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日媒感慨:中國經濟的新陳代謝充滿活力

近日, 《日本經濟新聞》(9月27日朝刊)就中國過去5年的經濟改革進行回顧。 與以往不同的是, 危言聳聽的“中國經濟崩潰論”不再。 中國經濟改革雖然面臨挑戰, 但該報認為中國經濟新陳代謝之快, 不斷為發展注入活力。 我們選取其中的主要觀點, 與各位讀者朋友分享。

《日本經濟新聞》(9月27日朝刊)刊載題為《中國--經濟結構改革之路, 消費主導拉動經濟增長》的特輯。

該報稱, 已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中國, 一方面存在國有企業產能過剩、債務纏身等結構性問題, 另一方面在個人消費的穩步增長以及政府基礎設施投資的助力之下,

保持著經濟增長的巡航速度。 以手機支付、共用單車為代表的新型服務業層出不窮, 中國經濟的新陳代謝充滿活力。

過去5年裡, 中國政府在推動經濟改革方面一共推出了多達1500多項經濟改革措施。 其中, 最具代表性的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內容包括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 該報也將關注的焦點放在了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

9月26日, 亞開行預測, 中國2017年經濟增長率將達到6.7%, 比此前預估上調0.2個百分點。

通過國企整合, 增強競爭力

該報稱, 中國政府正在加快國有企業經營管理的整合。 目前中國已經在鐵路行業和鋼鐵行業, 通過國企重組合並的方式取得了成功。 其中, 寶鋼集團和武漢鋼鐵集團的合併, 淘汰了一大批舊型設備, 鋼鐵產能的削減助推鋼材價格回升, 促進了鋼鐵行業收益的改善。 中國南車與中國北車合併為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 消解了進軍海外高鐵市場時國企間的過度競爭。

該報稱, 中國政府正在加快國有企業經營管理的整合。

目前中國已經在鐵路行業和鋼鐵行業, 通過國企重組合並的方式取得了成功。 其中, 寶鋼集團和武漢鋼鐵集團的合併, 淘汰了一大批舊型設備, 鋼鐵產能的削減助推鋼材價格回升, 促進了鋼鐵行業收益的改善。 中國南車與中國北車合併為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 消解了進軍海外高鐵市場時國企間的過度競爭。

2014年12月, 中國北車和中國南車正式合併為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 中國政府在核電行業、煤炭行業、軍工行業等領域, 繼續加快重組合並。 目前已確定合併的國企有:中國核工業集團和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神華集團和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中國保利集團和中國輕工業集團。 該報稱, 中國通過國有企業的做大做強, 致力於提高國企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

該報預測, 中國下一個重組合並的行業將是汽車行業。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東風汽車公司、中國長安汽車集團3家將有可能合併為一家國有企業。 新國企的出現, 屆時將有可能改變世界汽車行業的整體格局。

加快處理僵屍企業, 提高金融行業透明度

該報稱, 今後, 為實現經濟的長久穩定增長, 中國高層將進一步推動經濟結構性改革。 其中包括加快處理僵屍企業以及改革金融行業。

該報援引某位中國經濟學者的話稱, “黨大會後, 將加快處理‘僵屍企業’。 其中鋼鐵、煤炭、化工等領域將是焦點”。 中國政府從2016年起開始削減鋼鐵、煤炭的過剩產能, 其中鋼鐵產能削減1億噸, 煤炭產能削減4億噸。 該報指出, 對地方直轄的低效率國企進行破產處理, 將直接影響到地方的就業和稅收, 因此受到地方政府重重阻力。 能否排除萬難, 堅決處理僵屍企業, 將考驗中國高層改革的魄力。

僵屍企業為何物?

該報指出,中國另一個亟待結構性改革的領域是金融行業。當前中國國內的熱錢紛紛流向房地產和金融理財商品,一旦出現房地產、債券價格暴跌的情況,各銀行資本流動性將有可能瞬間枯竭。

房地產過熱,中國尋求軟著陸

房地產市場不僅牽動著中國普通老百姓的心,同時也吸引著國外媒體、學者的關注。2016年12月中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針對房市場市場,提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要求回歸住房居住屬性。

該報稱,當前中國政府正在致力於穩定房地產價格,嚴控過度的市場投機行為,防止不良債權的發生。中國政府除了在低價的公共住宅(即廉租房、經濟適用房、自住型商品房等)建設方面投入大力氣以外,還在推進房租租賃制度和政策的普及。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是否能夠引導房地產市場軟著陸,則取決於中國政府的手腕。

2017年9月30日北京首個共有產權房舉行搖號,這是北京調控樓市新舉措之一。

互聯網經濟,滲入生活

該報認為,中國的個人消費正在持續擴大。互聯網經濟的成長進一步推動了個人消費的增長。互聯網經濟對中國經濟整體的支撐作用正越來越顯著。同發達國家一樣,中國的實體店經濟陷入低迷,但是通過互聯網技術提供新型服務的新興企業不斷湧現,中國經濟的新陳代謝不斷推進。

互聯網經濟的蓬勃發展,也並非十全十美。該報稱,受互聯網經濟的衝擊,超市、百貨商場等傳統實體店業績低迷。但即便如此,包括羅森、FamilyMart在內的日本便利店巨頭依然加快在中國鋪設店面分佈網。各大企業通過引入互聯網經濟模式,擴大業務領域。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支付寶計畫從2018年春天推出面向日本人的手機支付業務。

手機支付的欣欣向榮,烘托起了互聯網經濟。該報稱,手機支付對於中國消費者而言,已經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礎設施”。光2016年4-6月,中國的手機支付總額就已達到22萬億元(同比增長17%)。共用單車和“外賣”等新型服務業之所以迅速得到推廣,這與手機支付的普及密切相關。

當前,以阿裡巴巴集團和騰訊集團為代表的手機支付巨頭正嘗試著推動手機支付走向世界。該報認為,個人資訊保護問題,將是手機支付進入日本,乃至走向世界所面臨的挑戰。

編譯、配圖:木越

僵屍企業為何物?

該報指出,中國另一個亟待結構性改革的領域是金融行業。當前中國國內的熱錢紛紛流向房地產和金融理財商品,一旦出現房地產、債券價格暴跌的情況,各銀行資本流動性將有可能瞬間枯竭。

房地產過熱,中國尋求軟著陸

房地產市場不僅牽動著中國普通老百姓的心,同時也吸引著國外媒體、學者的關注。2016年12月中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針對房市場市場,提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要求回歸住房居住屬性。

該報稱,當前中國政府正在致力於穩定房地產價格,嚴控過度的市場投機行為,防止不良債權的發生。中國政府除了在低價的公共住宅(即廉租房、經濟適用房、自住型商品房等)建設方面投入大力氣以外,還在推進房租租賃制度和政策的普及。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是否能夠引導房地產市場軟著陸,則取決於中國政府的手腕。

2017年9月30日北京首個共有產權房舉行搖號,這是北京調控樓市新舉措之一。

互聯網經濟,滲入生活

該報認為,中國的個人消費正在持續擴大。互聯網經濟的成長進一步推動了個人消費的增長。互聯網經濟對中國經濟整體的支撐作用正越來越顯著。同發達國家一樣,中國的實體店經濟陷入低迷,但是通過互聯網技術提供新型服務的新興企業不斷湧現,中國經濟的新陳代謝不斷推進。

互聯網經濟的蓬勃發展,也並非十全十美。該報稱,受互聯網經濟的衝擊,超市、百貨商場等傳統實體店業績低迷。但即便如此,包括羅森、FamilyMart在內的日本便利店巨頭依然加快在中國鋪設店面分佈網。各大企業通過引入互聯網經濟模式,擴大業務領域。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支付寶計畫從2018年春天推出面向日本人的手機支付業務。

手機支付的欣欣向榮,烘托起了互聯網經濟。該報稱,手機支付對於中國消費者而言,已經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礎設施”。光2016年4-6月,中國的手機支付總額就已達到22萬億元(同比增長17%)。共用單車和“外賣”等新型服務業之所以迅速得到推廣,這與手機支付的普及密切相關。

當前,以阿裡巴巴集團和騰訊集團為代表的手機支付巨頭正嘗試著推動手機支付走向世界。該報認為,個人資訊保護問題,將是手機支付進入日本,乃至走向世界所面臨的挑戰。

編譯、配圖:木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