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演員總片酬不得超製作成本40%,《白夜追凶》總製片稱執行有難度

采寫:新京報記者 張赫、劉瑋

新媒體編輯:吳奇函

今天, 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電視製片委員會、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演員委員會、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中國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協會聯合發佈了《關於電視劇網路劇製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

《意見》中稱:“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 其中, 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 其他演員不低於總片酬的30%”,

若超出以上規定的話, 劇方則需要“向所屬協會(中廣聯製片委員會、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或中國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及中廣聯演員委員會進行備案說明”。

編劇高滿堂曾在今年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現在拍攝一部1億成本的電視劇, 要請到這些當紅小鮮肉, 片酬基本在七八千萬之間, 只有兩三千萬留給導演、編劇、團隊和後期製作。 ”而《求婚大作戰》的製片人崔軼也曾透露, 這部劇主演的片酬要價並不高, 但所有演員的片酬仍占整個製作經費的60%。

《意見》是否能有力的約束目前演員不合理的高片酬現象呢?業內人士:該《意見》是好事, 但執行有難度

知名編劇汪海林今天下午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該《意見》是由幾大非常權威的行業組織共同發佈的, 不僅具有實際性, 而且可以共同約束行業更加自律。 但其中, 關於演員片酬的透明化管理仍舊是難以解決的問題。 “因為只有解決演員片酬的透明化, 才能進而解決管理上的問題。 但有些內部製片部門,

甚至很多投資人都未必瞭解演員的實際薪酬體系和具體資料, 這個在管理上有很大難度, 也有很多操作空間。 這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解決的, 所以還是要逐步來, 不能太著急。 ”

《神犬小七》製片人何靜也有相同看法:“在我以往的電視劇製作中, 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一直沒有超過過製作總成本的40%, 同時主要演員片酬一直控制在總片酬的70%以內。 終於等來了‘限酬令’, 我覺得這是最科學的演員片酬管理方式, 也讓我更加堅定今後的製片管理方向。 如何防止和杜絕造假, 如大小合同等, 是值得警惕的問題。 期待四家機構下一步要把監督落實到位, 與‘限酬令’匹配相應的管控措施。 ”

而視驪製作CEO白一驄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發佈這樣的《意見》自然是好事, 但能執行到哪一步還有待觀察。 “比如目前只是說超過這個比例就需要報備, 但報備之後他們會怎麼做呢?這個其實沒有給一個明確的說法。 比如說超過這個比例之後, 不給你發許可證, 那也許能解決這個問題。 但現在就還是停留在一個形式吧, 別人需要知道後果, 才決定要不要這樣做。 ”

《白夜追凶》總製片人、阿裡文娛大優酷影劇中心高級總監袁玉梅則認為, 該“意見”最開始執行的時候肯定很尷尬, 但長久是能助于把藝人價格壓下來。 在執行中依然會面臨困境, 因為藝人價格不只是製作方引起的, 但戲總是要拍的, 而且這沒有絕對值, 是個百分比的相對數。 那如果有超過40%該如何辦呢?誰來出面幫助約談藝人來解決呢?亦不可能通過什麼考試給藝人定價。 一個適合角色的藝人對一部劇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同一個藝人對不同劇的價值也是不同的,在她看來,控制演員片酬最好的辦法還是“市場行為通過市場來解決”

一個適合角色的藝人對一部劇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同一個藝人對不同劇的價值也是不同的,在她看來,控制演員片酬最好的辦法還是“市場行為通過市場來解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