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馮小剛“御用”製片人胡曉峰:非科班出身的人,一樣拍好電影

文/陸上

製片人的工作是決定一部影片品質的重要因素, 尤其身為《我不是潘金蓮》、《一九四二》、《芳華》這些大片的製片人, 不僅要十項全能, 還要能承受得住極大的壓力。 前期籌備、組建攝製組、控制成本、協調工作, 胡曉峰便是為這些影片保駕護航的“大管家”。

在《芳華》緊張的製作期間, 胡曉峰抽空參加了容藝傳媒戰略發佈會, 這是他第三年作為容藝的高級導師來參加這個會議了。 在等待採訪的間隙他電話短信不斷, 看得出非常忙碌, 但身為前輩, 他依舊希望能夠為電影行業輸送製片人才貢獻一點力量。

人才是行業的第一位,

非科班中也會產生新生力量

在問到人才在行業中佔據怎樣的位置時, 胡曉峰斬釘截鐵地答到, 當然是第一位!

2016年國內製作了700多部電影, 全年電影票房達到445億, 同比增長3%。 在2016年兩會上, 馮小剛導演提出中國影視存在至少40萬人才的缺口。

這40萬人中, 光線傳媒王長田總曾經提到過, 最起碼缺200名導演。 就近幾年中國電影的爆發式增長和對電影內容越來越高的要求, 人才問題更加凸顯。

導演, 製片, 美術, 攝影, 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專業的製作人員。 北京電影學院, 中央戲劇學院等專業院校和各大高校設置的影視專業,

為市場輸送的人才遠不及市場急速擴張。 “藝術人才的培養不是只有一條路, 在好萊塢和歐洲都有一些優秀的導演並不是專業院校畢業的。 ”

身為容藝的聯合創始人和高級導師, 胡曉峰看到了這一點, 他覺得需要給與專業院校擦身而過,

懷有天賦和夢想的人一個實幹的機會, 所以他參與了李霞創立的“容藝教育”。

胡曉峰作為大片製片人, 見證了中國電影的整個過程。 在他看來, 工作過程中溝通能力與協作能力在電影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這一點在我們中國的教育體制當中, 是沒有這樣的一課可以給學生做補充的。 ”

並且在快速變化的媒體行業, 學生需要時刻與行業接軌, 李霞曾經到高校中做過調查, 發現正在讀書的學生對市場的需求並不瞭解, 甚至有些迷茫。 在她調查的98家有經驗的企業中發現, 很多公司根本不考慮應屆畢業生, 所以就會出現人才的斷層。 因此, 今年容藝聯合一百所高校, 在學生畢業的第一時間讓他們與業內接軌。

“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他們一定是我們的未來。 ”

胡曉峰曾經認為容藝培養出的人才, 會作為北京電影學院等專業藝術院校的補充, 但是經過這三年的實踐, 容藝研發很多市場化課程, 累計輸送400餘名實戰型人才進入國內各大影視公司, 並通過容藝大師班培訓行業精英800余人,幫助其中優異者赴好萊塢交流學習,胡曉峰認為,這一定會是一隻新生的力量。

與胡曉峰合作多次的馮小剛曾說,“我最近的3部電影都和韓國公司合作的,不僅專業,價格還是好萊塢的五分之一。中國電影產業就特別需要專業化的公司團隊,我們也許可以從好萊塢請道具、特效、化妝等方面的老師,幫我們快速培養電影方面的專業技術工人。”

胡曉峰他們現在為電影行業做的,是一件各方都樂見其成的事。

做電影需要匠人精神

身為具有二十多年從業經驗的資深製片人,胡曉峰經歷了中國電影從弱到強的各個階段。《活著》、《我的父親母親》、《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蓮》,胡曉峰與馮小剛、張藝謀導演有多次合作,他曾笑稱馮小剛在片場是直來直去,張藝謀如果生氣了扭頭就走,不過事實上,一個成功的製片人做的工作,是常人無法想像的“苦”。

他不僅需要有商業頭腦:融資能力,財務能力。而且還要有管控整個劇組的統籌能力,大到一個場景佈置需要調度的人力物力,小到演員的鬍子生長都是他需要操心的。還要與政府,投資人,服化道工作人員,甚至拍攝地的小商小販搞好關係。

當初,《一九四二》劇組常規工作人員四百多人,群眾演員最多的時候一兩千,僅在山西就有28個場景,動用的物資更是不計其數,而且馮小剛導演要求這部戲要“順拍”,也就意味著他們需要輾轉好幾個地方。

在很久之前拍攝《秋菊打官司》時,演員需要農村的舊衣服,他們就買了新衣服跟當地的老百姓換壓箱底的舊衣服,消完毒之後給演員穿上。而到了《一九四二》,農村也沒有舊衣服了,他們就要做一套新的然後再做舊,細節的處理才能使電影看起來更加真實。

而最困難的還不是劇組事務的處理,而是工作人員的安全問題,曾經《赤壁》拍攝的時候,就差點發生火災,“真的要注意所有的工作人員,包括群眾演員他們的安全。”為了保證演員的安全,劇組時刻準備著救護車,以便第一時間送到醫院。

這一點他和多次合作的馮小剛導演配合的很好,“一般情況下,導演想要什麼我都不會有意見,但只要我說了,那就證明我真的覺得有問題,馮導也一定會尊重我的提議。”所以哪怕是花後期的錢做特效,也不能讓演員有一絲危險。

“有的時候,大的方向是要順勢而為,順其自然,但是具體到每一件事的時候,還需要自身嚴謹、努力認真地完成。”他認為做電影是需要匠人精神的,無論是從電影的製作還是從對劇組極大的責任心。

而此次《芳華》拍攝,劇組不僅要到4000多米的雪山,還要設置無特效的戰爭場面,“炸點、演員表演、走位、攝影師的運動,上天入地,都要極其精准。馮小剛是這樣要求。”但這對製片人胡曉峰來說,又是一次極大的挑戰。

成為這樣一位國內頂尖的製片人,不是一朝一夕做到的,胡曉峰的親身體驗便是給那麼多想要入行、對影視懷有憧憬的人最好的一課。

胡曉峰曾經說過:“我選擇人的第一標準是他熱愛電影,其次是本身的能力,攝影有攝影的能力,美術有美術的能力,製片有製片的能力。年輕人還是有創作和激情,或者說是夢想,達到了就成功了,沒達到享受過程也是開心的。”

國內,能夠做到像胡曉峰一樣統領過那麼多大劇組的製片人不多,他們或許沒有一部電影的導演或者演員有名,但是卻是整個電影工業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電影行業從來不缺風光無限,但真正成功的,各個職位上的電影人,背後都是強大的熱愛和努力,青年人最應該學習的,是這一點。

並通過容藝大師班培訓行業精英800余人,幫助其中優異者赴好萊塢交流學習,胡曉峰認為,這一定會是一隻新生的力量。

與胡曉峰合作多次的馮小剛曾說,“我最近的3部電影都和韓國公司合作的,不僅專業,價格還是好萊塢的五分之一。中國電影產業就特別需要專業化的公司團隊,我們也許可以從好萊塢請道具、特效、化妝等方面的老師,幫我們快速培養電影方面的專業技術工人。”

胡曉峰他們現在為電影行業做的,是一件各方都樂見其成的事。

做電影需要匠人精神

身為具有二十多年從業經驗的資深製片人,胡曉峰經歷了中國電影從弱到強的各個階段。《活著》、《我的父親母親》、《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蓮》,胡曉峰與馮小剛、張藝謀導演有多次合作,他曾笑稱馮小剛在片場是直來直去,張藝謀如果生氣了扭頭就走,不過事實上,一個成功的製片人做的工作,是常人無法想像的“苦”。

他不僅需要有商業頭腦:融資能力,財務能力。而且還要有管控整個劇組的統籌能力,大到一個場景佈置需要調度的人力物力,小到演員的鬍子生長都是他需要操心的。還要與政府,投資人,服化道工作人員,甚至拍攝地的小商小販搞好關係。

當初,《一九四二》劇組常規工作人員四百多人,群眾演員最多的時候一兩千,僅在山西就有28個場景,動用的物資更是不計其數,而且馮小剛導演要求這部戲要“順拍”,也就意味著他們需要輾轉好幾個地方。

在很久之前拍攝《秋菊打官司》時,演員需要農村的舊衣服,他們就買了新衣服跟當地的老百姓換壓箱底的舊衣服,消完毒之後給演員穿上。而到了《一九四二》,農村也沒有舊衣服了,他們就要做一套新的然後再做舊,細節的處理才能使電影看起來更加真實。

而最困難的還不是劇組事務的處理,而是工作人員的安全問題,曾經《赤壁》拍攝的時候,就差點發生火災,“真的要注意所有的工作人員,包括群眾演員他們的安全。”為了保證演員的安全,劇組時刻準備著救護車,以便第一時間送到醫院。

這一點他和多次合作的馮小剛導演配合的很好,“一般情況下,導演想要什麼我都不會有意見,但只要我說了,那就證明我真的覺得有問題,馮導也一定會尊重我的提議。”所以哪怕是花後期的錢做特效,也不能讓演員有一絲危險。

“有的時候,大的方向是要順勢而為,順其自然,但是具體到每一件事的時候,還需要自身嚴謹、努力認真地完成。”他認為做電影是需要匠人精神的,無論是從電影的製作還是從對劇組極大的責任心。

而此次《芳華》拍攝,劇組不僅要到4000多米的雪山,還要設置無特效的戰爭場面,“炸點、演員表演、走位、攝影師的運動,上天入地,都要極其精准。馮小剛是這樣要求。”但這對製片人胡曉峰來說,又是一次極大的挑戰。

成為這樣一位國內頂尖的製片人,不是一朝一夕做到的,胡曉峰的親身體驗便是給那麼多想要入行、對影視懷有憧憬的人最好的一課。

胡曉峰曾經說過:“我選擇人的第一標準是他熱愛電影,其次是本身的能力,攝影有攝影的能力,美術有美術的能力,製片有製片的能力。年輕人還是有創作和激情,或者說是夢想,達到了就成功了,沒達到享受過程也是開心的。”

國內,能夠做到像胡曉峰一樣統領過那麼多大劇組的製片人不多,他們或許沒有一部電影的導演或者演員有名,但是卻是整個電影工業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電影行業從來不缺風光無限,但真正成功的,各個職位上的電影人,背後都是強大的熱愛和努力,青年人最應該學習的,是這一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