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高價優酪乳日漸流行 機構料今年發酵乳品銷售將首超純牛奶

高價優酪乳在中國的日漸流行已經成了這個國家乳製品巨頭的救星, 諮詢機構預計, 今年中國發酵乳製品的收入將首次超過純牛奶的銷售。

據諮詢公司 Euromonitor的資料, 年銷售收入達550億美元的中國乳製品市場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 但緩慢的牛奶需求增長和2013年以來因過量供應造成的價格下跌衝擊了國內乳製品企業。 這一狀況是造成今年在港上市的輝山乳業股價崩盤的因素之一。

不過, 近年來高利潤的優酪乳產品已經拯救了國內乳製品公司的銷售和利潤。

不僅如此, 中國三大乳製品巨頭在國內優酪乳銷售上取得的成功凸顯了中國企業已經變得多麼善於行銷,

在這方面甚至經常勝過更大型的西方集團。

中國的三大乳製品巨頭控制了國內大約70%的優酪乳市場。

與中國乳品公司合作的行銷機構China Skinny的Mark Tanner稱, 優酪乳是一個國外品牌本應有優勢的領域, 但他們(海外品牌)對市場趨勢反應遲鈍。

Euromonitor預計, 相比去年, 今年中國的牛奶銷售增速可能僅為4%, 優酪乳銷售將增長18%至接近1220億元人民幣, 首次超過純牛奶銷售額。

中國三大乳製品巨頭公司——光明、蒙牛和伊利已經可以對優酪乳收取更高的價格, 因為消費者認為優酪乳比牛奶更有營養且可以起到減肥效果。 收入增長也已經允許中國的消費者“升級”至更高端品牌。

現年20多歲, 就職於深圳一家技術公司的Cooky Mi稱, “我喝很多優酪乳, 大約每天一瓶”。 她喜歡的優酪乳品牌中包括伊利。 Cooky Mi說, 她的日常習慣是“保持苗條和健康”。

高利潤率

獨立乳製品分析師Song Liang稱, 中國優酪乳的利潤率大約為40%, 兩倍於純牛奶。 他表示, 因此優酪乳對三大乳製品巨頭收入增長乃至利潤增長的貢獻都越來越大。

帶動優酪乳消費風潮的是光明乳業(600597,診股), 該公司於2012年推出了使用從保加利亞進口的益生菌製成的莫斯利安牌優酪乳。 不過自那時起其市場份額已經拱手讓給了競爭對手。

RHB 投資銀行駐香港的分析師Robin Yuen表示, 其他的巨頭趕了上來, 並運用他們全國性的分銷網路來擴張。

相比去年同期, 今年上半年伊利集團的淨利潤增長了4.5%至33.7億元人民幣。

伊利公司旗艦產品, 希臘風味的“Ambrosial”(安慕希)優酪乳的銷售額在此期間增長了大約31%。 該產品由伊利和希臘農業科學院共同開發。

蒙牛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同比增長了4.7%至11.3億元人民幣。 財報資料顯示, 在此期間高價的優酪乳是對其收入增長貢獻最大的兩個產品。 該公司和法國乳製品集團達能合作來改進其優酪乳技術。 達能公司擁有蒙牛10%的股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