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三度折戟 LG生活健康在CS管道還有多少機會?

*本文系《化妝品觀察》9月刊封面專題“CS管道下半場 巨頭逆襲?”系列文章

依託WHOO和SU:M37°等中高定位品牌的吸粉能力, 近兩年, 韓國第二大化妝品集團LG生活健康(以下簡稱LG)在華賺得盆滿缽滿。

但與此同時, LG的“昔日之星”蝶妝徹底隕落。 蝶妝的消失並非偶然, 從這個品牌的坎坷經歷, 我們看到了LG對CS管道的試探和不信任, 這種態度也一直在左右集團其他品牌的生存境況和口碑。

蝶妝是1994年進入中國的老品牌, 她曾在百貨管道輝煌一時, 2004-2006年最繁榮期間, 專櫃數量一度攀升至1100家, 佔據了LG在中國整體生意額的60%以上。 但之後因為幾任韓國高管(中國區負責人)的判斷失誤和無作為, 導致蝶妝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 百貨網點最終所剩無幾。

2012年遭遇巨變的蝶妝開始進行品牌與管道調整, 將產品整合成蔻瑞哲、慧娜、曼麗妃絲柔三大系列, 統一打上“DeBON”的LOGO , 集體進駐化妝品專營店。

至此, 蝶妝從“百貨品牌”轉型成地道的“CS管道品牌”。

面對CS管道, 蝶妝拿出了適合的利潤分配方式, 4.2折發貨代理商, 5.5折發貨專營店, 且提供足夠的管道配套服務。 經過一年努力, 蝶妝逐漸有了起色, 2013年經營網點達到1600多個, 出貨額同比上一年增長2倍。

但據LG內部相關人士透露, LG當初擬定的目標是, 重新出發的蝶妝在CS管道要做到一年2億元的出貨額。 這個數字對在任的CS管道操盤手來說未免苛刻, 但符合韓國商人的作風。

經過大約4年的努力後, 在任CS管道操盤手主動辭職, 而LG內部也找不到懂管道的人, 迫於無奈LG徹底放棄了蝶妝。 2016年3月, LG開始清理蝶妝在市場上的產品, 或向代理商收回, 或以低價處理。 至此, 這個在中國市場沉浮20多年的韓系品牌徹底倒下。

那些曾對蝶妝抱有“復活”希望的經銷商受到了傷害。

有人說, 蝶妝的結果實則與LG對CS管道的不信任有關。 儘管LG在明面上說以CS為核心管道重新出發, 但這家韓國財團並沒有拿出百分百的力氣去熟悉這個管道。

這一點從LG對The face shop(菲詩小鋪)的管道調控, 以及對進口日用品的放任不管也可以看出。

被LG收購前, 原菲詩小鋪的兩大經銷商已經將產品鋪到百貨和專營店等多個管道, 而且因雙代理糾紛線下竄貨嚴重。 LG收購菲詩小鋪後調整了代理商, 將線上線下分開運營, 但自身卻把持不住誘惑, 以網路低價傾銷嚴重影響了實體生意。

這樣的行為再一次將菲詩小鋪推到低谷裡。 與當時風頭正勁的對手悅詩風吟相比,

菲詩小鋪似乎要被消費者遺忘了。 於是, 從2013年9月-2014年1月, LG陸續撤銷中國經銷商的授權, 解決完各種糾紛後, 將菲詩小鋪徹底轉為中國總部直營。

LG妒忌悅詩風吟的勢如破竹, 並堅信只有單品牌店才適合菲詩小鋪的品牌基因。 收購菲詩小鋪後, 這家巨頭便開始著手制止經銷商向專營店發貨。 2013年底步入LG管控時代的菲詩小鋪就此與CS管道劃上了句號。

坦白說, LG將菲詩小鋪定位成單一管道並非不合理。 即便時有反復, 但管道商也能理解。 然而, 在菲詩小鋪和蝶妝的故事完結後, 看到進口品風口的LG又將集團的多款進口日用品導入到CS店, 且指派了專人對接這個管道, 為門店設計了專門的一體島櫃。

LG將洗衣片產品導入CS管道

更有意思的消息在後面。

將日用品導入專營店前, LG曾承諾, 會從外包裝上對商超和CS的產品做區隔, 但實際上並未兌現承諾。 一開始因為產品本身的影響力與對應的服務, LG的日用品在CS管道推廣頗為順利。 截至到今年3月, 鋪貨網點已達3000家, 每月出貨額約400萬元。

但隨後,商場、KA、線上都鋪貨了,因各管道的拿貨價不統一,竄貨再度發生,而且異常嚴重。面對壓力,LG被動選擇了以底價操作專營店,不再提供管道支援與服務。負責對接CS管道的Team長也主動辭職。

3次試探,3次捨棄。對LG來說,CS一開始便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如果短期內無法賺到錢,便不會投入過多的精力去養管道。

事實上,追溯LG在中國市場的種種行為,也能猜測到:竄貨的根源實則是廠家監管不力,被蠅頭小利蒙蔽了雙眼。前不久發生的“WHOO向中國CS管道放貨”的事件便是最好的佐證。為了緩解免稅店的庫存壓力,LG總部將產品轉移到中國CS店充銷量,但中國分公司因擔心百貨店責備,不敢承認WHOO已進駐CS店的事實。

面對CS這塊肥肉,精明的LG有些嫌棄但又不舍扔掉,為此付出了許多代價,也背負了一些罵聲。

所以進入中國市場20多年來,LG集團只有VOV這一個品牌是衷於CS管道的,這與VOV原本的產品和管道定位有最直接的關係。

VOV早在1998便已進入中國市場,2007年廣州莉都成為VOV中國總經銷商後便開始開拓CS管道,一直到2011年被LG收購前,VOV在CS管道的經營網點已過1500個。雖然此後VOV 的總代變更幾經波折,但LG始終沒有將VOV納入直營管控,或許正因為這樣,VOV並沒有重走LG集團其他品牌的“老路”。

但隨後,商場、KA、線上都鋪貨了,因各管道的拿貨價不統一,竄貨再度發生,而且異常嚴重。面對壓力,LG被動選擇了以底價操作專營店,不再提供管道支援與服務。負責對接CS管道的Team長也主動辭職。

3次試探,3次捨棄。對LG來說,CS一開始便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如果短期內無法賺到錢,便不會投入過多的精力去養管道。

事實上,追溯LG在中國市場的種種行為,也能猜測到:竄貨的根源實則是廠家監管不力,被蠅頭小利蒙蔽了雙眼。前不久發生的“WHOO向中國CS管道放貨”的事件便是最好的佐證。為了緩解免稅店的庫存壓力,LG總部將產品轉移到中國CS店充銷量,但中國分公司因擔心百貨店責備,不敢承認WHOO已進駐CS店的事實。

面對CS這塊肥肉,精明的LG有些嫌棄但又不舍扔掉,為此付出了許多代價,也背負了一些罵聲。

所以進入中國市場20多年來,LG集團只有VOV這一個品牌是衷於CS管道的,這與VOV原本的產品和管道定位有最直接的關係。

VOV早在1998便已進入中國市場,2007年廣州莉都成為VOV中國總經銷商後便開始開拓CS管道,一直到2011年被LG收購前,VOV在CS管道的經營網點已過1500個。雖然此後VOV 的總代變更幾經波折,但LG始終沒有將VOV納入直營管控,或許正因為這樣,VOV並沒有重走LG集團其他品牌的“老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