而, 近年來, 功成名就後的林園逐漸脫離了大眾視野, 傳說這些年他過著一種閑雲野鶴般的生活;不過, 對於浸淫多年的A股市場, 早已實現財富自由的林園如今持有的是怎樣的一種投資態度和投資策略呢?

2017年以來, 貴州茅臺幾乎吸引了場內外所有投資者的目光, 一眾當年蟄伏茅臺的私募大咖終於迎來了期盼的春天, 而林園的名字也再次走進大眾的視野, 他大膽預測醫藥板塊會誕生下一個貴州茅臺。

但斌曾說價值投資是時間的玫瑰, 而林園多年實踐的又是怎樣的一條價值投資之路呢?

近幾年, 民間股神林園似乎低調了許多, 他很少接受各家媒體的專訪, 也不再高調展示自己的投資交割單, 早已實現財富自由的他如今在忙些什麼呢?

其實, 現在的林園和2007年時並沒有太大的區別:投資理念沒有改變, 兩條腿兒跑公司的習慣沒有改變;但他的心態更放鬆了, 他給自己定的目標是“玩好”(把沒去的地方走一遍、沒吃的美食吃一遍、沒玩的東西玩一遍)。 在其資產配置中, 他重倉了幾隻消費龍頭, 例如貴州茅臺、五糧液、雲南白藥, 並在全世界8個地區配置了資產, 有好的企業就“配一點”。

回看當年,

他在1989年以8000元入市, 到2007年取得了20億元收益, 18年間創造了一個神話;或許很難再締造同樣的輝煌, 但他重倉的貴州茅臺、五糧液、雲南白藥等股票依然在為他書寫新的“傳奇”。 本周, 《紅週刊》面對面欄目邀請到了老朋友林園, 聊聊他如今的人生和投資邏輯。

攀比心是投資者的敵人

《紅週刊》:2007年, 您參與了央視的一檔節目, 其間主持人採訪到您, 才發現了您的傳奇經歷, 於是央視對您做了一期專訪, 您逐漸被投資者熟知。 此後, 各大媒體爭相報導, 評價您是“中國的巴菲特”。 但在2007年之後, 您似乎很少接受媒體採訪, 逐漸淡出了大家的視線, 這些年您在幹什麼?

林園:其實還是在做投資, 我現在更多的時間是在走訪上市公司, 參加股東大會,

甚至在觀察身邊的事物, 我發現一個明顯的改變, 就是中國人的消費能力有了巨大的提升。 在我關注的衣食住行這幾個領域中, 一個明顯變化就是去醫院就醫的人更多了, 更多人希望享受高端的醫療服務。 最近這些年, 我在股票上的操作頻率有所減少, 2007年之前重倉的股票到現在並沒有太大變化。 但是對於一些細分行業, 在還沒有誕生龍頭之前, 我會每檔股票都配一點, 因為在這些公司中會誕生未來的細分龍頭。

《紅週刊》:今年, 距離您當年被封為“中國股神”恰好已經過去了10個年頭, A股市場誕生了一批又一批的牛人, 無論風雲變幻, “林園”一直是二級市場一塊響噹噹的名牌;那麼, 這些年您的生活和投資的節奏又是怎樣的呢?

林園:我每隔2、3個月就會搬到另外一個城市生活, 馬上我就要飛往成都住一段時間。 我到一個城市不是住酒店, 而是住在居民區裡, 和當地人一樣工作、上下班、買菜做飯, 融入當地人的生活。

我這麼做主要是看淡了很多事情, 有時候攀比心是投資者的敵人, 如果能不受市場漲跌的影響, 不受外界環境的干擾, 按照自己的計畫執行操作, 投資會變得簡單。 我現在能看淡很多事情, 例如金錢、收益、客戶的問詢等;我想通過休閒的方式, 把投資變輕鬆, 不再爭強好勝, 不和別人攀比。

《紅週刊》:從2007年開始, 您投資了全世界8個地區的資產, 但是只占總資產的5%, 配置這些資產有什麼目的?

林園:雖然投資占比不高, 但收益還可以。

我不希望自己走柯達等知名企業破產的老路, 我們不能固步自封, 要為未來的收益設一個“保險”。

林園的價值投資理念

《紅週刊》:這麼多年來, 國內市場一直視您為價值投資的先行者, 而您一直踐行的價值投資理念是什麼呢?

《紅週刊》:具有壟斷性的企業未來很有可能會成長為細分行業的龍頭, 這其實就是把投資中的不確定性變為確定性, 對企業的未來發展心中有數。

林園:是的, 股市的風險其實就是企業經營的風險, 我們只要把握住經營的風險, 就是在做一個自己能夠把握的投資, 這樣才能賺取穩健的收益, 而不會出現意外。

對所投資的公司, 我每個月至少打一個電話去瞭解, 跟蹤企業每個月的經營情況, 這個月賣了多少貨, 我自己都可以為它做報表。當然,跟蹤有時候很難做,有的企業不好打交道,有的企業領導在談話時天馬行空,但就企業發展所言甚少,那我寧願放棄。

有一次,我投資了一家武漢企業,我給他們打電話,他們說你來公司聊吧,但我飛過去後,他們卻說公司領導都出差了。後來我找了一大圈兒,包括當地區長、一把手都找了,結果他們還是不願意見,說我們底下人做不了主,這種企業我索性放棄。

《紅週刊》:從您的重倉股以及操作策略可以看出,您實際是一名價值投資者,但曾經在接受採訪時,您卻說自己做的是一種投機?

林園:我的投資方法是靈活的,市場也是變化的,要根據市場來判斷。大家看到我十幾年不變的持有幾檔股票,是因為我認為從2007年以後,中國市場沒有牛市,2015年股市漲到5178點,後來看其實是一波牛市,但當時我們看不清楚;我們認為只有創新高才是牛市、大多數人解套才是牛市,我們判斷如果股指超越6000點才是牛市,但當時點位離6000點還有一段距離,所以採取的依然是熊市策略。

而熊市中要買的股票是確定性級別最高的股票,例如我在2003年買入的貴州茅臺、五糧液和雲南白藥。熊市中沒有泡沫,投資者只能享受企業利潤增長帶來的股價上漲,這時候我們都無法賺股市中的錢,只能賺企業的錢,在熊市中的最優策略就是持有不動。我們認為目前A股還在熊市中,雖然滬指突破了3300點,市場中的人氣也在慢慢聚集,但中國經濟依然沒有找到一條高速發展的途徑。雖然今年供給側改革、環保督查等帶動了傳統產業的回暖,但其中伴隨著用工成本的增加,我認為這對企業經營是不利的。中國經濟或許要通過觸底後的反彈,才能出現和成熟市場類似的大牛市。

《紅週刊》:牛市的策略就和熊市不同,我聽說有些基金公司做法比較極端,在牛市和熊市轉換時,甚至會更換基金經理。

林園:這個做法是有道理的,牛市和熊市的投資策略有本質區別。牛市初期,最有上漲動力的是大市值的績優龍頭和能夠帶動人氣指標的個股。但這些股票的總市值較大,初期上漲會較為緩慢,甚至不漲。

而一旦趨勢形成,它們會成為市場中的熱點。這個時候我的操作策略是“捂股”,手中的股票有的上漲,有的下跌,這種現象很正常;我只要確認自己拿的是有業績的股票,就不擔心它短時期的波動,其遲早有一天會上漲。

而在牛市中期,市場上會出很多較為優質的公司股價上漲,而且市場會給他們輪流上漲的機會,這時調倉換股,選擇性價比更高的企業則更加重要。在這一階段,我會密集調研上市公司,希望搞清楚所有的隱藏問題,確認我投資的標的是一家優質企業。

最後,在牛市末期,市場上大多數企業都會上漲,我也會在其中做波段、投資性價比更高的企業。所以我會在不同的時間做不同的事情,我管這個叫做“投機”。

買入 持有 賣出

《紅週刊》:再好的股票如果在6124點或者5178點買入,都會承擔巨大的壓力,這就要請問您,在有了可以做投資的標的,會不會看重買入時間,也就是擇時問題。

林園:除了方向的選擇,擇時是最重要的。我管理的華潤二、三期,當時受到很多外界的干擾,在6000點時入市,因此我也受到很多煎熬。但其實只要不買在最高點,風險就不大,因為牛市是套不住人的,流動性充裕,股價波動也會提供賣出機會。

《紅週刊》:其實這些大牛股,很多人都騎過,成功訣竅就在於長期持有,而很多人只是與他們有過一面之緣。那麼能夠堅定持有,靠的肯定是對公司基本面的充分瞭解。但這些股票也會因為市場系統性的風險、或者行業黑天鵝導致股價出現回檔,這時候的堅持就是對心態和自我的挑戰,在這方面您是如何做到心如止水的?奉行價值投資最難的是否就在於此?

林園:我只專心關注公司,看盤的時間很少,當年片仔癀下跌最兇猛的時期,我其實並沒有注意到。對於股市大跌,我從來沒有怕過,我對一家企業的瞭解和董事長一樣深,沒有什麼能改變持有的優質資產的盈利能力。波動對我來說反而是好事,有波動才能以便宜的價格買入優質公司的資產。

《紅週刊》:那麼,價值投資究竟該在何時落袋為安呢?請您結合具體的實例談一談。

林園:迄今為止,我還沒有因為估值過高而賣出過股票,我賣出的時點一般是企業基本面發生了變化。例如2007年我投資了路橋類企業,買這類股票相當於買資產,當時福建高速的股息超過4元,股價上升,股息率就會下降,這相當於買這個資產不再合適了。再例如,去年我們賣出了招商銀行,我們注意到越來越少的人去銀行辦理業務,微信支付、支付寶大大擠佔了銀行的市場份額,所以我們賣出了招商銀行,雖然今年招商銀行大漲,但我也不遺憾。

站穩3300點 市場熱點覬覦何方?

《紅週刊》:您在2007年時的投資策略是“衣食住行”,和巴菲特不謀而合,那麼現在您看好哪些板塊?

林園:毫無疑問是醫藥股,我相信未來這個板塊中會誕生下一個超級大牛股。中國人生活水準在提升,都希望健康長壽,在醫藥上的花費也在逐年增加。另外醫藥板塊已經5、6年沒有啟動了,一個關係國計民生的板塊不應該這麼長時間在底部盤整。

除了剛才提到的雲南白藥,同仁堂也是我的重倉股,同仁堂生產的安宮牛黃丸、牛黃解毒片在市場上一家獨大;除了同仁堂,還有幾家企業也生產這類藥物,但基本沒有銷量。除此之外,在中藥領域,像阿膠、蟲草等其實也值得長期投資,未來的價值會不斷增長,但是這些企業並不是壟斷性企業,所以成長性會比雲南白藥和同仁堂差。

《紅週刊》:看到您最近在調研寶萊特,寶萊特主營醫療器械,這和您之前投資的快消類產品不同,寶萊特面向的受眾是醫院,不是消費者,您投資策略發生改變了嗎?

林園:我認為醫療服務未來將迎來爆發,醫療服務本身是一個消費品,具有消費品的剛需屬性,存在著巨大的市場空間。但現在醫療服務企業還沒有形成氣候,沒有哪家企業居於壟斷地位;所以我採取了“笨人笨辦法”,在行業沒有啟動的時候,每家都做一遍調研,和董事長聊聊天,對銷量做一下估算,然後在現在估值處在歷史低位的時候,做一個全面配置,每一家企業都少量配一點倉位,然後在未來持續跟進,如果有發展速度加快的企業,會逐漸加倉。

《紅週刊》:貴州茅臺也是您多年重倉的優質標的,上周您在接受紅週刊採訪時表示會繼續持有,您繼續看好貴州茅臺的原因是什麼?

林園:今年中報顯示,貴州茅臺淨利潤同比增長36%,對應30倍市盈率,按照這個增長速度,未來3年茅臺市盈率會不斷下降,預計在2020年市盈率降為20倍左右。這樣來看,茅臺股價依然在合理區間,不存在所謂的泡沫。在全世界範圍內,我都沒發現有比貴州茅臺還好的企業,拉貨的卡車在庫房外排隊等待,而且是先付款後交貨。很多人對貴州茅臺的長期成長性表示質疑,認為白酒是中年人的消費產品,現在年輕人更喜歡喝紅酒、威士卡。但其實有錢人還是在喝茅臺,不分青年還是中年。沒聽說過喝紅酒上癮的,但喝白酒確實會上癮。

白酒板塊目前的風險在於累積升幅較大,但是不是即將到頂,我不好判斷,因為畢竟頂只有一個。目前白酒整體的上行趨勢非常好,我認為貴州茅臺未來3年還會再創新高。

《紅週刊》:此外,山西汾酒也是您的重倉股,看好這只二線白酒龍頭的原因是什麼?

林園:山西汾酒市值較小,只有463億元,小企業能讓投資者享受雙重收益,不僅能獲得企業盈利本身的收益,還能享受股本擴張的收益,而且像這樣的知名品牌往往能保障股本的擴張性。

目前白酒在景氣通道中,所以我們配置了一點山西汾酒,山西汾酒還和山西省政府簽訂了軍令狀,董事長承諾,未來3年利潤不翻番就辭職走人。所以我們也長期看好山西汾酒未來的業績成長。

證券市場紅週刊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我自己都可以為它做報表。當然,跟蹤有時候很難做,有的企業不好打交道,有的企業領導在談話時天馬行空,但就企業發展所言甚少,那我寧願放棄。

有一次,我投資了一家武漢企業,我給他們打電話,他們說你來公司聊吧,但我飛過去後,他們卻說公司領導都出差了。後來我找了一大圈兒,包括當地區長、一把手都找了,結果他們還是不願意見,說我們底下人做不了主,這種企業我索性放棄。

《紅週刊》:從您的重倉股以及操作策略可以看出,您實際是一名價值投資者,但曾經在接受採訪時,您卻說自己做的是一種投機?

林園:我的投資方法是靈活的,市場也是變化的,要根據市場來判斷。大家看到我十幾年不變的持有幾檔股票,是因為我認為從2007年以後,中國市場沒有牛市,2015年股市漲到5178點,後來看其實是一波牛市,但當時我們看不清楚;我們認為只有創新高才是牛市、大多數人解套才是牛市,我們判斷如果股指超越6000點才是牛市,但當時點位離6000點還有一段距離,所以採取的依然是熊市策略。

而熊市中要買的股票是確定性級別最高的股票,例如我在2003年買入的貴州茅臺、五糧液和雲南白藥。熊市中沒有泡沫,投資者只能享受企業利潤增長帶來的股價上漲,這時候我們都無法賺股市中的錢,只能賺企業的錢,在熊市中的最優策略就是持有不動。我們認為目前A股還在熊市中,雖然滬指突破了3300點,市場中的人氣也在慢慢聚集,但中國經濟依然沒有找到一條高速發展的途徑。雖然今年供給側改革、環保督查等帶動了傳統產業的回暖,但其中伴隨著用工成本的增加,我認為這對企業經營是不利的。中國經濟或許要通過觸底後的反彈,才能出現和成熟市場類似的大牛市。

《紅週刊》:牛市的策略就和熊市不同,我聽說有些基金公司做法比較極端,在牛市和熊市轉換時,甚至會更換基金經理。

林園:這個做法是有道理的,牛市和熊市的投資策略有本質區別。牛市初期,最有上漲動力的是大市值的績優龍頭和能夠帶動人氣指標的個股。但這些股票的總市值較大,初期上漲會較為緩慢,甚至不漲。

而一旦趨勢形成,它們會成為市場中的熱點。這個時候我的操作策略是“捂股”,手中的股票有的上漲,有的下跌,這種現象很正常;我只要確認自己拿的是有業績的股票,就不擔心它短時期的波動,其遲早有一天會上漲。

而在牛市中期,市場上會出很多較為優質的公司股價上漲,而且市場會給他們輪流上漲的機會,這時調倉換股,選擇性價比更高的企業則更加重要。在這一階段,我會密集調研上市公司,希望搞清楚所有的隱藏問題,確認我投資的標的是一家優質企業。

最後,在牛市末期,市場上大多數企業都會上漲,我也會在其中做波段、投資性價比更高的企業。所以我會在不同的時間做不同的事情,我管這個叫做“投機”。

買入 持有 賣出

《紅週刊》:再好的股票如果在6124點或者5178點買入,都會承擔巨大的壓力,這就要請問您,在有了可以做投資的標的,會不會看重買入時間,也就是擇時問題。

林園:除了方向的選擇,擇時是最重要的。我管理的華潤二、三期,當時受到很多外界的干擾,在6000點時入市,因此我也受到很多煎熬。但其實只要不買在最高點,風險就不大,因為牛市是套不住人的,流動性充裕,股價波動也會提供賣出機會。

《紅週刊》:其實這些大牛股,很多人都騎過,成功訣竅就在於長期持有,而很多人只是與他們有過一面之緣。那麼能夠堅定持有,靠的肯定是對公司基本面的充分瞭解。但這些股票也會因為市場系統性的風險、或者行業黑天鵝導致股價出現回檔,這時候的堅持就是對心態和自我的挑戰,在這方面您是如何做到心如止水的?奉行價值投資最難的是否就在於此?

林園:我只專心關注公司,看盤的時間很少,當年片仔癀下跌最兇猛的時期,我其實並沒有注意到。對於股市大跌,我從來沒有怕過,我對一家企業的瞭解和董事長一樣深,沒有什麼能改變持有的優質資產的盈利能力。波動對我來說反而是好事,有波動才能以便宜的價格買入優質公司的資產。

《紅週刊》:那麼,價值投資究竟該在何時落袋為安呢?請您結合具體的實例談一談。

林園:迄今為止,我還沒有因為估值過高而賣出過股票,我賣出的時點一般是企業基本面發生了變化。例如2007年我投資了路橋類企業,買這類股票相當於買資產,當時福建高速的股息超過4元,股價上升,股息率就會下降,這相當於買這個資產不再合適了。再例如,去年我們賣出了招商銀行,我們注意到越來越少的人去銀行辦理業務,微信支付、支付寶大大擠佔了銀行的市場份額,所以我們賣出了招商銀行,雖然今年招商銀行大漲,但我也不遺憾。

站穩3300點 市場熱點覬覦何方?

《紅週刊》:您在2007年時的投資策略是“衣食住行”,和巴菲特不謀而合,那麼現在您看好哪些板塊?

林園:毫無疑問是醫藥股,我相信未來這個板塊中會誕生下一個超級大牛股。中國人生活水準在提升,都希望健康長壽,在醫藥上的花費也在逐年增加。另外醫藥板塊已經5、6年沒有啟動了,一個關係國計民生的板塊不應該這麼長時間在底部盤整。

除了剛才提到的雲南白藥,同仁堂也是我的重倉股,同仁堂生產的安宮牛黃丸、牛黃解毒片在市場上一家獨大;除了同仁堂,還有幾家企業也生產這類藥物,但基本沒有銷量。除此之外,在中藥領域,像阿膠、蟲草等其實也值得長期投資,未來的價值會不斷增長,但是這些企業並不是壟斷性企業,所以成長性會比雲南白藥和同仁堂差。

《紅週刊》:看到您最近在調研寶萊特,寶萊特主營醫療器械,這和您之前投資的快消類產品不同,寶萊特面向的受眾是醫院,不是消費者,您投資策略發生改變了嗎?

林園:我認為醫療服務未來將迎來爆發,醫療服務本身是一個消費品,具有消費品的剛需屬性,存在著巨大的市場空間。但現在醫療服務企業還沒有形成氣候,沒有哪家企業居於壟斷地位;所以我採取了“笨人笨辦法”,在行業沒有啟動的時候,每家都做一遍調研,和董事長聊聊天,對銷量做一下估算,然後在現在估值處在歷史低位的時候,做一個全面配置,每一家企業都少量配一點倉位,然後在未來持續跟進,如果有發展速度加快的企業,會逐漸加倉。

《紅週刊》:貴州茅臺也是您多年重倉的優質標的,上周您在接受紅週刊採訪時表示會繼續持有,您繼續看好貴州茅臺的原因是什麼?

林園:今年中報顯示,貴州茅臺淨利潤同比增長36%,對應30倍市盈率,按照這個增長速度,未來3年茅臺市盈率會不斷下降,預計在2020年市盈率降為20倍左右。這樣來看,茅臺股價依然在合理區間,不存在所謂的泡沫。在全世界範圍內,我都沒發現有比貴州茅臺還好的企業,拉貨的卡車在庫房外排隊等待,而且是先付款後交貨。很多人對貴州茅臺的長期成長性表示質疑,認為白酒是中年人的消費產品,現在年輕人更喜歡喝紅酒、威士卡。但其實有錢人還是在喝茅臺,不分青年還是中年。沒聽說過喝紅酒上癮的,但喝白酒確實會上癮。

白酒板塊目前的風險在於累積升幅較大,但是不是即將到頂,我不好判斷,因為畢竟頂只有一個。目前白酒整體的上行趨勢非常好,我認為貴州茅臺未來3年還會再創新高。

《紅週刊》:此外,山西汾酒也是您的重倉股,看好這只二線白酒龍頭的原因是什麼?

林園:山西汾酒市值較小,只有463億元,小企業能讓投資者享受雙重收益,不僅能獲得企業盈利本身的收益,還能享受股本擴張的收益,而且像這樣的知名品牌往往能保障股本的擴張性。

目前白酒在景氣通道中,所以我們配置了一點山西汾酒,山西汾酒還和山西省政府簽訂了軍令狀,董事長承諾,未來3年利潤不翻番就辭職走人。所以我們也長期看好山西汾酒未來的業績成長。

證券市場紅週刊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