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負債擴張時代終結 龍頭房企儲現金流應對週期風險

在“房子是用來住的, 不是用來炒的”政策基調下, 房地產行業似乎進入“不樂觀”時代。

近期, 部分房企大佬直言對後市的悲觀。 在3月28日的業績會上, 融創董事長孫宏斌稱, 對市場預期非常悲觀, 本輪調控會超過任何想像, 融創從去年10月1日開始, 就暫時停止在公開市場買地。 稱世聯行(002285,買入)董事長陳勁松表示對今年的成交量“不樂觀”。 萬科增加存貨減值計提更是引發外界關注。

近期, 房企業績密集披露。 龍頭房企的土地儲備量卻創出新高, 去年的“銷冠”恒大更是擁有2.29億平方米的天量土儲。 即使在強勢調控週期內,

萬科、中海也不惜高價拿地, 顯出“看空不做空”的態度。 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尋求有品質的增長, 安全地穿越週期風險, 降低負債承壓和保持良好的現金流才是他們關注的焦點。

告別暴利時代

一直以來, “並購王”孫宏斌對做大規模有著強烈的渴望, 但是面對此輪調控, 他罕見地表示了悲觀。 他認為按照現在政府的限價措施, 房價暴漲這個邏輯是不成立的, 所以現在買了貴的土地, 就會虧錢;貨幣政策收緊、利息增加, 企業的現金流會很緊張, 這個行業風險在放大。

地價高企對房企利潤空間的擠壓已是不爭的事實, 導致過去一年行業銷售規模創出記錄, 但利潤率增速持續下滑。

中指院報告指出, 2016年百強房企銷售規模再上新臺階,

銷售總額、銷售面積分別達48027.1億元、40251.7萬平方米, 同比增長52.5%和39.4%。 銷售業績的快速增長帶動了營收、利潤規模的提升。 百強房企的營業收入均值達392.1億元, 淨利潤均值達45.7億元, 同比分別增長36.8%、26.2%。 但百強房企淨利潤增長率仍低於營業收入增長率10.6個百分點, 行業“增收不增利”現象依然凸顯。 資料顯示, 2016年百強房企淨利潤率因規模和綜合實力的差異呈現出逐級遞減的趨勢, 前10企業、11~30企業、31~50企業、51~100企業的淨利潤率均值分別為13.6%、12.4%、11.6%、10.4%。 至於百強房企的淨利潤率均值, 則持續走低至11.0%, 較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

從已經披露年報的房企來看, 2016年, 萬科實現銷售金額3647.7億元, 同比增長39.5%, 營業收入為2404.8億元, 增長23%,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10.2億元,

增長16%, 顯著低於營收及銷售的增長率。

這一趨勢在行業“利潤之王”中海身上更為顯露。 中海公佈的業績表明, 中海2016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370.2億港元。 過去四年, 即從2012~2015年, 中海淨利潤分別為187.2億港元、230.4億港元、276.8億港元、333.1億港元, 同比增幅分別為24.5%、23%、20.1%、20.3%。 合併中信重新計算財務資料後, 2016年中海淨利潤的增幅只有6.9%, 增速驟降。 如果剔除中信的影響, 2016年的淨利潤同比增幅為14%, 跌破了中海一直遵守的20%的淨利潤增長率。

中海董事局主席肖肖在業績會上委婉地表示, 對於中海這樣一個利潤接近400億元的企業來說, 要永遠保持20%的增長是不可能的, 但30%的毛利率是可以期待的。

“看空不做空”

利潤率在下降, 但房企對規模的酷愛並未退燒。 一向穩健的中海也開始強調規模了,

2017年全年拿地預算人民幣1000億元, 可對比的是2015年其拿地支出406.8億元。

孫宏斌雖然對市場表示了悲觀, 但在過去的一年, 融創新增土地儲備達到5394萬平方米, 其中三分之二為收並購所得, 目前總土地儲備7912萬平方米, 總貨值達到12000億元。

未來行業機會在哪裡?萬科在致股東信裡說, 按照中性預測, 以在城市實現定居的實際城鎮化率衡量, 我國還有超過20個百分點的城鎮化空間。 隨著新型城鎮化戰略的實施, 近兩億農村新生代人口將擺脫上一輩“候鳥式遷徙”的狀態, 成為永久市民。 這些新市民絕大部分將集中在就業機會較多的發達城市圈。 因此在人口流入地, 住房短缺的現象短期內並不會消失。

去年, 萬科接近九成的新增土地在一二線城市,

新增面積超過3000萬平方米, 佈局在基本面很好的四大城市群。

安信證券分析師陳天城認為, 萬科的判斷在業內有代表性, 雖然熱點城市存在調控, 但從長遠來看, 新房開發的機會在於城市帶。

不過, 從短期來看, 調控導致的銷售不確定性依然不可小覷, 銷售不暢對於嚴重依賴銷售回款的房企來講資金鏈將面臨緊張, 此外融資管道的收緊會雪上加霜。

《華爾街見聞》援引Orient CApital一份研究報告認為, 中國房企將於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初迎來償債高峰, 預計僅到期公司債一項就將達到5440億元人民幣。 這意味著, 中小房企或將不得不面對一場潛在的流動性危機。

有跡象顯示, 龍頭房企已經開始著力降低負債, 保持充裕的現金流。陳勁松表示,目前開發企業已經在降杠杆,不能再通過捆綁基金去拿地了。

萬科財報顯示,公司2016年經營性現金淨流入約396億元,年底持有貨幣資金約870億元。萬科董事會秘書朱旭稱,資金充裕既可強化風險抵禦能力,也令公司能更主動地應對市場波動,發掘潛在的項目獲取機會。

2016年,碧桂園(港股02007)去化及回款水準進一步提高。其年報顯示,2016年碧桂園銷售樓款現金回籠約為2841億元,回款率約為92%,淨經營性現金流約為人民幣415億元。此外,碧桂園集團總裁兼執行董事莫斌表示,碧桂園已在報告期內償還完畢所有永續債。

恒大財報顯示,恒大集團期末現金餘額達到人民幣3043.3億元,為上市以來最高水準。憑藉與國內大型商業銀行的穩定合作基礎,期末未使用銀行授信額度達到1383億元,連同期末3043.3億元的現金餘額,集團可動用資金合計人民幣4426.3億元。

記者梳理發現,近兩年來,龍頭房企的負債率越來越低,比如中海地產,手裡握著1500多億港元的貨幣資金,淨負債率低到了7%,萬科現在的淨負債率不到26%。除了萬科、中海外,目前華潤置地(港股01109)的淨負債率為23.8%,碧桂園去年的淨借貸比例也下降到了48.7%,同比下降11.3%。

在不少房企看來,並購將是未來的機會。日前,在招商蛇口(001979,買入)舉辦的網上業績交流會上,招商蛇口總經理許永軍表示,今年公司發展方面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做並購,退出房地產的央企和地方國企是重點關注的對象。

保持充裕的現金流。陳勁松表示,目前開發企業已經在降杠杆,不能再通過捆綁基金去拿地了。

萬科財報顯示,公司2016年經營性現金淨流入約396億元,年底持有貨幣資金約870億元。萬科董事會秘書朱旭稱,資金充裕既可強化風險抵禦能力,也令公司能更主動地應對市場波動,發掘潛在的項目獲取機會。

2016年,碧桂園(港股02007)去化及回款水準進一步提高。其年報顯示,2016年碧桂園銷售樓款現金回籠約為2841億元,回款率約為92%,淨經營性現金流約為人民幣415億元。此外,碧桂園集團總裁兼執行董事莫斌表示,碧桂園已在報告期內償還完畢所有永續債。

恒大財報顯示,恒大集團期末現金餘額達到人民幣3043.3億元,為上市以來最高水準。憑藉與國內大型商業銀行的穩定合作基礎,期末未使用銀行授信額度達到1383億元,連同期末3043.3億元的現金餘額,集團可動用資金合計人民幣4426.3億元。

記者梳理發現,近兩年來,龍頭房企的負債率越來越低,比如中海地產,手裡握著1500多億港元的貨幣資金,淨負債率低到了7%,萬科現在的淨負債率不到26%。除了萬科、中海外,目前華潤置地(港股01109)的淨負債率為23.8%,碧桂園去年的淨借貸比例也下降到了48.7%,同比下降11.3%。

在不少房企看來,並購將是未來的機會。日前,在招商蛇口(001979,買入)舉辦的網上業績交流會上,招商蛇口總經理許永軍表示,今年公司發展方面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做並購,退出房地產的央企和地方國企是重點關注的對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