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當男孩們受困於“社交隔離”,你要懂得的三招“反宅大法”

這位16歲男孩的媽媽因為在營會每日和青春期的孩子們為伴, 觀察到男孩們身上有著極為明顯的“社交隔離”。

她在實踐中, 總結出讓男孩們走出“學業壓力”和“遊戲成癮”的“反宅大法”,

不僅適用於營地, 也讓家庭受用。

“老師, 我告訴你為什麼你必須讓我下山——暑假我就沒有下過床。 不, 我在床上躺了整整8年!”夏令營第四天, 帶孩子們登山徒步8公里, 才開始上坡呢, 這個14歲的帥小夥就嚷嚷著要回去, “再不下山我就要死了!”他不是裝, 是真的“頂不順”——雙腿發抖, 臉色發青, 一度令我們很擔心。

他誇張地描述了自己的主要愛好:躺在床上玩手機遊戲。

老師輪番打氣, 營員們在身邊開心玩鬧, 帶動著小夥子最後很帥地完成了8公里山路的徒步, 也收穫了很棒的體驗——當山泉水沾濕他的全身, 他意氣風發地說:我從來沒有試過這麼沒有潔癖地玩過!

他是與點社2017夏令營的營員,

也是孩子們經歷“從抗拒到融入”的典型例子。

“社交隔離”的男孩們

與點社是一個創辦近2年的年輕營會, 面向12-17歲的青少年, 以“打開身心、親密社交”為重要主題。 我們接待過200多個孩子, 作為創辦者、一個16歲男孩的媽媽, 我對觀察孩子特別有興趣, 儘管樣本量不大, 每期營會結束後我們都會做一些統計, 在各種現象中尋找青少年成長的規律。 經過三屆營會, 我留意到, 在社交特徵上, 出現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男孩現象”:

慢熱, 配合度不佳, 或對某些活動始終未能“入戲”的, 主要是男孩;

最後對營會活動表現出超高認同度的, 80%都是男孩;

營會的“三朝元老”(即返場三次, 始終跟著營會), 100%都是男孩。

這不是巧合。

我們觀察到, 相較之女孩,

一些男孩身上出現了明顯的社交適應不良, 我稱之為社交隔離。

什麼是社交隔離?顧名思義, 指的是一個人對社會及他人的疏離狀態, 也就是“宅”, 表現為未能發展出面對面社交的能力和興趣。

我們的幾位“三朝元老”就很典型(都是自己人了, 可以放心說他們的“壞話”, 哈哈)。 第一次來, 他們有的扛著不肯交手機, 在思辨活動上各種打哈哈, 不配合;有的在其他孩子熱烈玩餐桌遊戲時, 面無表情地閉目養神, 也不吃飯, 讓人不由擔心他是不是一會就要收拾行李回家了;有的酷得要命, 老師們使盡渾身解數, 才逗出他一句話, 千金難買地笑一笑……所以, 當他們第一時間複報冬令營時, 我們全都意外得差點說不出話。

在一些需要打開身心、需要較親密互動的活動中,

一些大男孩們會表情略尷尬, 顯得敷衍應付, 甚至故意懟別人, 仿佛表現出配合會使自己不酷了, 娘炮了。 我們的三朝元老暉同學看在眼裡, 特別著急, 在我們身邊轉:怎麼辦?有什麼辦法讓他們不那麼消極?大米!

“社交隔離”的另一面表現正好相反:少年們對營會表現出了令人感動的真摯感情和超高的認同。

有些孩子一直跟著我們, 無論營地在哪、活動是否與重複, 無論能否約上舊同伴, 都來;有的孩子回家後好長一段時間都心情低落, 憂傷, 有時還掉眼淚, 因為捨不得夏令營的生活, 想念小夥伴;有的要求家長“假期一切課外班為與點社讓路。 ”

這兩種截然相反的表現, 指向的是同一個信號:我們的男孩缺乏愉悅的社交機會,

尤其是與“活生生的人”面對面的親密互動。

因此, 少年們一旦體驗到了面對面親密互動的魅力, 他們獲得的欣喜, 是超過女孩的;而正向社交對男孩身心的改變程度, 也是超過女孩的, 而且有正面強化的效果, 能進一步激發他們的社交積極性。

時代給男孩帶來的危機

社交,包括交朋友和融入群體,是每個人的剛需,尤其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我們的營會面向12-17歲的少年,這正好是一個社交敏感期。研究顯示,差不多13歲時,孩子們將第一次強烈地意識到自己的“社會地位”,敏銳感知到群體的存在和規則,並迫切希望獲得群體的認同。

什麼時候,你開始覺得自己在孩子眼裡就像“一盆擺在家裡的植物”?青春期!這是父母地位急遽下降的開始。科學家們甚至發現了生物學上的證據:人的大腦中有個區域叫“腹側紋狀體”,是大腦的獎勵系統,受到某些情境的激發,就會釋放愉悅感。從青春期——也就是差不多13歲開始—— 腹側紋狀體給的獎勵,重點就轉向了社交領域。這意味著,13歲是一個分水嶺,從此,孩子對玩伴的重視,就超過了對父母的重視。從我們觀察到的情況看,對一些早熟的孩子,這個年齡還要往前推一至兩年。沒有人能逃脫這個規律,即使看起來非常害羞的孩子,也在密切地留意著、認同著同齡人的一舉一動,試圖跟上去,融入圈子。

問題來了,既然這是青春前期大腦發育的同共特徵,為什麼要特別指出男孩呢?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我們的男孩遭遇“社交隔離”的情況遠比女孩嚴重。

對男孩來說,造成社交隔離的原因通常是缺乏社交機會。為什麼會缺乏機會?女生就沒有這個現象嗎?是的,對年輕男性來說,這個衣食無憂、物質過剩的時代潛伏著兩個主要危機:沉重的學業壓力和(電子)遊戲過度。

(1)男孩們的學業壓力

先來看學業壓力。

中國學生,尤其是男生面臨的學業壓力在全球可謂名列前茅:

作為家中獨子,承受著家長甚至家族對他“出人頭地”期待。相對而言,社會對女孩則寬容得多;

“讀書改變命運”的思維慣性和路徑依賴,使普通家庭的男孩們看不到其他出路(而“嫁個好老公”則算是女孩的正經出路);

枯燥、單調、高壓的應試教育環境,與個人特長不匹配的學習內容,都使男孩更難適應學校的學習(顯然女孩更坐得住),也更難取得能與女性抗衡的成績(在與點社,如果一項活動側重於語言能力或畫面想像,而比較不“燒腦”,不刺激,那麼很快就會有男孩開始坐立不安)。

男性的衰落並不限於中國,它是個全球現象,舉兩個大學教育的例子:

這是美國的資料:

從1981年開始,美國大學校園裡的女性數量就開始超過男性。據預測到2020年時,男女比例剛好與1966年成為完全的反向。

中國的例子,我諮詢了在華南某著名醫學院工作的朋友(因為學醫沒有明顯的性別傾向),得到的答覆是,他們醫學院碩博士男女比例約為1:2,女生數量是男生的兩倍! 其他醫學院的情況也差不多。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菲力浦·津巴多開發了一個線上調查問卷放在TED網頁上:關於男青年的8個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

年輕男性動力不足的問題跟哪些因素有關?

64%的12歲以下男孩選擇了“競爭壓力與害怕失敗,導致年輕男性從一開始就擺出‘無所謂’的心態”這一選項——學業壓力是壓在全球男孩頭上的大山。

13-17歲的男孩又是怎麼選的呢?他們中的62%選擇了“數位娛樂,例如電子遊戲”。

兩者的邏輯關係是:難以承受的學業壓力使男孩逃向了五光十色的遊戲世界,而電子遊戲對社交能力和興趣的破壞是相當“高效”的。當所有人都捧著一部手機,最好的局面也就是在網遊裡相遇,通過打字做有限交流,最後發現自己在與人面對面時連眼神交流都有困難。

這,就是社交隔離。

(2)男孩更容易遊戲成癮

接下來我們看(電子)遊戲過度造成的後果。

就像文中開頭提到那個沉迷遊戲不肯下床的少年,在他讓人忍俊不禁的幽默自黑裡,包含著令人擔憂的現狀:整個外部世界被縮小為一個男孩的臥室,裡面有令人目炫神迷的電子遊戲世界的入口。

而另兩個男孩一直想在營期點麥當勞的宵夜外賣,因為“冷氣、手機(電視也行)和薯條宵夜(而且沒有爹媽在身邊)”才是完美暑假的標配。

男孩們花在電子產品上的時間是驚人的,相關調查顯示,至少是女孩的三倍。不少男孩半夜打王者榮耀,並得意地在微信群裡曬成績。問他們為什麼總是這麼晚,答:夜裡才沒有小學生。

當然,這些都是瞞著家長的。

在今年夏令營,我們做過一個關於王者榮耀的討論,男生紛紛承認,防沉迷系統和成長守護平臺並沒有用,他們有一千種方法繞過去。至於如何才能真正有效防沉迷,孩子們激動地給騰訊提了很多設計意見。

有意思的是,對這個話題,男孩們反應熱烈,而女孩大多對這個話題無感,這是因為男女生大腦結構天生的差異。男孩更容易在競技性的複雜遊戲中獲得真實的愉悅感和成就感,女生則清醒得多,她們會持疑:這也叫成就?

跟男生相比,女孩玩的基本都是“輕遊戲”(我給取的名字):短、小,而且沒有暴力內容,比如音遊,或者一些如消消樂的單機小遊戲。雖然說王者榮耀暫時改變了這一狀況(年輕女性玩家比例高達54%),主要是因為這款遊戲提供了社交功能。然而,性別的本質差異並沒有改變——你很難見到一個女孩因為沉迷遊戲而放棄學業。即使與男生一樣深夜打機,但她們並未將前途置之度外。只要人生有了方向,她們可以立即拋棄手機,擁抱生活,男生卻可能全身心被電子遊戲吸引。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Flashget網路快車的作者侯延堂。10年前,這款下載軟體風靡一時,市場沒迅雷什麼事。然而,侯沉迷魔獸世界,居然把軟體扔在一邊長達一年不更新,遂被迅雷取代。今天,迅雷市值10億。

高成癮程度的,主要是男孩。

這樣的畫面是常見的:只要桌面上有一部手機,它就會對某個男孩的身心釋放出奇異牽引力,使他的手一遍一遍地伸過去觸摸;解不開瑣,就是點亮螢幕看看都好,而他對自己把同樣的動作重複了多少遍並無感覺。

在這一年多的三屆營會中,我們看到了少年們令人欣喜的成長,也同樣觀察到了個別鋒芒消褪的孩子——有充分理由相信,遊戲成癮損害了注意力的持久和深度思考能力。

少年們渴望著什麼?

沉重的學業壓力和智慧電子產品猶如圍城,給少年們帶來真實的困擾。努力在圍城上開些缺口,不斷完善“反宅大法”,就是與點社創辦的初衷。那麼,我們到底做對了些什麼,可以在家庭中複製嗎?正好,我們有篇《與點社三朝元老訪談記》,是少年的心裡話,很有代表性。

被自己帥醒星人孫書涵(右二)在當活動主持

16歲的書涵來自北京,每一期,他都是第一批報名的。今年夏令營,提前入營的他上午11點就到了營地,比所有老師都早。他優雅美麗的媽媽笑說:他太想念你們了。等到我們後,他很自然地拿起抹布,跪著擦起地來,細心地把被上期營員踩歪的墊子一塊一塊拼到完美。更沒想到的是,他竟從北京背來一隻棉花糖機,以及白糖、彩虹糖、攪拌棒等全部原料和工具。第二期的營員們就在一片甜香中走進了與點社……

結營後,我們請書涵媽媽對他做了個採訪,以下為部分採訪內容原文:

媽媽:為什麼去與點社居然不在乎手機被沒收?

書涵:相對於其他夏令營,這裡擁有相對的自由空間。大家一起聊天啊,玩小遊戲啊已經超過了玩手機的興趣。說實話,在家總玩遊戲也會無聊也會膩,但沒有可替代的樂趣啊,這裡就不一樣,天天高能,興奮得早就忘乎所以,哪裡顧得上玩手機啊。

媽媽:營地還有哪些讓你喜歡的?

書涵:內容以玩樂為主,學習混雜在其中,比那些在短時間內灌輸大量知識的夏令營更能讓大家認同。在其他夏令營中,失去了電子產品的孩子感覺自己仍在被逼迫著學習,從而產生了反抗的心理。“我都放假了還讓我學習?!我都(嗶——)學了一學期了還不讓我消停?!“這樣的心理怎麼可能會有人願意回來呢?而這裡“我們是來玩噠,而且還沒有家長跟著”,完美!

這裡老師就像朋友一樣,給予我們足夠的平等和尊重,才不會像其他的夏令營一樣有老師的人設和腔調,暗示孩子們要乖乖聽話的感覺。還能以眾議的方式決定活動內容更是讓我們第一次擁有了決策權,甚至會覺得忽然實現了“我已經長大了”的願望。

喜歡活動過程中頒發各種不同稱號的獎項,平時無人關注的能力得到大家肯定,這種滿足簡直不要太爽。而戲劇活動讓我們真正的放開自我,盡情盡興發揮創造力,當看到其他人為自己的表演開懷大笑時,每個人都會為自己感到驕傲和喜悅吧。

媽媽:都去了好幾次了,不膩麼?

書涵:每次專案一樣,內容不同啊,比如戲劇表演,我每次演的角色都不同啊,都很有挑戰性。每次認識的人也不一樣啊,來自全國各地,風俗習慣都不同,每次都很有樂啊……

與點社給了我們平等的地位、交流的平臺、玩樂的自由,還沒有家長跟著,所以我們才願意一次又一次地回來。

少年這番話透露了很多重要資訊:

1、遊戲成癮,其實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如果有親密的夥伴和高品質的玩樂,手機算老幾?

2、自由的空間和挑戰性的任務對男孩非常重要。

上文提到美國心理學家菲力浦·津巴多的TED線上問卷,其中一個問題是:如何才能用更為安全和親社會的方式賦權給我們年輕一代男性?89%的12歲以下男孩及72%13-17歲男性都選擇了“為年輕男性提供創造性空間,讓他們可以盡情表達自己”。

這一回答值得社會、學校和每個家長深思。

3、少年們渴望在同伴前展現自己的閃光點,從而獲得歸屬感。

4、他們同樣渴望“平等的地位、交流的平臺”。

書涵提到了與點社老師的“人設”——從心底裡不要求營員“聽話”,因此才有可能像朋友,否則,對於青春期的孩子,長輩那點“我教育你是為你好”的小心思,分分鐘被看穿。換到家庭中,對孩子發自內心的尊重就更加重要,因為是真正的朝夕相處;而要改掉“家長人設”,難上加難。

家長能做些什麼?

這篇文章討論的話題其實特別大,很難用三言兩語來概括出解決方案,特別是,家長影響不了學校,而孩子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學校度過。然而,有三件事,是我們應當做,並且也不難做到的:

1、為男孩創造社交的機會。

為什麼女孩比較不需要家長幫忙呢?

第一,女孩天生擅長並享受社交。她們會很自然地創造出一些社交圈子;

第二,她們還善於締結“關係”,比如閨蜜(想想女生連上廁所都要結伴)。有的姑娘在結營後幾天就約到同一個城市玩,而男生從來沒這樣做過,儘管他們在營期也玩得很好;

第三,女孩更能享受各種“小確幸”,使生活充實。比如,有位15歲的姑娘就喜歡到各種咖啡館寫作業。

以上種種,男生都不擅長。他們既沒有“圈子”,也沒有“關係”,他們甚至做不到與人自然對視。高強度的學業壓力和遊戲過度使這一狀況雪上加霜。

然而,男孩並非不喜歡社交,尋求到夥伴認同和體會獨立感覺,對男孩太重要了,這一點已經過與點社營會的效果一再驗證。多次返場,不落下與點社的任何一次活動,就是證明。女孩就不太一樣,有許多女孩在營期也玩得很開心,興奮地表示還要參加,然而,我們沒有再見,這正是因為——女性並不像男孩一樣缺乏社交的機會和快樂。

所以,想辦法把家裡的男孩扔到你所信任的營會、派對、公益活動中去吧,或者親自為他們創造一個好圈子, 比如給經費讓他約同學看電影、吃飯,幫助他們忘記手機,在他們認同的平臺盡情地表達自己。

2、體察自己是否有固化的“家長人設”。在這一點上,家長一定要放下身段,真誠、真誠、再真誠,在家裡營造一個真正平等、尊重的氣氛,充分的交流自然會發生。

3、給男孩更多的責任。

擔負責任能使男性快速成長,而且應該在他們更小的時候就這麼做。讓他們更多地去做事,哪怕是洗碗、倒垃圾這樣的日常家務;讓他們參與到真實的生活中,瞭解爸爸媽媽的工作、奮鬥和壓力,一家人共同承擔責任。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是贊成“童工”的——如果孩子們在寒暑假能有實習機會就再好不過了:親手解決實際問題,親歷與人合作完成一件任務,是件讓人十分興奮的事,也是成長的捷徑。

我希望營會有一天能提供這樣的學習方式。

___END___

童書媽媽三川玲

時代給男孩帶來的危機

社交,包括交朋友和融入群體,是每個人的剛需,尤其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我們的營會面向12-17歲的少年,這正好是一個社交敏感期。研究顯示,差不多13歲時,孩子們將第一次強烈地意識到自己的“社會地位”,敏銳感知到群體的存在和規則,並迫切希望獲得群體的認同。

什麼時候,你開始覺得自己在孩子眼裡就像“一盆擺在家裡的植物”?青春期!這是父母地位急遽下降的開始。科學家們甚至發現了生物學上的證據:人的大腦中有個區域叫“腹側紋狀體”,是大腦的獎勵系統,受到某些情境的激發,就會釋放愉悅感。從青春期——也就是差不多13歲開始—— 腹側紋狀體給的獎勵,重點就轉向了社交領域。這意味著,13歲是一個分水嶺,從此,孩子對玩伴的重視,就超過了對父母的重視。從我們觀察到的情況看,對一些早熟的孩子,這個年齡還要往前推一至兩年。沒有人能逃脫這個規律,即使看起來非常害羞的孩子,也在密切地留意著、認同著同齡人的一舉一動,試圖跟上去,融入圈子。

問題來了,既然這是青春前期大腦發育的同共特徵,為什麼要特別指出男孩呢?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我們的男孩遭遇“社交隔離”的情況遠比女孩嚴重。

對男孩來說,造成社交隔離的原因通常是缺乏社交機會。為什麼會缺乏機會?女生就沒有這個現象嗎?是的,對年輕男性來說,這個衣食無憂、物質過剩的時代潛伏著兩個主要危機:沉重的學業壓力和(電子)遊戲過度。

(1)男孩們的學業壓力

先來看學業壓力。

中國學生,尤其是男生面臨的學業壓力在全球可謂名列前茅:

作為家中獨子,承受著家長甚至家族對他“出人頭地”期待。相對而言,社會對女孩則寬容得多;

“讀書改變命運”的思維慣性和路徑依賴,使普通家庭的男孩們看不到其他出路(而“嫁個好老公”則算是女孩的正經出路);

枯燥、單調、高壓的應試教育環境,與個人特長不匹配的學習內容,都使男孩更難適應學校的學習(顯然女孩更坐得住),也更難取得能與女性抗衡的成績(在與點社,如果一項活動側重於語言能力或畫面想像,而比較不“燒腦”,不刺激,那麼很快就會有男孩開始坐立不安)。

男性的衰落並不限於中國,它是個全球現象,舉兩個大學教育的例子:

這是美國的資料:

從1981年開始,美國大學校園裡的女性數量就開始超過男性。據預測到2020年時,男女比例剛好與1966年成為完全的反向。

中國的例子,我諮詢了在華南某著名醫學院工作的朋友(因為學醫沒有明顯的性別傾向),得到的答覆是,他們醫學院碩博士男女比例約為1:2,女生數量是男生的兩倍! 其他醫學院的情況也差不多。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菲力浦·津巴多開發了一個線上調查問卷放在TED網頁上:關於男青年的8個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

年輕男性動力不足的問題跟哪些因素有關?

64%的12歲以下男孩選擇了“競爭壓力與害怕失敗,導致年輕男性從一開始就擺出‘無所謂’的心態”這一選項——學業壓力是壓在全球男孩頭上的大山。

13-17歲的男孩又是怎麼選的呢?他們中的62%選擇了“數位娛樂,例如電子遊戲”。

兩者的邏輯關係是:難以承受的學業壓力使男孩逃向了五光十色的遊戲世界,而電子遊戲對社交能力和興趣的破壞是相當“高效”的。當所有人都捧著一部手機,最好的局面也就是在網遊裡相遇,通過打字做有限交流,最後發現自己在與人面對面時連眼神交流都有困難。

這,就是社交隔離。

(2)男孩更容易遊戲成癮

接下來我們看(電子)遊戲過度造成的後果。

就像文中開頭提到那個沉迷遊戲不肯下床的少年,在他讓人忍俊不禁的幽默自黑裡,包含著令人擔憂的現狀:整個外部世界被縮小為一個男孩的臥室,裡面有令人目炫神迷的電子遊戲世界的入口。

而另兩個男孩一直想在營期點麥當勞的宵夜外賣,因為“冷氣、手機(電視也行)和薯條宵夜(而且沒有爹媽在身邊)”才是完美暑假的標配。

男孩們花在電子產品上的時間是驚人的,相關調查顯示,至少是女孩的三倍。不少男孩半夜打王者榮耀,並得意地在微信群裡曬成績。問他們為什麼總是這麼晚,答:夜裡才沒有小學生。

當然,這些都是瞞著家長的。

在今年夏令營,我們做過一個關於王者榮耀的討論,男生紛紛承認,防沉迷系統和成長守護平臺並沒有用,他們有一千種方法繞過去。至於如何才能真正有效防沉迷,孩子們激動地給騰訊提了很多設計意見。

有意思的是,對這個話題,男孩們反應熱烈,而女孩大多對這個話題無感,這是因為男女生大腦結構天生的差異。男孩更容易在競技性的複雜遊戲中獲得真實的愉悅感和成就感,女生則清醒得多,她們會持疑:這也叫成就?

跟男生相比,女孩玩的基本都是“輕遊戲”(我給取的名字):短、小,而且沒有暴力內容,比如音遊,或者一些如消消樂的單機小遊戲。雖然說王者榮耀暫時改變了這一狀況(年輕女性玩家比例高達54%),主要是因為這款遊戲提供了社交功能。然而,性別的本質差異並沒有改變——你很難見到一個女孩因為沉迷遊戲而放棄學業。即使與男生一樣深夜打機,但她們並未將前途置之度外。只要人生有了方向,她們可以立即拋棄手機,擁抱生活,男生卻可能全身心被電子遊戲吸引。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Flashget網路快車的作者侯延堂。10年前,這款下載軟體風靡一時,市場沒迅雷什麼事。然而,侯沉迷魔獸世界,居然把軟體扔在一邊長達一年不更新,遂被迅雷取代。今天,迅雷市值10億。

高成癮程度的,主要是男孩。

這樣的畫面是常見的:只要桌面上有一部手機,它就會對某個男孩的身心釋放出奇異牽引力,使他的手一遍一遍地伸過去觸摸;解不開瑣,就是點亮螢幕看看都好,而他對自己把同樣的動作重複了多少遍並無感覺。

在這一年多的三屆營會中,我們看到了少年們令人欣喜的成長,也同樣觀察到了個別鋒芒消褪的孩子——有充分理由相信,遊戲成癮損害了注意力的持久和深度思考能力。

少年們渴望著什麼?

沉重的學業壓力和智慧電子產品猶如圍城,給少年們帶來真實的困擾。努力在圍城上開些缺口,不斷完善“反宅大法”,就是與點社創辦的初衷。那麼,我們到底做對了些什麼,可以在家庭中複製嗎?正好,我們有篇《與點社三朝元老訪談記》,是少年的心裡話,很有代表性。

被自己帥醒星人孫書涵(右二)在當活動主持

16歲的書涵來自北京,每一期,他都是第一批報名的。今年夏令營,提前入營的他上午11點就到了營地,比所有老師都早。他優雅美麗的媽媽笑說:他太想念你們了。等到我們後,他很自然地拿起抹布,跪著擦起地來,細心地把被上期營員踩歪的墊子一塊一塊拼到完美。更沒想到的是,他竟從北京背來一隻棉花糖機,以及白糖、彩虹糖、攪拌棒等全部原料和工具。第二期的營員們就在一片甜香中走進了與點社……

結營後,我們請書涵媽媽對他做了個採訪,以下為部分採訪內容原文:

媽媽:為什麼去與點社居然不在乎手機被沒收?

書涵:相對於其他夏令營,這裡擁有相對的自由空間。大家一起聊天啊,玩小遊戲啊已經超過了玩手機的興趣。說實話,在家總玩遊戲也會無聊也會膩,但沒有可替代的樂趣啊,這裡就不一樣,天天高能,興奮得早就忘乎所以,哪裡顧得上玩手機啊。

媽媽:營地還有哪些讓你喜歡的?

書涵:內容以玩樂為主,學習混雜在其中,比那些在短時間內灌輸大量知識的夏令營更能讓大家認同。在其他夏令營中,失去了電子產品的孩子感覺自己仍在被逼迫著學習,從而產生了反抗的心理。“我都放假了還讓我學習?!我都(嗶——)學了一學期了還不讓我消停?!“這樣的心理怎麼可能會有人願意回來呢?而這裡“我們是來玩噠,而且還沒有家長跟著”,完美!

這裡老師就像朋友一樣,給予我們足夠的平等和尊重,才不會像其他的夏令營一樣有老師的人設和腔調,暗示孩子們要乖乖聽話的感覺。還能以眾議的方式決定活動內容更是讓我們第一次擁有了決策權,甚至會覺得忽然實現了“我已經長大了”的願望。

喜歡活動過程中頒發各種不同稱號的獎項,平時無人關注的能力得到大家肯定,這種滿足簡直不要太爽。而戲劇活動讓我們真正的放開自我,盡情盡興發揮創造力,當看到其他人為自己的表演開懷大笑時,每個人都會為自己感到驕傲和喜悅吧。

媽媽:都去了好幾次了,不膩麼?

書涵:每次專案一樣,內容不同啊,比如戲劇表演,我每次演的角色都不同啊,都很有挑戰性。每次認識的人也不一樣啊,來自全國各地,風俗習慣都不同,每次都很有樂啊……

與點社給了我們平等的地位、交流的平臺、玩樂的自由,還沒有家長跟著,所以我們才願意一次又一次地回來。

少年這番話透露了很多重要資訊:

1、遊戲成癮,其實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如果有親密的夥伴和高品質的玩樂,手機算老幾?

2、自由的空間和挑戰性的任務對男孩非常重要。

上文提到美國心理學家菲力浦·津巴多的TED線上問卷,其中一個問題是:如何才能用更為安全和親社會的方式賦權給我們年輕一代男性?89%的12歲以下男孩及72%13-17歲男性都選擇了“為年輕男性提供創造性空間,讓他們可以盡情表達自己”。

這一回答值得社會、學校和每個家長深思。

3、少年們渴望在同伴前展現自己的閃光點,從而獲得歸屬感。

4、他們同樣渴望“平等的地位、交流的平臺”。

書涵提到了與點社老師的“人設”——從心底裡不要求營員“聽話”,因此才有可能像朋友,否則,對於青春期的孩子,長輩那點“我教育你是為你好”的小心思,分分鐘被看穿。換到家庭中,對孩子發自內心的尊重就更加重要,因為是真正的朝夕相處;而要改掉“家長人設”,難上加難。

家長能做些什麼?

這篇文章討論的話題其實特別大,很難用三言兩語來概括出解決方案,特別是,家長影響不了學校,而孩子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學校度過。然而,有三件事,是我們應當做,並且也不難做到的:

1、為男孩創造社交的機會。

為什麼女孩比較不需要家長幫忙呢?

第一,女孩天生擅長並享受社交。她們會很自然地創造出一些社交圈子;

第二,她們還善於締結“關係”,比如閨蜜(想想女生連上廁所都要結伴)。有的姑娘在結營後幾天就約到同一個城市玩,而男生從來沒這樣做過,儘管他們在營期也玩得很好;

第三,女孩更能享受各種“小確幸”,使生活充實。比如,有位15歲的姑娘就喜歡到各種咖啡館寫作業。

以上種種,男生都不擅長。他們既沒有“圈子”,也沒有“關係”,他們甚至做不到與人自然對視。高強度的學業壓力和遊戲過度使這一狀況雪上加霜。

然而,男孩並非不喜歡社交,尋求到夥伴認同和體會獨立感覺,對男孩太重要了,這一點已經過與點社營會的效果一再驗證。多次返場,不落下與點社的任何一次活動,就是證明。女孩就不太一樣,有許多女孩在營期也玩得很開心,興奮地表示還要參加,然而,我們沒有再見,這正是因為——女性並不像男孩一樣缺乏社交的機會和快樂。

所以,想辦法把家裡的男孩扔到你所信任的營會、派對、公益活動中去吧,或者親自為他們創造一個好圈子, 比如給經費讓他約同學看電影、吃飯,幫助他們忘記手機,在他們認同的平臺盡情地表達自己。

2、體察自己是否有固化的“家長人設”。在這一點上,家長一定要放下身段,真誠、真誠、再真誠,在家裡營造一個真正平等、尊重的氣氛,充分的交流自然會發生。

3、給男孩更多的責任。

擔負責任能使男性快速成長,而且應該在他們更小的時候就這麼做。讓他們更多地去做事,哪怕是洗碗、倒垃圾這樣的日常家務;讓他們參與到真實的生活中,瞭解爸爸媽媽的工作、奮鬥和壓力,一家人共同承擔責任。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是贊成“童工”的——如果孩子們在寒暑假能有實習機會就再好不過了:親手解決實際問題,親歷與人合作完成一件任務,是件讓人十分興奮的事,也是成長的捷徑。

我希望營會有一天能提供這樣的學習方式。

___END___

童書媽媽三川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