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英德綠茶-英州一號與雲霧山峰英德綠茶之評鑒

茶樹為一次種、多年收、木本常綠植物, 屬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屬, 源於中國而傳揚於世界, 茶有排毒功用, 最早見於“神農本草”中“神農嘗百草”記載。 文學史上詩經、爾雅、最早有茶名意義文字記載。 到唐代陸羽茶經出現, 更是茶葉史上里程碑式著述。 其中茶之為飲, 發乎神農, 更是茶事淵源之權威記錄, 每每為研究者所引用。

古時茶馬古道, 流傳許多動人故事。 高僧大德、皇室官員、文人雅士、平民百姓,

社會各階層廣泛與茶葉結下不解之緣。 白居易寫琵琶行, 蘇軾品茶, 給茶葉史留下諸多佳話。

專業評茶, 是挑毛病, 最終剩下才是極品好茶。 中華地大物博, 茶樹品種繁多, 茶葉不勝枚舉, 茶與茶之口感、香氣各不相同, 韻味各有千秋。

本人熱衷於發掘品茶之樂趣, 品出每款茶之不同特點, 不同韻味, 結合一定器具與沖泡手法, 泡出最佳口感之茶, 引發聯翩之想, 豐富精神生活, 提高修養與品味, 豈非美事!亦當常思茶之來之不易, 應敬茶惜茶。 參照專業評茶程式與規則, 結合個人淺見, 搞出個別具一格之評茶方式,

最終達到茶事尚簡之目的, 不亦是賞心樂事?

茶葉感官審評是茶葉品質檢驗方法之一, 專業人員依靠視覺、嗅覺、味覺評鑒茶葉品質。

感官審評主要有取樣、幹評、濕評(開湯審評)程式。 今天個人進行專一審評, 具體審評內容略加斟酌, 確定為:茶葉外形、湯色、香氣、滋味、葉底、耐泡度、綜合比較及不足這幾項, 並將滋味比較作為重要參考內容進行評鑒。

專業評茶人員評審茶葉前、中有忌煙酒、蔥蒜類、甜食、油炸、生蘿蔔、抗生素類藥物、中成藥、暴飲暴食、飲食過於油膩諸忌諱,總之是為身體機能處於最佳狀態,調動最佳感覺,正確評鑒。本人略思,此禁忌皆無犯,符合一般條件。

準備工作及置器備茶

製作專門茶名標籤,評鑒時方便對照比較

同一制式童趣青花蓋碗一對

三文魚斗笠式品茗小杯一對,碗中小魚數量區分

不同形制公道杯兩個,兩種茶分開使用公道杯

竹制樣茶盤,用以審評茶葉外形

同質白瓷小碟兩個觀賞茶葉外形

稱茶電子秤、計時器、水溫計、溫水杯、收集剩茶小缸

沖泡方法:蓋碗沖泡法各六泡

目的:儘量使兩款茶在同等條件下作比較

濾茶器使用後及時乾淨開水洗淨,以免茶湯混淆

電水壺燒開經木魚石淨化自來水,基本無異味,多次嘗試泡茶口感還行,降至近90度使用

滋味品嘗方式:每泡15秒出湯,三泡後略延長,兩茶一先一後同時品鑒,初嘗分三小口飲下,每次茶湯於口腔停留5秒,仔細品味。先英州一號、後高山雲霧,兩茶之間,以溫開水漱口,每次相同,以免口裡有剩餘茶湯及滋味,避免混淆口感

兩款茶葉:廣東英德綠茶-英州一號、高山雲霧英德綠茶

各稱量150克茶葉置樣茶盤中,作初步外形直觀審評。再以雙手端平樣茶盤,徐徐作圓形旋轉,使茶葉在樣茶盤裡盤旋轉動,抓起一把茶葉,細看手上茶葉,觀察條索、完整、細碎程度,進一步觀察。

稱量參評綠茶各5克,置瓷碟觀茶葉外形

目測:兩茶基本具備外形秀麗、勻整、雅致、色澤鮮明特點

具體:

英德綠茶-英州一號

條索還算緊實,具圓渾,完整特點,彎曲自然,有鬆散感,露梗,色灰綠略顯暗,乾燥度好

高山雲霧英德綠茶

外形欲英州一號略近,略有鬆散感,有少量茶梗,色灰綠而略顯黃,外形較英州一號略大而勻整,有壯而嫩之感,乾燥度好

沖泡過程比較:

溫碗、溫杯,兩種茶葉分別倒入蓋碗,因碗尚溫,聞之有微微濃郁香氣散發

先後加水至三成滿,先後立即倒掉,此時觀葉底,兩茶葉形微微綻開,茶香漸濃,尚未完全散發出來,高山雲霧綠茶此時葉底,目測較嫩一些

兩碗先後加水至八成滿,觀葉形,湯色,兩碗中茶葉均進一步膨脹開,英州一號綠茶此時碗中茶湯黃中帶綠,比較清澈;高山雲霧綠茶茶湯稍黃而柔和些,不及英州一號清澈

十五秒後各自經濾茶器倒入公道杯,觀葉底,英州一號是早春綠茶特點顯露無遺,芽葉精神、飽滿,綠色更顯,英氣勃發;高山雲霧就像位修養有素的君子,葉底顏色嫩黃色,也是精神、飽滿而顯得含蓄內斂

茶湯倒入品茗杯,觀湯色,英州一號茶湯黃中帶綠、清澈見底,明亮乾淨,高山雲霧茶湯顏色為嫩黃色,較為柔和。品嘗一口英州一號,茶湯留口內5秒,有大葉種綠茶特有的濃郁,而澀味並不重,分三口喝完小碗茶湯,仔細品味口感。以溫開水漱口,繼續品鑒高山雲霧綠茶,感覺口味更加精緻一些,澀味淺,回甘飽滿而綿長

二泡時湯色及葉底,此時英州一號茶湯更加清澈明快,葉底進一步舒展開來,似有生長之意;高山雲霧茶湯黃色略淺而潤,葉底也是舒展有致,淺黃色夾帶淺灰色,潤而柔軟

加水三泡,茶湯色已趨飽滿,茶葉各自完全膨脹,高山茶更加嫩,目測可鑒

三泡茶湯及葉底,各自茶湯及葉底一目了然

四泡茶湯及葉底,與三泡區別不大,說明耐泡

五泡茶湯及葉底,此時葉底區分明顯,英州一號仍是清勁可喜,高山雲霧老樹茶葉表露無遺;湯色有趨近的感覺,而高山雲霧更是口感回甘柔和

加水第六泡,此時蓋碗內茶湯顏色趨近,茶葉目測柔軟有彈性

六泡茶湯及葉底,一般綠茶三四泡就要換茶葉,英德綠茶六泡湯色仍然清晰可鑒,耐泡是其一大特點,這時口感趨於柔和而有回甘,鮮中帶爽,澀感不強

綜合評鑒:

英州一號英德綠茶的品質特點是以獨特的加工工藝形成的,此茶加工是以大葉種綠茶為主,為適應市場,“紅”改“綠”,以採摘一芽二、三葉為原料,根據大葉種特點,為減少多酚類含量,減少苦澀味,採用萎凋新工藝,促進成茶條索緊結,滋味醇厚的特點。以輕婁凋、殺青、揉撚、乾燥等工藝程序造就了別具一格的特點。

外形特點:葉形還算形美,比起其他以芽頭、葉形為美感的茶葉來說,顏色及形制確實是算不上美。

茶湯稱得上色麗、口感可說是香鮮、味爽而柔和、回甘長。。

高山雲霧英德綠茶產於海拔1000多米的雲霧山峰,由華南農業大學茶樹研究所監製,採用黃旦、梅占等優良茶樹品種的一芽已葉、二葉嫩梢,精工製作,香味濃而口感不澀,回甘柔和而長

滋味濃而耐泡,是這兩款茶葉的共同點,是大葉種茶葉的特點。。

根據茶葉界對全國產茶區劃分為三大茶區及四大茶區之說,英德綠茶作為大葉種茶及地理位置不會變,發芽早、生長快,據茶樹特點,製作名優綠茶,品質不太理想,所制綠茶濃而略澀,有香氣,鮮醇顯得不足,色澤有些灰暗。

南方屬濕熱多雨地帶,綠茶不易貯藏,也是其隱性不足部分。

據聞,經廣東省醫務人員、微生物專家和環境保護專家等鑒定:英德綠茶含錳量高,具有預防肝癌效果。

這兩款茶葉,同屬於外形不吸引人,而品質不錯且性價比較高的綠茶,在大葉種茶樹的綠茶裡一枝獨秀,將來可能是豐富綠茶品類的一匹黑馬。

小記

下班回來直接燒水泡茶,接著品飲英德綠茶-英州一號和高山雲霧英德綠茶。幾天前就開始醞釀及著手準備工作,品鑒過一次。大葉種茶樹綠茶別具一格的口感,令人回味。

中華大地茶品眾多,茶葉評鑒,是在一定條件下,一定規則中進行的,因每種茶葉種植地域不同、製作方式不同,茶葉獨特的品性,對沖泡方式及器皿、水溫均有不同要求,才能達到顯示出最佳品味、口感的目的,而名茶評鑒同一的沖泡方式恐怕會落選不少好茶,評上只能看作是一種榮譽,落選也不表示就是略質茶,當作參考就行。

今年首次接觸到南方大葉種茶樹綠茶,口感品味均較新穎。一日忽發奇想,何不將同一地同一家不同品質綠茶作一次評鑒,看口感到底有何不同!

既是評鑒,就是一樁嚴肅事情。品鑒須在一定規則下親自品嘗茶品,記錄評鑒結果,作個分析總結,雖不同於名茶評選,也要做到實事求是,有的放矢。發佈出去,給天下茶人交份考卷,見識自己才粗學淺之一斑,也許給同好選擇同品茶葉提供個真實參考。

先師劉鳳翔先生有“評詩”詩句“須知朱筆隨心處,正是白衣喪氣時”,個人評鑒茶葉,雖不是評詩,面對品茶高手雲集網路,真實可靠是第一前提,方能言之有物,取信於人,不至於胡說八道給人提供反面資訊。

連續幾天的結果,初步審視,還是不算滿意。“就這樣”是一位高僧大德喜歡書寫的內容,暫且借此依據貢拙於上。品茶是個循序漸進的事情,有待各方面修養進一步提供,方能在評鑒上提供更有營養的“考卷”。

2017年3月30日秋絢於漢上

專業評茶人員評審茶葉前、中有忌煙酒、蔥蒜類、甜食、油炸、生蘿蔔、抗生素類藥物、中成藥、暴飲暴食、飲食過於油膩諸忌諱,總之是為身體機能處於最佳狀態,調動最佳感覺,正確評鑒。本人略思,此禁忌皆無犯,符合一般條件。

準備工作及置器備茶

製作專門茶名標籤,評鑒時方便對照比較

同一制式童趣青花蓋碗一對

三文魚斗笠式品茗小杯一對,碗中小魚數量區分

不同形制公道杯兩個,兩種茶分開使用公道杯

竹制樣茶盤,用以審評茶葉外形

同質白瓷小碟兩個觀賞茶葉外形

稱茶電子秤、計時器、水溫計、溫水杯、收集剩茶小缸

沖泡方法:蓋碗沖泡法各六泡

目的:儘量使兩款茶在同等條件下作比較

濾茶器使用後及時乾淨開水洗淨,以免茶湯混淆

電水壺燒開經木魚石淨化自來水,基本無異味,多次嘗試泡茶口感還行,降至近90度使用

滋味品嘗方式:每泡15秒出湯,三泡後略延長,兩茶一先一後同時品鑒,初嘗分三小口飲下,每次茶湯於口腔停留5秒,仔細品味。先英州一號、後高山雲霧,兩茶之間,以溫開水漱口,每次相同,以免口裡有剩餘茶湯及滋味,避免混淆口感

兩款茶葉:廣東英德綠茶-英州一號、高山雲霧英德綠茶

各稱量150克茶葉置樣茶盤中,作初步外形直觀審評。再以雙手端平樣茶盤,徐徐作圓形旋轉,使茶葉在樣茶盤裡盤旋轉動,抓起一把茶葉,細看手上茶葉,觀察條索、完整、細碎程度,進一步觀察。

稱量參評綠茶各5克,置瓷碟觀茶葉外形

目測:兩茶基本具備外形秀麗、勻整、雅致、色澤鮮明特點

具體:

英德綠茶-英州一號

條索還算緊實,具圓渾,完整特點,彎曲自然,有鬆散感,露梗,色灰綠略顯暗,乾燥度好

高山雲霧英德綠茶

外形欲英州一號略近,略有鬆散感,有少量茶梗,色灰綠而略顯黃,外形較英州一號略大而勻整,有壯而嫩之感,乾燥度好

沖泡過程比較:

溫碗、溫杯,兩種茶葉分別倒入蓋碗,因碗尚溫,聞之有微微濃郁香氣散發

先後加水至三成滿,先後立即倒掉,此時觀葉底,兩茶葉形微微綻開,茶香漸濃,尚未完全散發出來,高山雲霧綠茶此時葉底,目測較嫩一些

兩碗先後加水至八成滿,觀葉形,湯色,兩碗中茶葉均進一步膨脹開,英州一號綠茶此時碗中茶湯黃中帶綠,比較清澈;高山雲霧綠茶茶湯稍黃而柔和些,不及英州一號清澈

十五秒後各自經濾茶器倒入公道杯,觀葉底,英州一號是早春綠茶特點顯露無遺,芽葉精神、飽滿,綠色更顯,英氣勃發;高山雲霧就像位修養有素的君子,葉底顏色嫩黃色,也是精神、飽滿而顯得含蓄內斂

茶湯倒入品茗杯,觀湯色,英州一號茶湯黃中帶綠、清澈見底,明亮乾淨,高山雲霧茶湯顏色為嫩黃色,較為柔和。品嘗一口英州一號,茶湯留口內5秒,有大葉種綠茶特有的濃郁,而澀味並不重,分三口喝完小碗茶湯,仔細品味口感。以溫開水漱口,繼續品鑒高山雲霧綠茶,感覺口味更加精緻一些,澀味淺,回甘飽滿而綿長

二泡時湯色及葉底,此時英州一號茶湯更加清澈明快,葉底進一步舒展開來,似有生長之意;高山雲霧茶湯黃色略淺而潤,葉底也是舒展有致,淺黃色夾帶淺灰色,潤而柔軟

加水三泡,茶湯色已趨飽滿,茶葉各自完全膨脹,高山茶更加嫩,目測可鑒

三泡茶湯及葉底,各自茶湯及葉底一目了然

四泡茶湯及葉底,與三泡區別不大,說明耐泡

五泡茶湯及葉底,此時葉底區分明顯,英州一號仍是清勁可喜,高山雲霧老樹茶葉表露無遺;湯色有趨近的感覺,而高山雲霧更是口感回甘柔和

加水第六泡,此時蓋碗內茶湯顏色趨近,茶葉目測柔軟有彈性

六泡茶湯及葉底,一般綠茶三四泡就要換茶葉,英德綠茶六泡湯色仍然清晰可鑒,耐泡是其一大特點,這時口感趨於柔和而有回甘,鮮中帶爽,澀感不強

綜合評鑒:

英州一號英德綠茶的品質特點是以獨特的加工工藝形成的,此茶加工是以大葉種綠茶為主,為適應市場,“紅”改“綠”,以採摘一芽二、三葉為原料,根據大葉種特點,為減少多酚類含量,減少苦澀味,採用萎凋新工藝,促進成茶條索緊結,滋味醇厚的特點。以輕婁凋、殺青、揉撚、乾燥等工藝程序造就了別具一格的特點。

外形特點:葉形還算形美,比起其他以芽頭、葉形為美感的茶葉來說,顏色及形制確實是算不上美。

茶湯稱得上色麗、口感可說是香鮮、味爽而柔和、回甘長。。

高山雲霧英德綠茶產於海拔1000多米的雲霧山峰,由華南農業大學茶樹研究所監製,採用黃旦、梅占等優良茶樹品種的一芽已葉、二葉嫩梢,精工製作,香味濃而口感不澀,回甘柔和而長

滋味濃而耐泡,是這兩款茶葉的共同點,是大葉種茶葉的特點。。

根據茶葉界對全國產茶區劃分為三大茶區及四大茶區之說,英德綠茶作為大葉種茶及地理位置不會變,發芽早、生長快,據茶樹特點,製作名優綠茶,品質不太理想,所制綠茶濃而略澀,有香氣,鮮醇顯得不足,色澤有些灰暗。

南方屬濕熱多雨地帶,綠茶不易貯藏,也是其隱性不足部分。

據聞,經廣東省醫務人員、微生物專家和環境保護專家等鑒定:英德綠茶含錳量高,具有預防肝癌效果。

這兩款茶葉,同屬於外形不吸引人,而品質不錯且性價比較高的綠茶,在大葉種茶樹的綠茶裡一枝獨秀,將來可能是豐富綠茶品類的一匹黑馬。

小記

下班回來直接燒水泡茶,接著品飲英德綠茶-英州一號和高山雲霧英德綠茶。幾天前就開始醞釀及著手準備工作,品鑒過一次。大葉種茶樹綠茶別具一格的口感,令人回味。

中華大地茶品眾多,茶葉評鑒,是在一定條件下,一定規則中進行的,因每種茶葉種植地域不同、製作方式不同,茶葉獨特的品性,對沖泡方式及器皿、水溫均有不同要求,才能達到顯示出最佳品味、口感的目的,而名茶評鑒同一的沖泡方式恐怕會落選不少好茶,評上只能看作是一種榮譽,落選也不表示就是略質茶,當作參考就行。

今年首次接觸到南方大葉種茶樹綠茶,口感品味均較新穎。一日忽發奇想,何不將同一地同一家不同品質綠茶作一次評鑒,看口感到底有何不同!

既是評鑒,就是一樁嚴肅事情。品鑒須在一定規則下親自品嘗茶品,記錄評鑒結果,作個分析總結,雖不同於名茶評選,也要做到實事求是,有的放矢。發佈出去,給天下茶人交份考卷,見識自己才粗學淺之一斑,也許給同好選擇同品茶葉提供個真實參考。

先師劉鳳翔先生有“評詩”詩句“須知朱筆隨心處,正是白衣喪氣時”,個人評鑒茶葉,雖不是評詩,面對品茶高手雲集網路,真實可靠是第一前提,方能言之有物,取信於人,不至於胡說八道給人提供反面資訊。

連續幾天的結果,初步審視,還是不算滿意。“就這樣”是一位高僧大德喜歡書寫的內容,暫且借此依據貢拙於上。品茶是個循序漸進的事情,有待各方面修養進一步提供,方能在評鑒上提供更有營養的“考卷”。

2017年3月30日秋絢於漢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