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船舶行業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成立!建立各方協作機制 助推船企“走出去”

記者 王進

9月26日, 中國船舶行業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China Shipbuilding International Capacity Cooperation Union, 英文縮寫為CSU)成立大會在武漢召開, 正式宣告聯盟成立。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郭大成、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司副司長吳紅亮、湖北省國防科工辦副主任楊峰出席會議並致辭。 會議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陳琪主持。 工業和資訊化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副主任曹建華,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陳民俊、秘書長金鵬,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調研員陳穎濤等共同見證聯盟的成立。 聯盟153家成員單位及行業相關單位的代表共計170余人參加會議。

會上, 吳紅亮宣讀了《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成立中國船舶行業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有關意見的復函》, 宣佈了聯盟成員單位和聯盟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名單。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郭大成當選聯盟主席,

中船集團副總經理陳琪、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何紀武、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宇航當選聯盟副主席, 中國船協秘書長金鵬當選聯盟秘書長。

郭大成在致辭中代表中國船舶行業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 對始終關心和支援船舶行業發展的政府主管部門、會員單位、行業相關科研機構和高校表示衷心感謝。 他指出, 成立中國船舶行業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 建立各方協作機制, 開放包容, 互學互鑒, 目的就是為中國船舶行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構建平臺, 為國家實施製造強國和海洋強國戰略提供全方位的支援, 為政府建言獻策, 為企業提供服務, 進而推動我國船舶行業國際產能合作邁上新的臺階,

實現可持續發展。 今後, 聯盟將為我國政府部門、企業和行業相關組織機構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為中國船舶工業全面健康持續發展提供推動力, 為建設製造強國和海洋強國保駕護航。

吳紅亮在致辭中指出, 開展國際產能合作, 是船舶行業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產能優化配置、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一條途徑。 建立中國船舶行業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 就是要加強統籌協調, 堅持問題導向, 服務船舶企業和相關機構“抱團出海”, 挖掘國際產能合作潛力, 提升合作的品質和水準。 他表示, 聯盟要主動契合國家戰略, 優化佈局, 合理配置;發揮橋樑紐帶作用, 增進協作, 促成聯合;健全服務保障體系,

搭建平臺, 化解風險, 切實為船舶企業更好地“走出去”提供優質服務。

聯盟是由中國船協牽頭發起, 國家發改委批准, 國內船舶領域相關企業和服務機構自願參加, 共同推進船舶行業國際產能合作的平臺組織。 其宗旨是本著“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原則, 搭建船舶國際產能合作全方位服務平臺, 建立各方協調機制, 實現互利共贏, 推進船舶國際產能合作可持續發展。 聯盟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 在國家有關部委的指導下, 全力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積極落實國務院《關於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指導意見》《“十三五”國際產能合作專項指引》。 聯盟的主要任務包括:與主管國際產能合作的政府部門對接,

開展國際產能合作調研, 提出政策建議, 起草發展規劃;參與政府間船舶國際產能合作政策談判、專案對接與推進工作;為聯盟成員提供金融、法律等服務;為聯盟成員提供政策、專案等資訊服務;為聯盟成員提供國際化人才教育培訓等服務;為聯盟成員提供專家、技術、管理等諮詢服務;為聯盟成員提供境外專案評價和諮詢等服務;為聯盟成員提供專業技術標準服務, 推動中國標準的國際化;為聯盟成員提供雙邊或多邊經貿考察、洽談、研討等推廣交流服務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