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羊咩咩講故事之端午節的來歷

農曆五月初五, 俗稱端午節, 是華人夏季最盛大的傳統節日, 和春節、中秋並列為華人傳統三大節日。 “端, 初也”, 也就是“開始”的意思。

按地支順序推算, 五月為“午”, 而“午”與“五”又同音, 所以, “端午”又稱“端五”。 五月五日, 月與日同為五, 故古也稱為重五, 與九月九日稱重九之意相同。 古人也把“午時”當作“陽辰”, 所以端午也有“端陽”之稱。 明清時代, 北京一帶也把端午節稱作“女兒節”或“五月節”。

端午節起源的說法有好幾種, 其中以紀念兩千多年前, 憤投汨羅江的中國大詩人屈原說最廣為流傳。

小朋友們, 過端午節品嘗粽子的同時, 可不要忘記我們國家偉大的詩人屈原哦, 千百年來, 他的事蹟, 被一代代的中華兒女歌頌。

聲明:本文摘自APP《羊咩咩講故事》。 轉發請注明出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