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沈尹默臨《二謝帖》《得示帖》

沈尹默是近代書法史中的一個標誌性人物。 讀他的臨作, 既能瞭解他的書法, 也蘊含了他對王羲之書法的認知, 同時也包含了他對書法本體和書家個體的認識。

從臨作來看, 沈尹默非常“忠實”。 雖是手劄一路, 從局部的行列距到全篇章法, 卻絲毫不差, 甚至包括第二列的“彌”這一漏字, 可見是多麼虔誠和認真。 沈尹默恪守古法, 追尋古雅, 注重古典意境, 法度精嚴, 氣息典雅, 圓潤秀美, 不作怪異之體, 在平正中求變化, 在變化中見精緻, “用筆粗處不蠹(dù), 細處不弱, 骨肉停勻, 恰到好處”。

對比原作和臨作, 兩人氣質差異極大。 “法乎其上,得乎其中”, 王字的風流倜儻、不染塵俗, 在沈尹默筆下變得小心翼翼、一絲不苟, 其中有過於雕琢的不足, 尤其是收筆處。 若按照“雄媚”之標準, 臨帖則雄壯不足, 單純地柔媚雅麗。

即便是大家, 學書也是從取法開始。 因此, 要想掌握寫字技法, 須時時堅持臨摹, 從對臨到意臨到通臨, 一步步地走下去, 方可見效。

臨帖提示

1.在工具上宜選用狼毫筆。

2.初臨時儘量忠實原帖, 不要將字形放得過大, 臨字大小以稍大於原帖字為宜。 注意細節大的變化。

3.尤其要留心字中的“截筆”——點畫突然由粗變細, 十分跳宕(dàng)。 這有可能是無意的, 自然形成, 比如紙張不平整;也有可能是有意的, 為增加變化。

4.心態放鬆, 才能做到不激不勵。

5.要想保持整體氣韻流暢, 須在臨摹前多讀帖, 包括內容, 或背誦記憶。

6.技法可以模擬, 但對於其內在精神的領悟, 就須多瞭解書者文化時代背景和經歷,

以更好地把握字裡行間的“魏晉風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