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供給側改革是公募基金出路

本報記者 龍昊

面對公募基金當前出現的結構性失衡、遭遇發展困境的問題,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洪磊認為,唯一出路在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他是在3月30日舉辦的第12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年會上表達上述觀點的。

洪磊認為,作為信託關係落實最充分的資產管理行業,公募基金業近年來得到較快發展。 截至2016年底,公募基金資產規模達9.16萬億元,產品數量達3867只,是我國A股市場持股比例最高的專業機構投資者。 公募基金個人有效帳戶數達到2億戶,85%的基金帳戶資產規模在5萬元以下。

然而,目前公募基金出現結構性失衡,遭遇發展困境。 洪磊指出以下問題:投資工具屬性弱化,資本市場買方功能受到削弱。 資金流入流出波動大,缺少長期投資生態鏈條。 公司治理偏離信託要求,投資人利益無法在治理層面得到充分保證。 投資運作短期化,缺少長期核心價值。 大資管法律基礎不統一,衝擊信託文化根基。

自2012年以來,銀、證、保等各類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規模呈爆發式增長,但是運作最為規範、真正做到“賣者有責、買者自負”的公募基金規模僅有9.16萬億元,占比不足10%。 洪磊認為,公募基金的價值投資、長期投資功能嚴重弱化,無論是作為大眾理財的專業化工具,還是作為資本市場的買方代表,公募基金的主體地位遠未體現。

從資金來源看,公募基金以散戶化投資為主,真正的長期機構資金占比很小,養老金、保險資金等有長期配置需求的資金主要通過專戶管理,對公募基金無法起到支持作用。 產業鏈發育不足,過多依賴外部銷售管道,公募基金認申贖總量與資產餘額之比達到320%,其中,貨幣型基金認申贖總量與資產餘額之比高達550%。 從持有期限看,多數基金投資者沒有把基金作為長期配置工具,平均持有期短,少於一年的占44%,少於三年的占67%。

洪磊說,與上市公司類似,公募基金同樣面臨國有股話語權獨大、股權治理僵化、董事會功能受限、受託責任履行不充分等問題,股東利益尤其是大股東利益主導管理人行為和管理績效評價。

公司治理困境導致對人才專業價值重視不足,缺少長效激勵約束機制,多年來人才流失嚴重。 2015年基金經理離職率達24.4%。 當前,短期功利主義是制約公募基金行業發展的重要原因,結構化產品、定增基金、定制基金等短期資金驅動型產品層出不窮,短期化行為突出。 我國停留在少數探索性實踐階段,缺少系統的、與我國資本市場和經濟轉型需求相匹配的ESG投資與評價體系。 “公募基金如果不能投資于未來,那麼自身也就沒有未來”。

對此,洪磊認為,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資產管理業需要一場全面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按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統一行業法律基礎和監管規則;完善股權治理和激勵約束,建設行業信用文化;系統推進ESG責任投資,發揮公募基金長期價值;發展不動產證券化和公募REITs,豐富長期投資工具;建設資產管理三層架構,優化行業生態;推動完善資本市場稅收制度建設,完成行業的自我革命,真正承擔起提供普惠金融和推動產業創新的責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