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茶樹源於中國的力證:邦崴千年古茶樹的發現史

“多年的茶山實戰經驗和經歷,

請大家要相信, 好茶葉一定是源於工藝和生態。 ”

——非著名茶人陳曉雷

歷史上曾有過茶葉起源於印度還是中國的爭論。

在19世紀中葉, 中國全面衰落的時代裡, 西方人喝的茶已經變成了印度茶, 印度茶的產量也遠超中國, 因為當時印度屬英殖民地, 英國人喜歡喝紅茶, 為了使資源和成本可控, 他們大肆宣傳茶葉起源於印度。

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

國人在邦崴發現了這棵過渡性茶王樹, 再一次證明了茶葉起源於中國。 在這之前, 中國已經發現了栽培型的古茶樹, 如香竹箐那棵3200年的錦繡茶祖, 又有了千家寨那棵2700年的野生型茶王樹, 就是沒有過渡型的古茶樹, 邦崴茶樹的發現填補了這一歷史空白。

為什麼說邦崴這棵古茶樹是過渡型古茶樹呢?經茶學專家們鑒定, 這棵樹的細胞結構和茶樹的內含物質接近于栽培型古茶樹, 但它開的花、結的果以及葉片又非常接近野生型古茶樹。

關於這棵樹的發現與保護, 還有一個頗為傳奇的故事。 在1991年時, 那時的邦崴村還沒有現在這麼多住戶, 有一天, 當地村民發現了這棵古茶樹, 就把這個消息報告給了時任思茅理事會的何仕華老師。 何老師看完這棵樹後, 就聯繫了邦崴市政府等多家茶葉機構及權威專家來鑒定這棵樹, 但當時並未引起政府部門重視。 到1993年, 當地茶農要開荒種地, 意欲砍掉這棵樹, 何仕華老師和瀾滄縣政府溝通後, 最終花300元買下了這棵樹, 並使得它保存至今。

上世紀九十年代, 國家專門發行一套了郵票來紀念這棵具有歷史意義的古茶樹。

現在這棵古茶樹由政府派專人管理, 這棵茶樹的所有權原本歸瀾滄縣政府管理, 後來又被劃歸給邦崴村上面的富東鄉管轄。 這棵茶樹上每年採摘製成的茶葉由政府組織拍賣,

2016年曾拍出百萬天價。

邦崴地區由於海拔高, 陽光照射度好, 這個地方的茶葉香氣非常特別, 我為其起名“邦崴香”。 邦崴茶葉韻感較好, 湯感略薄。

守興昌秋茶預售正在進行中, 最近陳老師也去到了秋茶原料基地, 在邦崴發現了幾棵生態較好的古茶樹, 如有喜歡的茶友可聯繫茶藝師董董進行私人定制。

非著名茶人陳曉雷

① 用腳步丈量各大茶山,以實踐求真知;

② 授茶課百餘場:分享最實用的選茶、辨茶、存茶、泡茶技巧與常識;

③ 全面解析“看天做茶,看山做茶,看茶做茶”的核心理念

④ 百年守興昌再傳承人,專注古六大茶山,旨在傳承號級茶莊精神,恢復號級茶品

⑤ 最早提倡“三分原料,七分工藝”(同等原料下)的做茶原則,拋開故事,匠心做茶

⑥ 喜馬拉雅專欄:普洱茶經驗之談

⑦ 一直播平臺:守興昌-陳曉雷

專業的普洱茶沖泡及品鑒技巧

添加守興昌茶藝師董董個人號:qczm66

如有喜歡的茶友可聯繫茶藝師董董進行私人定制。

非著名茶人陳曉雷

① 用腳步丈量各大茶山,以實踐求真知;

② 授茶課百餘場:分享最實用的選茶、辨茶、存茶、泡茶技巧與常識;

③ 全面解析“看天做茶,看山做茶,看茶做茶”的核心理念

④ 百年守興昌再傳承人,專注古六大茶山,旨在傳承號級茶莊精神,恢復號級茶品

⑤ 最早提倡“三分原料,七分工藝”(同等原料下)的做茶原則,拋開故事,匠心做茶

⑥ 喜馬拉雅專欄:普洱茶經驗之談

⑦ 一直播平臺:守興昌-陳曉雷

專業的普洱茶沖泡及品鑒技巧

添加守興昌茶藝師董董個人號:qczm66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